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基于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软件实证研究发展入境旅游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国家整体层面上,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从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发展入境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同样存在上述正向影响关系,但中部及西部的这种正向影响不如东部地区明显。针对上述问题,东部地区应积极开展入境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部及西部地区应该在发展入境游的同时,积极鼓励并推动国内游刺激地方消费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均快于东部地区,上述四个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1.65%、21.39%、22.47%和21.10%。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8.62%、36.36%、35.11%和22.08%。东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46.44%,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分别提高0.2、0.59和1.25个百分点。另外,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均快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从工业经济增速看,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9.74%、19.06%、21.41%和15.73%。中部地区增速创造今年以来新高,而东部地区创造近几年的新低。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匹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少有关于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宏观明瑟收入模型(Macro-Mincer wage equation)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整体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对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实证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够匹配,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增长,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因此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路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比较河南省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其经济影响,提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上网人数、上网人数占该地区总人数的比重及变异系数几个角度,衡量、分析我国东、东北、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各区内省份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东部地区各省份间鸿沟很大,中部地区内较平衡;中部和东北地区代表性较好;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鸿沟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农业比重大、老工业基地密布,建国以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如今面对“东西夹击”的态势,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冲击,中部地区不能坐等东部的“带动效应”和西部的“顶托效应”,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奋起直追,但这离不开中央的财政支持。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课题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分析(其中中部地区以河南省作为代表进行重点分析)说明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盆地,中央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并以此作为依据提出财政政策建议,以求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实行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政策的一段时间后,又实施了西部扶贫和大开发的政策,于是,中部地区出现了“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的“中部凹陷”现象。论发展水平,中部比不上东部;论发展速度,中部比不上西部。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是: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不仅大大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也低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东郜、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检验工业深化和技术进步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引导了工业深化,而工业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在东部地区对工业深化产生了抑制效应,在其它地区没有显著影响;工业深化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在三个地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观察,东部地区工业深化的效果要高于中部,中部要高于西部.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GDP、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我国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限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高于全国水平,而东部地区低于全国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和中部地区作用较小;金融发展水平对于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要高于全国水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城镇化与GDP关系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大致呈现倒“U”型。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有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因此,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差距人手进一步分析导致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因素,对我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宏观政策调控,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和协调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梯度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贯彻,区域经济发展很快.在新世纪,西部地区受惠于大开发战略,今后的发展速度肯定会快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虽然失去了政策优势,但凭借其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发展惯性和全国所取得的相对竞争优势,今后仍然会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所以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中部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下降,在宏观经济格局中出现"中部塌陷"现象,而与经济联系最密切的中部地区的职业教育,也因此存在一个如何保持原有水平并赶超东部地区职业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就业空间和教育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不同发展模式,认为东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以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学校为主,中部地区宜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西部地区应以职普渗透为主.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利用引入总体均值截距项的固定效应变截距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从2005年至2011年之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步扩大,各省均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刚性需求,这从总体上说明了经济增长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还发现“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东部地区更多是被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中部地区有更多的人自主去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引致性”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还是不足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种趋势应该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及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区外转移是实现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虽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产业跨越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但中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特点、潜在的市场优势、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其成为接受东部地区所转移产业的主要地区。中央政府应通过制度安排鼓励东部企业进入中部地区投资,以加快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应根据各自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东部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5—2005年地区科技经济数据进行统计以及计量分析,发现:地区科技进步综合排名东部高且稳定,西部低且变化差异大,GDP变化与科技进步综合排名变化呈对数线性关系。西部经济体现为粗放,东部集约:东西经济总体趋同;东部科技进步快、基础好,但效率在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在放缓;地区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无论自然地理区位,还是国家区域经济格局,中部六省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发展起点、环境、条件不同,中部目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抓住"中部地区崛起"机遇,加快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中部各省关注的热点和重要课题.从实证角度,就中部与全国,与东部、西部、东北地区的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01年至2006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做初步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地方公共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表明:2001-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都在增加,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地方普通小学的比例都在减少,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中等教育的比例在减少,但是同期西部地区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中等教育的比例在提高;2001-2011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的地区差异表现为,地方普通高等教育和地方普通高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是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初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该数据是中部地区增长最快,而在东部地区,各类学校的该数据增长都是最慢的。从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看,中部凹陷问题突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教育投入与学费的比值明显高于普通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经济协调理论来看,西部地区应该扩大向东部招商引资,使我国经济在整体发展中保持平衡,在东西部之间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加强地区间的经济交往,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环境与资源双重约束的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在考虑能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后,我国经济增长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共同技术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等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效率,而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技术改善空间,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改善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01-2007年全国分省区面板数据库,利用最优基本模型探索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当前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地区间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在中部其作用程度却低于西部,并就全国总体来说效应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说明相对于规模而言,使受高等教育劳动力内部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和建立受高等教育劳动力作用发挥的机制更为迫切。此外,人力资源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现阶段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