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们在运动时,会受到阳光的照射,大部分表皮都会暴露在阳光之下。特别是进行游泳运动、长跑运动。及各项球类运动。人们不但受到阳光的照射,还会受到空气和水的刺激。参加这些运动以后,既增强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又提高了人体的内脏功能。同时由于人的表面皮肤受到阳光的照射,肤色加深了,色素增加了,皮质的表层也增厚了、皮肤的弹性和收缩能力也增强了。例如,人们在运动时,由于身体发热,产生大量汗水,可通过毛孔向外排汗散热,以达到体内外温度的平衡。如果遇到冷的刺激,人体的表层皮肤将会快速收缩,以保持体内的温度、热量不再…  相似文献   

2.
1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 1.1运动时的直接能源 人体运动时的直接能源是来自体内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磷酸腺苷(ATP)。肌肉活动时,肌肉中的ATP在酶的催化,首先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和磷酸,同时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但是人体肌肉内的ATP含量甚微,只能供应短时间消耗,因此:肌肉要持续运动,就需要及时补充ATP。最终补充体内ATP消耗的是糖、脂肪、蛋白质等体内能量物质。  相似文献   

3.
1972年以前,每年约有5名运动员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运动或比赛而致死。在赤日炎炎的盛夏,更易出现脱水和热病。运动时,肌肉活动和体内细胞代谢加强、产热量剧增,为确保运动时体温正常.人体必须通过动力热——调节机制散热。运动中的主要散热途径是蒸发。热从体内向皮肤扩散,水份大量从汗腺排出。如丢失的水份不能补偿,体内维持热平衡的水份将达到很低水平,这是非常危险的。马拉松等项目,失水更多,运动员不能充分补充丧失的水。因此,运动前、中  相似文献   

4.
糖是人体最主要的热源物质,是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知道,人体在进行运动时,肌肉工作能力增强,肌肉此时的摄糖量可为安静时的20倍以上。运动使体内的糖元大量消耗,如果运动前体内糖元储备量木足,会使机体耐久力下降,运动时间缩短。运动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体内的肌糖元储存量比不参加运动的人高得多,肌肉工作的潜力也大得多。在同样的运动负荷时,不参加运动的人肌糖元减少得更为显著。人体体内储备的糖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血糖,一种是肌糖元,另一种是肝糖元。一般人体内储糖量为32O克左右,…  相似文献   

5.
运动与热     
普通健康人从事重体力劳动,由代谢产生 的热且增加10倍,而优秀运动员从事运动时产热将增加20倍,大约80%的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仅有少部分转化为肌肉做功。外界温度的升高以及机体内热的积累,加速热量的排出,并且伴随体内大量水分的散失,导致运动员水平衡失调或脱水现象(尤其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的训练或比赛期间),必然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在安静状态下,体温调节主要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另外,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汗液蒸发成为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在热环境运动时,心血管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即皮肤血流量增…  相似文献   

6.
人体在运动时必须有能量的供给。人体的能量来源于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另外还与氧的利用有密切关系。 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负荷量)不同,人体运动时的供能方式亦不同。在运动强度相当大(如快速跑)时,氧供应不足,能量大部分依赖肌糖元的无氧酵解来供给,所以运动后体内乳酸增多。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在进行各项体育运动时的舒适模式分析,探索运动员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的最佳舒适条件。结果显示:根据运动人体的代谢水平,室外运动通过调节着装厚薄来取得运动舒适,以便达到运动员运动时所需的运动舒适模式。室内运动通过人工调节温度、湿度、风速、个人着装和自然采光天然采光实现室内环境自然化来达到运动员所需要的舒适的室内运动环境。教练员、运动员应选择相应的舒适模式训练,以便于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身体潜能,为确保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采集运动后受试者血浆,经腹腔注入大白鼠,可使大白鼠直肠温度升高,并使血浆铁和锌浓度下降。热源成份是热变性的,其分子量为14000道尔顿。运动后将受试者的单核白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单核白细胞释放一种因素,该因素也能升高大白鼠体温及降低微量金属元素.这些结果表明,内源性热源是一种蛋白质,它是感染时产生发热和影响微量金属代谢的递质,而且在人体运动时也释放该种递质。  相似文献   

9.
夏季运动由于不受衣物的束缚。从而成为运动人群喜欢的季节。但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紫外强烈,人体在运动时出汗较多等因素,也使得夏季运动较易发生中暑、日晒伤害、热抽筋等夏季常铜陵运动伤害。  相似文献   

10.
人体为了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必须依赖于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当人体从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体内的物质与能量代谢必须相应加强,以满足运动的需要。人体供能系统的能力是制约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运动代谢的研究是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运动代谢的重要条件;而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又是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功能整合的结果,其中,肾脏的泌尿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肾脏泌尿的生  相似文献   

11.
<正>人体内的液体被称为体液,是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正常成年人体内65%以上是水分,儿童青少年身体内水分的占比可以达到70%~80%([1])。在人体运动时,特别是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炎热、高湿等)运动时,人体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青少年由于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运动中补液十分盲目,对运动补液的重要性、形式、量、时间等的认识存在着误区([1])。在人体运动时,特别是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炎热、高湿等)运动时,人体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青少年由于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运动中补液十分盲目,对运动补液的重要性、形式、量、时间等的认识存在着误区([2]),因此,科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运动负荷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是不同的。细胞凋亡调节着体内免疫细胞群的合适比例,制约免疫应答的过程及强度,决定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的产生。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探讨运动对人体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引起广大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 运动之后出汗是必然的。因为肌肉活动可使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体温升高。如果是剧烈活动,产热量多达正常量的60倍,这样人体的皮肤血管扩张远远调节不了升高的体温,须以出汗来加速发散体内热量。出汗之后洗浴是必需的,洗浴不当而致病者是常见的。那么,怎样洗浴才是科学可取的呢? 热水浴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帮助散发体内多余之热,有利于放松、解乏,加速骨骼肌肉系统疲劳的恢复。但必须注意:由于运动出汗时,皮肤温度可达37°~40℃,而且洗浴本身也是一种运动,因而洗浴时间不宜过长,尤其不能久泡;水温不宜过高,以40°~50℃的温水为  相似文献   

14.
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的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还会发生肌肉痉挛现象。由于运动时,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血液和氧气,以满足运动需要。  相似文献   

15.
人体在生活、工作、劳动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进行着的新陈代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内产生许多代谢废物,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样才能维持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正常。如果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在体内积存过多;或者把不应排出的、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也排出体外时,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在体育锻炼时,运动器官和一些内脏器官都紧张地进行工作,这时新陈代谢更加旺盛,体内产生的废物就更多,因此也促使泌尿器官得到更大的锻炼,使其功能不断提高。所以,目前在医学上往往通过尿液的检查,来协助正确诊断疾病,而在运动训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是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调节人体物质代谢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关于维生素改善人体运动能力的功能,门球朋友们可能了解不多,现向大家介绍几种与提高运动能力有关的维生素。  相似文献   

17.
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京 《体育科学》2004,24(2):20-22
从人体生理学、现代医学、中医学和生物电磁学的综合角度对人体调控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体的调控系统是由高级脑、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构成。而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在发挥人体调控系统功能对人体有序状态进行调节时,利用了不同的方式,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功能的调节上的不同。提出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增强人体机能上能够更加安全,避免了多种伤病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系统学原理和控制论的观点出发,以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为基础,简述了运动时人体各肌群之间、肌肉活动与内脏活动以及各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人体运动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神经系统的整和控制下,是以运动系统为主体的整体活动.  相似文献   

19.
孔晓 《体育世界》2010,(6):34-35
热应激是人体对环境(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集成)系统、全面的生理反应。热应激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身体健康。运动中的主要热应激问题是大脑,肌肉,和过度脱水及热应激对运动员的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娟娟 《精武》2011,(5):13-15
在热环境下运动时,热应激和运动应激联合作用导致体温、脑和肌肉局部温度升高并且出现脱水,全面影响运动员的生理功能、心理过程及运动能力。本文综述了热环境运动时机体的生理反应,热环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热环境限制运动能力的因素以及在人环境条件下进行运动训练的建议,为的是使我们能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