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发行模式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丹  李新 《传媒观察》2005,(7):26-27
国外的报刊业经营研究者将发行与收入的互动关系称之为“发行螺旋”,认为报刊的发行对报刊社的经济作用不是一次性的循环作用,而是不断的多次循环:有效的发行经营扩大了报刊的发行量,增加了报刊的收入;报刊社有了更多的收入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提高办报水准,改善发行服务质量,从而赢得更多的读者,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发行模式的转变是报业经营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创新之一。  相似文献   

2.
发行的悖论     
陈愈超 《传媒》2005,(9):58-59
什么报刊会出现发行的悖论? 从开元策略的报刊零售市场研究结果看,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报刊身上,这种报刊的特点是在发行上赔本,主要靠广告收入来维持媒体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行收入是教育报刊的生命线,是报刊社的主要利润来源。转企改制后,国内教育报刊失去了行政依托,面临着体制变革、读者特殊和市场开放的挑战。只有在巩固原有发行渠道的基础上,采取贴近读者需求,整合发行渠道,丰富促销方式等措施,才能使教育报刊的发行工作在市场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一、发行在报刊媒体中的地位及我国自办发行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们新闻传媒开始走向市场,逐步向文化产业转变。现在,我国新闻媒体不仅要重视新闻信息的社会效益,也开始注重新闻信息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我国新闻战线主力军的报刊媒体更是首当其冲,早早开始了自负盈亏。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媒体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广告及发行收入,特别是广告收入。而要获得广告收入,发行量是关键。广告商要做广告,常常把目光对准发行量大的报纸上,以便把广告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给读者。报社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量。发行…  相似文献   

5.
从1986年<洛阳日报>自办发行算起,我国报刊自办发行网络已走过18个年头.各报业集团和报社的发行网络为近年我国报刊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行基础,而这些发行网络通过发行总量的提高而增加的发行收入及其开展多元经营所带来的收入增量,也加强了自身实力,使其经营运作能力得到极大增强.  相似文献   

6.
发行费率居高不下一直是报刊自办发行的难言之隐。温州报业发行有限公司通过发行管理的精细化、有效化和创新化,在发行费率有所下降的前提下,2006年经济总收入保持上升趋势,年收入将近4000万元。其中,零售收入约400万元,DM夹报收入近600万元,报款流转额超过1亿元,均比2005年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针对近期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违规发行现象有所增多的情况,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布了《关于严格规范内部发行报刊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10,(11):19-19
针对近期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违规发行现象有所增多的情况,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发布了《关于严格规范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市场秩序的通知》。  相似文献   

9.
张晓虎 《传媒》2008,(3):68-70
采编、发行、广告构成报刊经营的三要素。采编是报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业界一直有“内容为王”的说法,这也体现了采编在报刊经营三要素中的重要位置。由于中国报刊市场的特殊国情,采编并没有像广告和发行一样被纳入到市场运作体系,事实上大多数的情况是采编与经营(广告和发行)分离。但是由于报刊经营是一个整体,三个要素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期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违规发行现象有所增多的情况,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布了《关于严格规范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市场秩序的通知》。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内部发行报刊如内参、信息参考类期刊,突破在指定范围内发行的限定,面向社会公开征订发行,还有一些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违反只用于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管理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在社会上公开征订发行。  相似文献   

11.
基础发行(征订和零售发行)是“眼球发行”的基石,没有基础发行,“眼球发行”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如只注重基础发行,而没有“眼球发行”的配合,就犹如“深巷好酒”、“锦衣夜行”,不利于扩大报刊的品牌影响力.“眼球发行”的实施中,发行对象宜为高学历、高收入等人群,发行数量宜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加强发行渠道管理.  相似文献   

12.
自8月1日起,中国邮政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郑州、成都、重庆、沈阳、西安等10个城市为中心,辐射到周边27个省(区、市)的138个城市,对640种发行覆盖面较广的邮发报刊提速.在邮政内部,此次涉及提速的640种报刊被称为"畅销报刊",其邮发业务总收入约占全国邮发报刊收入的42%.  相似文献   

13.
发行是报刊社经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报刊的市场份额,以及报刊社的广告收入。报刊社从建国初到1984年,在发行方式上一直委托邮局发行,实行“邮发合一”,这种合作关系从1985年起开始发生变化。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脱离邮局,进入发行领域,自建发行渠道、自收自投,即自办发行。1986年,《太原日报》等六家报社也加入到自办发行行列。  相似文献   

14.
从今晚报“上楼”看党报发行韩凌目前,国内报刊发行有一种“围城”现象。一方面,在“城内”即邮发报刊由于发行费率偏高,服务质量偏差,发行量不甚理想等原因,想冲出“城”去自办一番,希冀出现发行量上升、广告收入增加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在“城外”即自办发行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国内报刊缺少足够品牌资本,在内容上又高度趋同,因此报刊市场竞争在发行上变成了渠道之争,在广告上变成了客户资源之争。这样,对发行收入的重视或依赖程度就越来越低,最后的逻辑结果便是免费报纸的应运而生。免费报纸的出现,给常规报纸提出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质问:如果同样的产品读者可以免费得到,那么常规报纸凭什么来收费?  相似文献   

16.
浙江法制报自创办以来,在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及广大司法助理员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实现了自办发行。去年在报纸扩版和大幅度提价等不利因素下,本报发行收入基本保持上年水平,并有所上升。在激烈的报刊竞争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到底应该如何做好发行工作,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军 《传媒》2001,(11):27-28
坚决制止报刊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新闻出版总署近年以来纠风工作的重点.不久前我对山西农村报刊征订发行与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农村报刊征订中的摊派问题仍很严重.  相似文献   

18.
把报纸发行建成"广告助推器" 从各地报纸发行的操作情况看,多数报社走自办发行、邮发、代理发行和零售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追求发行市场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晚报、都市类报纸尤其是多报刊系列的报社,多年来都在加强区域内各地报纸发行部门的自办发行和零售工作.  相似文献   

19.
传媒资讯     
我国将重点扶持中央报刊近日,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扶持中央主要报刊,大力推进党和国家重点报刊多媒体、多业态发展;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报刊快递物流和发行网点,鼓励有条件的党报党刊与邮局合作共同组建发行公司,提高党报党刊发行的时效性、覆盖面,增强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学习类报刊自办发行从产生到现在已有很长的历史了。作为邮局发行不足的弥补,学习类报刊自办发行以其灵活、多样、机动等特点由小到大,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很重要的发行渠道,并且在今后一个相长的时间内,将会在发行舞台上大展身手,与邮局发行并列甚至超过邮局发行,成为学习类报刊的主要发行渠道。这是因为,邮局发行因其体制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