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代夏 《新闻爱好者》2012,(13):81-82
软文广告是以文字见长,为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销售的一种宣传性、阐释性的文字广告。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一个说服受众的传播过程,而软文广告又是在关注、把握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以一种更为巧妙、隐蔽的方式传达信息,实现有效传播。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以软文广告运用的说服策略为切入点,基于受众的角度来探讨软文广告所产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广告中的视觉比喻修辞是最常用和最普遍的一种广告说服策略。通过视觉比喻修辞,能够以含蓄、委婉和诗意的手段去解读广告,增强广告的好感度和认知度。但是目前广告中的视觉比喻修辞现象的泛用和滥用,使受众不能很好地解读广告传播的内容,不利于广告的视觉说服和广告效果的传播。本文即通过对视觉比喻修辞进行符号分析,来试图构建一个视觉比喻修辞的符号模型,以便为广告设计者及受众提供解构和建构广告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钟飞 《当代传播》2004,(1):28-29
大众媒介的宣传过程其实就是传播主体对受众的说服过程。说服也称为劝服,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沟通的艺术其历史已经非常悠久。如果说早期的说服主要出现在人际传播及小群体传播中,那么,在大众传播兴起后,说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说服能否奏效与传播效果的好坏息息相关。作为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的说服理论对于传播学的效果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他关于说服艺术与传播方式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媒体宣传依然很有启迪。如何才能改进媒体的说服艺术,提高媒体  相似文献   

4.
一则成功的广告,必须能抓住顾客的注意力,并对其做心理上的说服。倘若顾客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对你的广告产生了兴趣,看完广告之后又被你说服,那你做广告的钱就不会白花。下面,笔者从逻辑艺术的角度谈谈怎样创意广告来吸引顾客、说服顾客,以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对平面广告进行设计时,保证其趣味性,能够提高受众对平面广告的关注度,增强平面广告的宣传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学科的相关知识,例如心理学,传播学等,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对平面广告进行设计,才能够提高平面广告设计的吸引性以及视觉效果,提高受众对广告成品的关注度,才能够达到平面广告设计的目的。其中趣味性的平面广告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提高受众对平面广告成品的注意力,对提高平面广告的传播效果有重要的作用。趣味性平面广告主要是以情感诉求作为说服手段的广告,可以增加受众在接收平面广告时心情的愉悦性,从而增强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接受程度。而对平面广告中的趣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时,需要采取有效的趣味性设计方法,对不同广告类型的趣味性设计进行分析,才能提高平面广告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6.
广告传播中的人际传播潘向光现代广告作为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传播活动,其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广告信息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体,才能送达所选定的目标消费者,以影响其购买行为。这些广告媒体,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据权威组织1986年的统计...  相似文献   

7.
郭放 《新闻传播》2014,(3):139-140
电视广告的时间长度有限,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到达说服受众认可广告内容、最终购买产品的目的,巴黎欧莱雅通过引发受众消极情绪的说服方式进行广告说服方式的创新,参与市场竞争。在说服内容上,以引发受众恐惧、担心心理的内容为说服开端,紧接着提供消解消极情绪的解决方案即展示产品优质特色,最后以具有权威性和号召力的代言人所做的保证加以肯定和证明,形成了完整而独具特色的说服逻辑线条,并以多种形式加以展示,各季度广告和各系列产品广告保持同一风格和内在逻辑,形成了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说服方式,为巴黎欧莱雅的品牌营销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出现为广告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新型传播方式下,商业广告营销仍在使用说服传播模式,但是从传播者、说服信息、受众本身、传播环境四大环节的内容来看,却都各自出现了变化,文章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鹏 《青年记者》2016,(11):100-101
悬念广告,借用了叙事性文学的表现手法,利用受众的好奇心理吸引对广告的注意,从而达到广告说服的目的.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息碎片化、受众多元化、媒介多样化、传播速度迅捷、传受双向互动等特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悬念广告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广告策划时如何操作才能使“悬念”效用发挥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林亦雯 《东南传播》2013,(4):108-109
广告营销通过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来达到营销目的。现代社会广告信息越来越多,对广告受众的注意力争夺也越来越激烈。而注意其实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在广告的说服性传播艺术中,视觉形象究竟要如何来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本文通过研究受众的视觉心理,提出了广告设计,特别是电视媒体广告设计中可能获取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作为广告从业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有更好的艺术品呈现。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营销传播是以物为中心 ,而整合营销传播是以人为中心 ,作为整合营销传播重要环节的广告也不例外。广告传播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从消费者开始 ,然后再回到品牌。本文通过对大量广告案例的剖析 ,说明了广告创意中的人文关怀元素对实现良好说服效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熊雁,王明伟编译谁也不能否认,网络是自电视发明以来诞生的最新兴的媒体。网络给广告商提供了许多潜在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由于受众对媒介的认知程度将影响他们对此媒介所传播的广告的态度。所以,广告从业人员如果了解受众是怎样看待网络作为一种广告载...  相似文献   

13.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视觉文化形态下其传播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图形符号为媒介的视觉传播。现代广告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也传播商品所赋予的思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等文化价值,即商品的文化附加值,而广告表现的商品文化附加值必须通过将其转换成图形符号才能有效地传达给受众。因此,研究视觉文化形态下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及特征,更有利于广告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认为,广告是一个说服消费者的传播过程。显然,广告主的说服传播要产生效果,必须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广告主的广告中应怎样来向消费者作宣传?或者说广告说服传播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从报纸广告文案写作角度来说,所谓广告文案策略,其实就是文案的构思技巧问题,而其说服传播效果则取决于构思水平的高低。本文以报纸广告文案为例,对其中常使用的构思技巧作一初步探讨。策略之一:让消费者自己做结论。在广告说服传播中,广告主须对产品做出正面评价。这种评价的表达可采取两种方式:或由广告主直接说出…  相似文献   

15.
广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消费者。有些广告虽然没有什么信息内容,但似乎仍能达到影响受众态度的效果,尤其是采用重复手段的广告更是如此。虽然过多的重复令受众厌烦,但是过少的重复又无法使受众充分了解信息内容。进一步说,虽然重复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但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则必须重复。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复是创造有效广告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近年来,在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上,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重复理论的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16.
李晓林 《今传媒》2011,(4):36-37
在国家形象广告中视觉说服能够有效引发国际观者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变化。文章分析了两部国家广告片在不同传播理念下的视觉呈现,并从视觉说服主题确立及其表现论述了国家形象广告如何执行视觉说服思维。  相似文献   

17.
李欣 《新闻世界》2012,(5):138-139
随着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与繁荣,广告创作越来越专业化,同时消费者的广告信息处理能力也在El益增强。广告语言作为广告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更加重要,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深入了解广告语修辞的作用和原则,才能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达到吸引受众说服受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电视广告使用文化说服的现状 电视广告依靠视听化的影像语言渗入到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中,以唤起受众的购买欲望和消费行为,使一件商品最终由生产者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快速地传递讯息、广泛的涵盖加上良好的文化承载能力,使电视广告具有了传输速度、传播范围以及文化说服内容三个方面的优势,这使电视广告具有良好的说服能力,也使电视成为商品广告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接受是关键。而受众的人口统计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对受众接受信息具有重要影响。从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广告传播目前能够影响的仅仅是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而对于受众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并不到位。这使得广告传播的影响力不足,传播者设定的基本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广告钝化现象是当前广告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广告的传播效果.广告不仅具有市场功能同时具有艺术功能,其艺术功能对广告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解决广告钝化现象的突破口.广告陌生化创制原则的运用就是要实现广告本身的陌生化,增强广告的感知效果和传播过程的"异化",在此过程中,广告人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受众,在此基础上求变、求新.在陌生化创制原则下的广告必将是审美创造和审美感受的过程,广告也必将从钝化走向锋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