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教师在教语文的同时,要把学生学习的视角引向课外,引向其它学科,要有"一切皆可为语文所用"的学习意识,即"泛学"。同时,教师教课本中的范文,却要力求其"精":所教内容要精、教学步骤要精、采用方法要精。要把"精教"作为一种教学标准去衡量,把"精教"作为一种教学境界去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什么"和"怎么学"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学生只是盲目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从而导致学生始终不会学习。此外,传统教学只让学生跟学,不让学生自学,学生对思维的内容和思维的结果全凭耳听脑记,往往会因时间的关系而淡忘。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个体是在真思维还是在假思维,是有效思维还是无效思维。小学语文"学案教学"的探索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而进行的一项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病?首先必须让教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彻底放弃本位观,认识到如今的语文教学不能重"教"轻"学".而应强化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管永东 《中学文科》2009,(13):81-81
语文教师都有同感,语文教学,尤其是课文教学,在学生看来似乎并不重要,因为语文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学什么就考什么,好像课本与考试关系不大,语文学与不学无关紧要,考试时成绩差别也不大。但是,在教学时,我发现,语文学科是有章可循的,只要认真总结所教学生实际情况,把握住语文学科的规律,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怎样去学,知道自己平时学什么抓什么,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都有同感,语文教学,尤其是课文教学,在学生看来似乎并不重要,因为语文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学什么就考什么,好像课本与考试关系不大,语文学与不学无关紧要,考试时成绩差别也不大。但是,在教学时,我发现,语文学科是有章可循的,只要认真总结所教学生实际情况,把握住语文学科的规律,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怎样去学,知道自己平时学什么抓什么,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了"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习惯了学生跟着教师的分析思路走,嗣着教师的"设问游戏"转.教师变成了"演员",将原本最生动有趣的课文演绎得枯燥无味.将原本最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变成了最干瘪苍白的学科.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由过去的"演员"变为现在的"导演".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师主导,生主体"的角色定位,教师应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趋近于"功利化".教师只注重"教"的活动,而忽略了学生"学"的感受.对语文的学习更像是"囫囵吞枣",想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让学生学会"细嚼慢咽"的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新编小语教材低年级语文阅读部分,新增加了许多古诗词,供学生欣赏诵读.这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学生文学修养的绝好设计.但低年级古诗词如何"教"?学生又"学"些什么,成了许多教师颇感头疼的事.学的深了,学生不理解,如同听"天书";只教学生读一读,学几个字词,又总觉心中不踏实.笔者认为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教,学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学作文,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作文指导的教辅资料满天飞,老师也常给学生点拨传授技巧,但是学生却不买账,有的学生甚至“谈文色变”,厌恶作文,恐惧作文。  相似文献   

11.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受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一味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积极性,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有着不利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增效减负,变"教课文"为"教语文...  相似文献   

13.
论语文教学过程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结构(一 )语文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概念语文教学过程是指教和学两方面的活动过程。教 ,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有关语文知识 ,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语文能力训练。学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主动地、积极地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并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美育。这两种活动是按照一定程序或步骤 ,通过适当的方式 ,使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便构成了语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般是指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总是和一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联系…  相似文献   

14.
我曾在心中多次地问自己,如果不做语文教师,我会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2000年秋,我从学校到教研室工作,虽说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研究工作,但毕竟不能天天站在讲台上了.我的梦中不知道有多少次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总是梦到自己未能完成教学任务,醒来后心里还在难受.虽说现在每天工作也很紧张,很繁忙,但仍感到有些失落、怅然.到学校听课,总会设想到自己要怎么去上;每天下班后,我又总是认认真真地阅读语文新教材,进行一些教案设计.我在课本的扉页上写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语文书".是的,是语文课让我快乐,让我充实.我理解语文教学,热爱语文教学,也挑剔语文教学,更感谢语文教学.如果离开语文课,不做语文教师,我将可能一无所用.  相似文献   

15.
许燕 《语文天地》2014,(12):19-20
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又并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它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真正的教学内容是隐含在课文里的。在语文阅读课上,学生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明白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今天学哪一篇课文;但通过这篇课文教师"教什么内容",学生"学什么内容",事实上都是未定的,教师在备课之前是不明确的。语文教材的这个特点可以称作"语文教学内容的未定性"。  相似文献   

16.
【采访絮语】温和、文静的张静是那种一站上讲台就很有激情的教师,已是副校长的她,仍然兼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去年底,她参加“全国小学语文课标教材(语文版)教学大赛暨教学研讨会”的赛课,一举获得特等奖的第一名,显示了她高超的教学能力。采访她时,她却一点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其实我的教学没有什么特色,我只是对教学有一种爱好,愿意去探究,喜欢去反思,更希望多学习。”简阳市教育局办公室的小田老师这样评价她:“爱学校胜过家庭,爱学生胜过自己,爱学习胜过恋爱。是一位思想成熟、教学过硬的教师。”【课文】语文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课《征友启示》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阅读既是小学生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 ,又是培养小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由之路。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 ,极为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从三年级开始 ,每一组课文后的“基础训练”或“积累与运用”中都列有“阅读”教学内容。要实现课文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在每组讲读课文中让学生学到一定的阅读方法 ,知道怎样去读书。现在反映在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是阅读和写作。在各种检测、考试中这两项的失分最多。讲台上的教师着急 ,讲台下几岁、…  相似文献   

18.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来,语文是什么?怎样让学生学好语文,为他们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促使我对语文教学思索不断,探索不止.带着这些问题,我把目光投向了小学语文界的前辈们,看他们是如何教语文的,同时,自己也开始了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 一、还语文课堂的本色,让学生简简单单学课文 简单语文,我的理解是指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洁,教学方法简便.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崔峦语).我重新思考课文的教学,结合教材上课文的特点,开展了三种课型的实践,引领学生简简单单地学习了课文,达到了省时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篇课文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复合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确定课文教学内容或者说在确定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教什么"的时候往往感到很茫然,要么什么都教,要么任意为之,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究其实质,这是受传统教学论"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理论影响的结果.教师在确定课文"教什么"的时候"目中无人",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没有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规律来展开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要解决确定课文"教什么"的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雅楠 《甘肃教育》2014,(18):92-92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把"怎样教"和"教什么"作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对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教学如何改革,应以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作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归宿点,用学法决定教法,这样才能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呢?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提倡积极求知,鼓励主动学习课文《赵州桥》中有这样一句:"赵州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