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解决力学问题时,首要的是要进行受力分析。而学生在受力分析中最不容易把握的就是静摩擦力,或把该有的静摩擦力丢掉了,或把不存在的静摩擦力添上去了,或把静摩擦力的方向搞反了。由于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失误,导致解题“满盘皆输”的现象常有发生。要准确无误分析判断静摩擦力,首先要真正理解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存在;②接触面粗糙;③接触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其次在进行具体分析时还要思路对头,掌握方法,分析静摩擦力的思路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种,一是从产生静摩擦力的原因即用相对运动的趋势来分析的思路,二是从力的效果上来分析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力学的中心是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关系,因此认识力的概念,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力学的基础.认识力的概念,主要是认识场力(包括重力、万有引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弹力(包括弹簧的弹力、接触面的支持力和绳的拉力等)和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等)的概念,认识这些力的产生条件和力的三要素;分析物体受力主要是隔离出作为研究对象的物体,分析它受到的所有力,并会画出受力图.  相似文献   

3.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弹力和静摩擦力往往是最难确定的.为了突破了这个难点,深化对弹力和静摩擦力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弹力和静摩擦力的“适应性”特点,并在教学中分层次,有步骤地让学生体会、掌握它们的这一特点,使学生对弹力和静摩擦力变化的复杂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较好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适应性”是指: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或运动情况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弹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表现出它们对物体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4.
浅谈摩擦力     
<正>高中物理中的力学贯穿于整个物理学的始终,力学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它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学好力学,力学中的难点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难点在于对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高中阶段重点分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及大小、方向的确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向的判断,难点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大小及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初中物理初步学习了重力、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浮力等)、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受力分析时主要分析出以上这几种力.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必须掌握分析物体受力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6.
关于静摩擦力的知识,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常感到困惑,弄不清怎样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怎样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怎样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关于静摩擦力的分析就成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难点.本文拟就这几点作讨论,以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的疑难.1怎样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 什么是静摩擦力?在相互挤压的物体的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趋势但还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时候,接触面间便出现阻碍物体发生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就叫做静摩擦力.可见,两物体间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互相有挤压…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中,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种,两者无论是产生还是方向都具有相对性,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研究对象是物体与斜面体组成的连接体,则难度会进一步增大。下面我们就从物体的受力分析出发,寻找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不变的特点,找出物体与斜面体组成的连接体中静摩擦力具有记忆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学习重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推力、支持力、浮力等)、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受力分析就是要对这些力进行分析.如何使分析结果正确,特别是在受力分析时不能凭空多加力,也不能漏掉力.我们不妨按力的种类分步分析,并在每步中掌握判断有无此力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受力分析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9.
正确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目的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初步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弹力(包括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等).受力分析就是要分析出这些力.如何使分析结果正确,特别是同一研究对象条件稍作改变,受力分析时不至于凭空多加力也不随意少力,我们不妨按力的种类进行分步分析,并在每步中掌握  相似文献   

10.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时,物体间就会产生一对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然而,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对静摩擦力的分析往往感到很困难。为帮助  相似文献   

11.
速度、技术、力量和爆发力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通过运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30m、100m成绩及助跑步数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速度指标与步数的对应关系,助跑技术、助跑速度与跳远距离的关系,提出具体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在力的作用下的物体运动实例的定量分析 ,得出“功能的量值与参照系有关 ,但功能关系却对任何参照系都能适用”的重要结论 ;同时还说明“机械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的相互转换 ,是用转换能量的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来量度的”这一道理  相似文献   

13.
With reference to the question of women and of socio-cultural minor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PC).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versibility'', it can be a liberating factor, but if it is manipulated by dominant socio-economic forces, it can also be a force favouring divisiv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trol. The question is, how can the liberating aspects of PC be enabled to predominate over the others.  相似文献   

14.
论托达罗模型的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托达罗模型的简要介绍,进一步分析了托达罗模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几个缺陷;该模型没有考虑到迁移者在城市的生活费用;没有考虑到为什么农村人口的增长率大大高于城市;没有考虑到第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没有考虑到农村人口收入增加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没有考虑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通过对几个方面的分析,作者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建设提供某种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水平,笔者以评估为动力,从备课、讲课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理论结合实例分析,就内力对系统动量和角动量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内力可通过改变外力能够改变系统的动量和角动量,这种作用是间接的。直接参与或最终改变系统动量和角动量的仍然是外力。  相似文献   

17.
英汉副词在概念、形态、用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英语副词汉译会同时涉及到两种语言习惯,为了准确地保持原文的语义,必须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决不能望文生义。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副词的本身词义, 更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认识副词的特定含义,才能做出正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作为基督教的护教者,C.S.路易斯深深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以善为美的伦理观念隐藏在作品中,并以一种艺术化的手法加以呈现。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本论文从伦理现场、伦理形象以及伦理选择三方面分析《纳尼亚传奇》中善的力量,从而透视作者的善恶观。  相似文献   

19.
企业是现代社会各种组织中最活跃的管理主体。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有一个普遍性的评价标准。笔者提出了企业管理的九力量评价模型,包括:结构整合力、战略决策力、资源吸引力、市场满足力,技术创新力、竞争挑战力、人际影响力、价值贡献力和环境适应力。  相似文献   

20.
在台湾回归祖国的进程中存在三股力量,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力量、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干涉势力以及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和平统一力量建立在祖国日益强大的基础上,是台湾回归祖国进程中的决定性力量。外国干涉势力助长分裂势力,分裂势力依赖干涉势力,又加剧了干涉势力。我们要发展和平统一力量,坚决反对分裂势力和干涉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