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显著正效应。文章提出提高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全椒县58位农村女性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并通过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对其收入的多元回归,得出教育、在职培训、健康状况和流动投资对农村女性的收入影响都为正,而年龄对农村女性收入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3.
根据明塞尔的劳动挣得函数,建立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河南农户收入结构日趋合理,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英主要收入来源,其非农收入主要受劳动力的技术、健康状况、就业年限和受教育水平等人力资苓因素影响,以及性别、市场进入方式等非人力资本控制因素影响。可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往往通过兼职行为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 导致采用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估算的教育收益率存在偏差,为了消除教育收益率偏差,使用典型地区劳动力市场问卷调查数据,估算两个收入函数———含有在校工作经验变量的人力资本收入函数和不含有在校工作经验变量的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估算结果显示,后者较前者在教育投资回报系数上高出8%左右,这一结果表明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过分夸大了教育对工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周华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9(3):285-288,302
以福建制造企业信息化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了IT投资、IT人力资本以及它们的互补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主营收入、净利润随着企业IT投资增加而增加。IT投资、IT投资和IT人力资本交互性对主营收入利润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借鉴教育年限法和收益率法,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运用教育人年限法模型,针对河北省2005—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河北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分析得出2005—2011年河北省人力资本总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21.82%,其中人力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7%,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5%,即人才资本高于基础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7.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明显过大,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有近些年来我国过于重视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而没能兼顾公平的方面,但农村地区因人力资本投资严重短缺,致使农村人口的增收能力较小是更重要的方面。其解决途径无疑是在农村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快教育扩展,这对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城市教育收益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0年中国35个城市工资价位抽样数据分析显示,高中教育收益率低于高等教育收益率。另外,城市教育收益率已高于发达国家,但教育收益率在地区间呈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各级教育收益率都高于西部地区。这一估计结果,对我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民收入的增长面临着较严峻的人口约束。我国应大力推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加大对农村 中小学教育投资的力度,大规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以全国水平为基准,计量分析投资、就业、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因素在推动京沪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比较上海和北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发现(1)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要素投入增加对经济的贡献;(2)上海经济增长更多地体现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型,北京经济增长则更多体现为固定资产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型。  相似文献   

11.
许驰 《培训与研究》2009,26(11):85-87,110
资本投资不足是制约农民素质提升进而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文章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从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健康投资、迁移投资四个层面揭示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贫困不仅涉及人的基本生存,而且也关乎人的未来发展.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贫困产生的主要根源.青海藏区反贫困的实效性不强源于人力贫困.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贫困者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人的平等与青海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不对称性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管理体制约束了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劳动收益的不对称造成人力资本的进一步流失,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高校可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来克服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会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预期收益和收回投资成本,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是造成这一风险发生的内在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性使得投资主体与单一载体之间存在收益分配的矛盾风险,人力资本载体的自主能动性会造成使用风险,人力资本流动性低更会造成人力资本资产的转移风险和买方讹诈风险。未来防范和化解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必须在产权制度、激励机制、投资方式、退出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适当变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南省三类农村农户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即使在外部环境基本相同的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也存在着不同的资金需求;小额的资金构成了农户资金现实需求的主体;农户收入水平与资金需求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借贷频率呈负相关关系。农户资金需求的分散性致使正规金融需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供给安排,对不同类型的农户要区别对待,鼓励成立农户间互助性质的民间金融机构和农户信贷担保机构。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是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在不同人群的分布影响了居民收入分布,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构成了居民不同的获取收入能力,不同制度决定了居民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和收入的获取。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效应、投资结构效应和制度结构效应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本结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村女性脱贫致富的关键,然而由于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周期长,投资主体与收益主体错位,已形成当前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状况,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障碍。所以,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社会效率,加大对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入,还需强化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建立终生教育体系,破除人力资本投资的文化障碍,促进传统性别文化向现代性别文化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教育收益率、农村家庭对孩子质量及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迫切性与李先生进行商榷,分析了导致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少的四点原因:农民收入低;家庭子女多;投资环境差;粗放型农业和升学式教育。  相似文献   

19.
择校现象漫延和扩张的根源在其潜在的人力资本积累和发展价值,作为择校主体瞄准教育成本与个体人力资本增长的价值取向,在家庭经济收益的一定消费限度和学生个体能力发展潜质较大的情况下,择校成本作为学生个体人力资本的投入极易成为家长做出的最佳抉择路径。择校实质上是一种早期人力资本的投资现象,是择校主体为参与社会竞争而实施的个人战略性决策,因为选择优质学校教育无疑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这就意味着个体未来发展机遇和经济价值的报偿及其回赠。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完成学业后,面临着要选择职业和实现投资回报。在理论上,家庭财富、教育投入成本、职业收入以及分散劳动收入风险的成本是衡量职业价值的主要指标。从调查实际来看,对职业收入、家庭财富以及可分散劳动收入风险成本的地区、单位等变量的选择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结论认为,大学生择业过程是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把职业收益和职业风险成本统一起来的抉择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