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庆锋 《小学教学研究》2010,(12):118-119,121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创造幸福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感受幸福、让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幸福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给学生幸福。但是,如何理解幸福?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幸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港第五小学校长顾孟武说:"教育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学校教育多了些虚荣和功利性,缺少务实和人本性,办幸福教育不能不重视分数,问题在于高分数是否来自丰富有趣、低负高效的教学过程,是否对学生的一生幸福具有奠基作用。教育的幸福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分数,‘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就要求我们将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置于教育的首位。"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感受职业的幸福,是教师工作的最大动力。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和"幸福地教,幸福地学"的教育。新居民幸福教育旨在通过践行幸福教育,努力为新居民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姝均 《辽宁教育》2013,(9X):67-68
<正>教育的价值在哪里?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学校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而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全体十八中人正把"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不断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8.
柴发 《教书育人》2012,(32):45-46
幸福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实现"教育的幸福"和分享"幸福的教育"是学生、教师乃至全社会的美好向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苏霍姆林斯基可谓一语中的,幸福是人生的目标,也是教育的目标,永远是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反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于是,有人呼吁,教育要为孩子明天的幸福奠基。而我以为,如果今天的教育让儿童在为明天的幸福透支健康和快乐,那么教育追求的意义又何在?教育应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带着这样的追求,学校将幸福和自主开放的课堂相结合,提出了"幸福教育下的自主开放课堂"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经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作为肩负德育功能的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外,也应该引领他们去追求幸福,为他们的成长浇灌快乐之涓涓泉水,从而充实他们激情飞扬的青春。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与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与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这种将幸福视为最核心和最终极价值理念的教育就是"幸福教育"。我们提倡以"幸福教育"为理念引领,就是以"幸福"为指向、为核心、为目标,建设幸福学校,做幸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带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解读,我们走上了"幸福教育"之路.8年的实践,让我看到了"幸福教育"的实践价值,也感受到了"幸福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突出价值.我们提出的"幸福教育"就是让幸福充盈在教育生活的每一天,让师生共同拥有幸福——在学习与生活中享受快乐、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充满理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贵仁诠释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呢?康德认为,“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为终极目标”。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自己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我们认为,幸福是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教育的幸福梦是在教育过程中人生养成的目的、需要、欲望得到实现和满足后的心理体验,它意味着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进入更完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让每个学生变成幸福的人,让每个人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既要着眼学生明天的幸福,也要给予学生今天的幸福。因此,我们提出了打造幸福校园、培育幸福文化、奠基学生幸福人生的德育工作思想,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精神支柱、一个理念引领和四个特色工作的实践体系,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磐安,如何走出一条迈向现代化的大道?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品质山城、秀美乡村、幸福磐安”的战略目标。教育该怎么办?我们认为,幸福的教育是支撑幸福磐安的关键因素。理想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应该是教育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在磐安实施幸福教育,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8.
假如我是校长,我一定每天早晨站在学校大门口,像李庆明那样,对每一个来上学的孩子微笑地点头致意.当和煦的阳光照在孩子们如花的笑靥时,我顿时会觉得,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赵煦 《中国德育》2010,(2):45-4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乌申斯基也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可见,教育是人与幸福中间的一个关键词。人通过教育获得幸福,人也要在教育中感受幸福。  相似文献   

20.
邵斐 《成才之路》2022,(8):39-41
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应与全班同学用心体验——发现幸福,用情行动——创造幸福,以情促心——守望幸福,在不懈追求的过程中,用班训激励学生,用榜样引领和启示学生,用目标量化管理来鼓舞学生,用同伴的帮扶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