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志军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10,31(4):75-78,93
高原和低氧训练已成为运动员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其训练目的主要是提高氧运输和摄取能力。目前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训练中变化的报道较多,但在高原训练时间长短以及高原和低氧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影响异同等方面还没有报道。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专家进行访谈,对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促红细胞生成素研完进展加以综述,以便对高原和低氧训练过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规律有更加深刻和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高原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能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广泛被教练员们所采用。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含量,使红细胞的生成增加,从而增强机体携带氧的能力,使运动能力得到提高。为此,本文将高原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加以综述,以便更好的指导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3.
运动与促红细胞生成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的中心控制作用,运动训练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影响,以及服用重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机体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时应激素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应激素的变化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说明高原训练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睾酮素等应激素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及运动员有氧能力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对EPO和红细胞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训练是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促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增高,而红细胞生成主要和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高原训练中的缺氧运动可刺激EPO和红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6.
耿青青  石鸿儒 《体育科学》2004,24(5):29-31,41
高原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高原训练中的缺氧运动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和红细胞生成,提高红细胞中2,3-磷酸甘油酸水平。为预防在高原上的过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免疫力,从运动免疫学角度,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被禁止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但是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很难区分内源性EPO和外源性EPO。运动员使用EPO后 ,会导致其一些血液参数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血液参数的检测 ,可以间接判定运动员是否使用了EPO。笔者综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明确指明了EPO血液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并重点讨论了转铁蛋白受体和网织红细胞参数等指标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以及悉尼奥运会的EPO血检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血红蛋白(Hb)的影响。结果表明:EPO在高原缺氧,运动强度及环境迅速改变刺激下均可升高,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周。通过EPO的变化规律,可以指导高原训练负荷的安排。  相似文献   

9.
人类体质及运动能力与其他性状一样,属于多基因调控。从决定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上看,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携氧、运氧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体中红细胞的产生是受基因调控的,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基因作用。只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结合,引发一系列信号传导,最终启动相关基因转录,生成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因此,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基因的多态性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关系,对于评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及作为选取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指标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孟志军  高炳宏  高欢 《体育科技》2012,33(2):75-80,85
目的:探讨八周高原训练对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在云南会泽(2210米)进行8周高原训练,在高原训练前的第3天、高原训练的第2天、第5天、第10天、第24天、第35天、第56天以及高原训练结束后的第14天、第28天等测试运动员的EPO和红细胞系等指标。结果:与高原训练前相比,高原训练的第2天EPO、RBC和Hgb分别提高了27.21%、6.04%和2.88%;在第56天分别提高了8.37%、10.63%(P<0.05)和4.72%;在高原训练结束后14天分别提高了21.92%、9.11%(P<0.05)和7.74%(P<0.05)。结果提示,8周高原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EPO和红细胞(RBC)等水平,但其变化规律不同于常规的4-6周高原训练。而RBC和血红蛋白(Hgb)等呈现波浪形的变化趋势,这可能跟运动训练的量和强度密切相关。而初次与多次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在相关指标的变化上具有不同的规律,提示初次进行高原训练的运动员对高原环境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1.
分析间歇性低氧训练的应用机制及对人体的运动能力特别是红细胞的影响因素;分别论述它们对运动员的携氧能力的影响,以求在训练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通过间歇型低氧训练红细胞数量增多,其耐力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观察了10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海拔1917m)训练前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RBC、Hb、网织红细胞(RC)、血球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发现:(1)高原训练能显著增加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但EPO水平在上高原1周后下降,4周后下降幅度更大;下高原3周后又开始回升。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趋势与EPO的变化保持一致;(2)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并且高原训练产生的影响效应,可能至少保持3周;(3)高原训练对女运动员产生的影响效应,比男运动员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机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基因工程复制剂,用来治疗肾虚引起的贫血,并可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力,但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提示人们不要将此药作为兴奋剂。  相似文献   

14.
分析高原训练时血液机能、呼吸机能、循环机能、骨骼肌等特点,表明高原训练有助于运动员心血管机能提高,血液中天然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肺通气量增加,增进有氧工作能力等功效。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讨论了现有的检测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方法,rhEPO可通过增加机体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最大吸氧量,从而增强运动员耐力,但滥用rhEPO可能对运动员身体造成很大危害。尽管近十年来,直接和间接的方法都被应用于rhEPO的检测,但没有一个间接指标能达到令人满意地检验效果。在悉尼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采用了一种综合了血检和尿检的方法来检测rhEPO。此外,在将来可能会有人会采用例如基因兴奋剂的方法来提高氧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与促红细胞生成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来源及生物学活性,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运动与EPO的研究成果:分析急性运动及长期耐力运动对血浆EPO的影响;高原训练后EPO的变化情况;提出EPO可作为耐力运动训练的评价预测指标;最后就rhEPO作为兴奋剂的使用、危害及检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高住低训中EPO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EPO(erythropoietin,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密切关系。为确切了解EPO在高住低训中的变化规律,将14名大学生分为高住低训组和低住低训组,每组7人。高住低训组每天低压低氧(2500m模拟高度)暴露12小时;低住低训组在实验期间不进行低氧暴露。两组每天在常压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3000m跑训练。实验为期4周。结果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间断性低氧暴露初期就有升高变化,1天后出现高峰,这一高EPO水平一直维持到低压氧暴露结束。另外,对第2次低氧暴露完当天出低压氧仓即刻与常氧暴露10h后所测EPO结果的比较表明,常氧暴露后EPO呈下降趋势,说明间断性低氧暴露对EPO生成存在着慢性积累的过程。低住低训组的EPO水平一直比较平稳,说明常氧环境对EPO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网织红细胞在低氧训练中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低氧训练中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旨在筛选预测和评价低氧训练效果的指标。研究表明,在26天的低氧训练中,高住高练低训组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不同时段显著增加,说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增强;高住高练低训组训练效果优于低住高练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是低氧训练的敏感指标,并与血红蛋白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提示: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可作为低氧训练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李之俊 《体育科研》2013,34(2):45-48
提要:低氧训练指在平原地区采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低氧环境或让机体吸入低氧气体来模拟高原低氧环境训练的一种训练方法。其根本目的是通过适度的低氧刺激,使运动员机体产生强烈的生理生化效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进而使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提高.低氧训练研究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热点,发表在《体育科学》2006年第26卷第1期上刘媛媛等人的论文“网织红细胞在低氧训练中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了两种低氧训练手段期间对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网织红细胞参数及血红蛋白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低氧训练效果的评价和预测指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RT-PCR方法对不同时间的大负荷训练及恢复后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表达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低负荷训练组和-次大负荷训练恢复24h组EPO mRNA水平比安静组分别增加4.88%和7.32%,但均无显著性.在大负荷训练组中,EPO mRNA较安静对照组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恢复组中,除了一次大负荷训练恢复24h组较一次大负荷训练即刻组EPO mRNA具有显著的增加外(p<0.05),持续大负荷训练组在恢复后EPO 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果提示训练负荷太低可能不足以引起对EPO表达的刺激;适当负荷的训练后可促进EPO的表达,但持续大负荷训练可导致EPO表达水平的降低,这可能是诱发红细胞数目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