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振岭 《贵州教育》2012,(12):42-44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孕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就下面几个案例来反思数学课堂生成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又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我们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地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对话与交流,因此生成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的不确定性孕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所以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学生的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重视生成的精彩。那么,该怎样构建精彩数学课堂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考虑。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老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在课堂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  相似文献   

5.
金鑫 《辅导员》2009,(9):31-32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毋庸置疑,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那么,如何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生成美丽、生成精彩呢?  相似文献   

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生成的"催化剂",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课堂生成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大胆质疑。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营造生成空间。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课堂上的问题应来自于学生,而不是来自于教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积极利用错点资源,拓展问题生成空间。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好的数学学习课堂应是学生积极学习、和谐生成的课堂.构建和谐生成的课堂主要要做好三点:用情景化设计给学生一个精彩的学习现场;实施生成性教学给学生一个生长的学习过程;以阳光般的评价给学生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好的数学学习课堂应是学生积极学习、和谐生成的课堂。构建和谐生成的课堂主要要做好三点:用情景化设计给学生一个精彩的学习现场;实施生成性教学给学生一个生长的学习过程;以阳光般的评价给学生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应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捕捉教育生成点,全面实施教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发挥教育机智,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相机而教。要想课堂上学生生成的资源"为学所用",就要努力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点。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应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精心备课,充分预设,为“生成”提供丰厚的底蕴。教师还要独具慧眼,在课堂上迅速判断学生问题的价值,更要能够敏锐感知“生成”,并依情定教,顺学而导,创造“生成性课堂”。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复杂场景,是不断动态生成的,具有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智慧为依托,面对课堂中不断涌现的生成性问题,或改变教学设计,或亲自讲解,或拓展引导,或放开讨论,或留到课外;应避免随意生成,或忽视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在应对生成性问题时要注意预演原则,目标原则,相机而作原则,平等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反思原则。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复杂场景,是不断动态生成的,具有不可预测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智慧为依托,面对课堂中不断涌现的生成性问题,或改变教学设计,或亲自讲解,或拓展引导,或放开讨论,或留到课外;应避免随意生成,或忽视有价值的教育问题;在应对生成性问题时要注意预演原则,目标原则,相机而作原则,平等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反思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用原先备好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情况,及时捕捉学生的生成资源,加以灵活地调整,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引导,生成新的、超越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生成性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落实阅读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方面,生成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生成是可知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语文新课程的课堂动态生成应朝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要在读书、思考、想象、体验和练习等语文实践中形成;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课堂生成是不可知的,因为课堂生成的细节我们教师无法预知。因此,就要求我们在生成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坚持效益性原则,坚持本体性原则,在预设内生成,于生成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互动和变化的过程,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教师不可能按照预定的设计一成不变地进行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所在不断做出调整。一个成功的课堂,必然是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所谓"动态生成性教学",指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现实中"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新型学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即使作了充分的预设,但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总会有不同要求、反应,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重视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点、疑点和异点,确保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应该富有无限的激情;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着心与心的对话与碰撞,充满智慧;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我。当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在不断进行对话时,就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点。而今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更应注重课堂生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充满生气和乐趣,激情与智慧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孙秀娟 《考试周刊》2014,(85):24-25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应更加关注教学资源的有效生成。教师应重视预设,在预设延拓中求生成;欣赏学生,在倾听对话中求生成;抓住"疑"点,在质疑探究中求生成。及时捕捉课堂契机,建构和谐开放的生成课堂,让师生在生成中感受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教学中,生成既可预料,也有意外。真正有效的动态生成应该是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这个目标对生成内容进行合理的扬弃,使课堂教学既不背离教学预设,又能根据课堂学习的情况自然发展,从而使课堂的生成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