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另一部分指费景汉一拉尼斯所说的低效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虽大于零,但小于工资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劳动力转移等劳动力转移模型进行了评析和对比,对西方国家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切合我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提出各种模型对我国现阶段劳动力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  相似文献   

4.
刘易斯转折点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重要环节。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人口类型的转变是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两个标识性变化。由于中国二元经济转化和人口类型转变的特殊性,其刘易斯转折点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即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滞后于人口类型的转变。户籍制度、城市的二元体制、转移的劳动力素质不高、第三方和雇员组织发展滞后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以及加速培育第三方和雇员组织是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题中之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抛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土地抛荒主要原因是:土地边际成本提高.边际受益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制度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破败或缺失;税费负担沉重。土地抛荒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对土地资源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一个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来说.其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村女性劳动力人口参与城镇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创造了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城镇化模式,作为农村家庭根基的女性劳动力人口参与城镇化进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我们对最具代表的四川农村女性劳动力人口参与城镇化进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其二元经济模型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现代化工业部门和广大落后的农业部门,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而言,由于农业人口如此众多,以致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很少,趋近于零,甚至是负数。零值劳动力在欠发达国家普遍存在,在中国农村尤甚。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全国总人口为11.58亿,其中农村人口占73.63%,全社会劳动力测定乡村为73.8%而劳动力资源利用率为82.2%,1/7的人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乡村零值劳动力达12269.8万人,零值劳动力问题亟待解决。一、零值劳动力的外在不经济(1)零值劳动力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分子,分别以劳动力资源总数和就业人数作为分母,两值相比较,竞差1/4,更何况就业人数中不乏隐蔽失业者。零值劳动力在农村中,看似有产出,但实际上只是减少了他人的剩余劳动而已。农业剩余产品的减少,客观上使以它为基础的工业的发  相似文献   

8.
刘易斯因其在发展经济学上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提出的二元经济思想也被广泛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刘易斯二元经济思想并分析当代中国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思想,并结合二元经济模型来探讨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如何避免陷入“刘易斯陷阱”,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大批相对素质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中国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之一,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战略。张掖市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多,城市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就业容量有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实施“三大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张掖市农村劳动力的构成、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几乎所有的发展经济学家都十分重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流动问题。但是,直到本世纪50年代中期,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亚瑟·刘易斯才建立了第一个口流动模型,他把传统部门的改造,劳动力转移,资源重新配置的发展过程融为一体,构造了一个高度简捷凝练的二元经济模式。一、二元经济理论模式所谓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普通存在的,包括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在内的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经典模型——刘易斯的产业转移模型和托达罗的反流动论揭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可采取两种转移方式。教育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必要技能的训练。大力发展农村中、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战略性的举措。可采取政府补贴的多元化办学,实行准入制度来引导农村青少年接受中、高等教育,可发展不同方式的教育来满足农村劳动力的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一国工业化过程中所必然发生的经济现象。也是每一个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时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一种规律.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根据入口学理论中“人口流动高位移规律”,劳动力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由生存条件差向生存条件好的地方转移,由劳动收益低向劳动收益高的区位转移.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移.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传统农区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早已是一种客观存在。探讨传统农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对制定积极的农村劳动力政策、有序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模式及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梅 《成人教育》2012,32(8):73-74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现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运作的机构模式、经费模式、培训模式、转移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出创新点。  相似文献   

15.
加快发展河南农村劳务经济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农民劳务收入不断增长。当前,分散的劳务活动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劳务经济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第一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第一大省,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河南的农村劳务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总量、速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促进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自发转移容易导致农业劳动力老化、素质偏低.对农业投入减少,大城市畸形发展等后果。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整体协调。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广度转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小城市建设;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加强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等。  相似文献   

17.
转型中的经济当前中国人均GDP正处于从3000美元进入10000美元阶段,国民经济进入活跃、加速发展时期,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不堪重负,出口导向型难以持续,中国经济转型已成必然。虽然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结束,中国低端劳动力短缺从沿海开始向内地蔓延,从亚洲主要国家的经验证明,刘易斯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农村人口过多,农业发展缓慢,与城市差距拉大。要促进农村的发展,必须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低,转移中出现许多困难。本文论述了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快转移培训服务经济建设峰峰矿区教委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农村奔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关系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有秩序地、科学而合理的转移和流动,是时代赋予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0.
论成人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及对文化的传播起重要作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包括向乡镇企业、向城镇、向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转移,以及劳务输出等几种转移方式。现有的刘易斯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理论和托达罗理论等劳动力转移理论可以理解为农业的“推力”和非农业的“拉力”理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质上是个体行为,个人因素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不了解劳动力个人的素质和心理要求,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培训和素质准备工作,而实行主观性或强迫性转移,则会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失败,进而出现诸多的社会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