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自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2周的啦啦操教学,女大学生在整体自信、学业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差异显著(P<0.05),啦啦操教学组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组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水平差异显著(P<0.01)。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的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几个维度上的自信水平影响显著,并且与健美操和体育舞蹈教学相比,对提升女大学生整体自信、身体自信和社交自信上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沈阳市高校啦啦操运动员和普通女大学生自信水平的差异性分析,以及啦啦操运动对女大学生自信水平影响的探讨,旨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冰雪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其未来发展和进步,因此,采用能够促进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提高的体育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冰雪运动对其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冰雪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同体育项目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女子学院在校大一、二年级的女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对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的影响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互作用和关系。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在校女大学生分为健美操组、篮球组和乒乓球组,在运动强度基本相同、每次锻炼时间和每周锻炼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三个不同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特点;实验后健美操锻炼项目、篮球锻炼项目和乒乓球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水平维度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研究海南省大学生的运动量、体育锻炼感觉、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的正相关;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的正相关;体育锻炼感觉与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此研究提示,通过体育教育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BFS心境量表和柔韧性测试手段,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研究形体整合内容对女大学生柔韧性及心境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形体整合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柔韧性,改善心境状态,促进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心境的动力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验、数理统计和分析比较 ,研究体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得出体育课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 ,尤其是在学生的自尊自信、情绪稳定、意志品质和适应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 ,建议有关部门适当增加大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次数 ,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调查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应激水平的基础上,视健美操为一种减缓应激水平,调节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拟探析:1.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状况。2.何种体育锻炼项目,多大运动量对大学生具有最佳心理健康效应。3.参加健美操锻炼的时间和次数对女大学生应激水平的影  相似文献   

9.
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方式作为心理应激中关键性的中介变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寻求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措施,运用应付方式量表(CSS)和个人评价问卷(PLE)进行调查,开展形体训练.设立实验组、控制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形体训练可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信水平,促使其形成积极的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育行为疗法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育行为疗法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发现体育行为疗法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有显著的效果,而且能够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11.
林敏 《精武》2013,(23):25-25,27
在体育运动中,健美操是一嘎非常常见的体育运动,目前,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健美操作为一项选修科目经常成为女大学生在体育课追捧的对象。健美操运动线条优美,动作轻松,在达到体育饭炼的目的的同时,还能够带给人以荚的享受,除此之外,健美操运动对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机制也有一定影响。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健美操运动队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自信心的影响,井提出了几点如何做好健美操教育教学的对策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选取武汉理工101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考察啦啦操教学对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啦啦操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社交能力,丰富女大学生的社会资源,并且对女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弹性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与传统健美操和形体课程相比,啦啦操特殊的团队凝聚力及情感体验使其在提高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能力和社会资源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于春艳  谢浩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3):100-103,127
网络成瘾影响着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网瘾群体体质健康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亟需调整和改善,通过运动处方对于调节大学生网瘾群体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网瘾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丰  宋广侠 《体育科技》2013,(5):152-154
以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一、二年级的女大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职校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在校女大学生分为健美操组、篮球组和乒乓球组,在运动强度基本相同、每次锻炼时间和每周锻炼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测试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显示:三个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素质水平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锻炼项目对身体素质水平的影响在实验前后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特点;实验后健美操锻炼项目、篮球锻炼项目和乒乓球锻炼项目对心理健康水平维度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解串联一小组合作一逐步考试”教学模式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考察此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分解串联一小组合作一逐步考试”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作用。建议在课外对部分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影响不大的指标进行针对性练习,达到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的印象管理与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印象管理、锻炼行为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建立了女大学生印象管理和锻炼行为、心理健康的假设理论模型。采用印象管理、锻炼行为和幸福感、学习生活满意感、情感平衡等心理量表对500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及印象管理和锻炼行为、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观测数据拟合很好;印象管理对锻炼行为和学习生活满意感、情感平衡影响显著,锻炼行为对学习生活满意感、幸福感和情感平衡影响显著;并且印象管理也通过锻炼行为进而作用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9,(4):372-37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的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大学生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已成为体育消费人群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其中,女大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与男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是整个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本文以本科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女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与假设。通过回归分析,部分假设得到验证:个人收入和体育消费形式与体育总费用呈正相关关系;个人收入和信息渠道与体育消费时长呈正相关关系;安全和信息渠道与体育消费倾向呈正相关关系。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发女大学生体育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女大学生身体平衡操练习前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测量,统计分析得出,身体平衡操练习能提高女大学生生理健康水平,表现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及身体活动功能均有提高;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在正向情绪、心理症状及负向情绪、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对女大学生的社会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表现在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均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大学的11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26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信程度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程度作用和总体自信水平上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男性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体育专业男生在体育运动、学业表现、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相互作用和自信总分上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在体育运动方面自信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在自信的其他维度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解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以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大学生生活方式问卷,随机调查了1586名大学生.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处于中等偏差状态.从不同群体大学生生活方式特点看,存在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比女大学生好,尤其是在营养膳食、身体锻炼、生活态度这3个维度上;而女大学生则在生活嗜好维度上表现比男大学生好.存在年级差异,低年级学生的生活方式好于高年级学生;存在专业差异,文科学生在生活嗜好维度上显著好于理科学生;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生活方式在身体锻炼、生活嗜好和人际关系等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即生活方式越健康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生活方式7个维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生活嗜好、人际关系、压力缓解、生活态度、学习因素、身体锻炼、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