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淑芳 《档案》2012,(4):28-30
保安族服饰文化反映了该民族历史发展中社会生活的传统风尚。保安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深受其所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审美习俗以及中华民族文化交融等方面的影响,其服饰表象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明、清、民国时期天津竹枝词中对天津地区妇女服饰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的整理研究,探讨了清末的满汉合流、南来熏风、西方文化等三种文化现象对天津地区的冲击,梳理出清末民初天津妇女服饰文化的演变历程,揭示了影响天津妇女生活从传统到现代发展的社会因素,从而佐证了竹枝词对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服饰文化与人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每个朝代的服饰文化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明代时期,服饰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明代服饰以其端庄传统、清新典雅、华丽之美等特色著称,无论是工艺选材,实用效果,还是服饰图案内容,审美特质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审美价值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汉代服饰是服饰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代服饰无论是样式、面料、染色、图案都极富特色,充分反映了汉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5.
余戡平 《大观周刊》2011,(15):20-20,9
服饰又是社会文化的特征,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禁忌规约,禁忌文化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普遍存在,具有约定俗戍的禁约力量和消极、神秘的特性,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诸多禁忌现象的挖掘、分析、论证,提出了禁忌习俗在不同社会背景之下得以产生的必然性,以及它对人们心理所产生的麻痹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蒙古民族生活在大漠南北,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受特定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道德观念、民族风俗的影响,他们在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蒙古族服饰文化,特别是头饰,直接反映了蒙古族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变化及各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代表着民族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是蒙古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藏族服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承载着藏族民俗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根据世代居住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高寒的气候条件、放牧迁徙的生活方式及藏传佛教的价值观等条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程朱理学与移民文化如何渗透南宋女子服饰审美文化的问题,挖掘南宋丝绸与女子服饰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规律与脉络,并归纳其艺术特征,揭示南宋丝绸与女子服饰在中国服饰文化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江 《兰台世界》2016,(14):157-159
唐代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唐代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在此基础上,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体育服饰也随体育活动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从体育服饰文化的角度认识唐代体育活动的特色,可以让我们对唐代体育及唐代服饰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推荐理由: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颖悟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信仰的追求,用织、绣、印、染、缝等工艺技法表现在其所穿着的衣物上,巧妙运用大自然的馈赠形成各自的服饰特色,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生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工艺是服饰文化的载体,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工艺充分见证和彰显了各民族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记录了国家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推荐理由: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族人民以其独特的颖悟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将他们对美好生活和信仰的追求,用织、绣、印、染、缝等工艺技法表现在其所穿着的衣物上,巧妙运用大自然的馈赠形成各自的服饰特色,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生命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工艺是服饰文化的载体,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表征,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和工艺充分见证和彰显了各民族传统精神的延续,也记录了国家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本文以“华服志”为例,结合笔者在中华服饰文化领域的融合出版探索实践,尝试剖析中华服饰文化领域的融合出版品牌传播体系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有史以来,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甘肃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块各族人民和衷共济的土地上,有三个被称作"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宛如三朵盛开的奇葩,在中华民族的大花园中,散发着各自独特的芬芳,她们便是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12,(23):46-47
《傲慢与偏见》历来被认为是简.奥斯汀成名作之一。书中人物众多且都个性鲜明,同时小说涵盖面丰富,从英国当时的风土人情到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着重将关注点放在小说所体现的服饰文化中。由于小说文本并未对服饰施以大篇幅描绘,所以本文将以影像为载体。通过结合小说本身以及对不同时期的影视作品的分析来探讨18世纪晚期及19世纪初期英国特色鲜明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广告为人们创造了无数商机与财富,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催生和杠杆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广告文化如同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一样,已经走进我们的社会和千家万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思想情趣。考察文化视野里的广告的地位和作用,除它的经济功能以外,更应着眼于它的文化教育作用和影响。广告文化的这种“作用”和“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肌体有益亦有害,有利亦有弊。  相似文献   

16.
颜莹 《大观周刊》2012,(27):32-33
昭觉彝族服饰是彝族族文化的载体,其间蕴含着彝族历史、文化传统,体现了彝族独特的审美心理、情趣、品味。昭觉彝族服饰种类繁多绚丽多资、异彩纷呈。本文从昭觉彝族服饰的特色,浅谈昭觉彝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万桢桢 《大观周刊》2012,(37):26-26
中华民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以及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互相融合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凉山昭觉彝族,长期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20世纪中叶前尚停留在奴隶制社会,在长迭千年之久、封闭而传统的社会中,形成了古朴而独特的服饰风貌,成为彝族物质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凉山昭觉彝族服饰的图案、纹饰上蕴含的历史、宗教、民俗印迹等丰富文化内涵,反映了其多种崇拜和万物有灵等观念。本文从材料,内涵,造型,色彩上分析了凉山昭觉彝族服饰纹饰。  相似文献   

18.
清代满族女子服饰,融汇了中华民族历代服饰以及服装款式的精髓,是满族人智慧的结晶,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在我国传统服饰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服饰与文化、政治之间的关系服饰最原始的功能其实就是为了遮身蔽体与防寒保暖,只不过随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服饰逐渐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20.
张紫星 《新闻世界》2012,(4):172-173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服饰文化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丝绸之路"的开发使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也使中国成为东方服饰文化的策源地。在现代服饰的设计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这种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服饰,不仅是世界服饰中具有文化意义的奇葩,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