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小学生》2004,(1):54-54
2001年底我国公布了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该调查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1个部门联合进行,历时三年、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该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师》2011,(20):5-5
本刊讯(林弘宁)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等l0个部门联合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根据其近日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我国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并表现出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4,(1)
2001年底我国公布了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该调查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1个部门联合进行,历时三年、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该项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与1995年相比  相似文献   

4.
幼儿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幼儿时期身体健康发育是增强国民体质的基础,幼儿时期体质监测、评定是国民体质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从幼儿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来以幼儿体质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对象为沧州市3-6岁幼儿,每半周岁为一年龄段,分为城乡男、女四类样本,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建立了三个测试点,选取样本数共596人,将测试指标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本数据分析显示了幼儿时期体质发育存在着不同于青少年和成人的特有规律。填补了国民体质监测中幼儿体质测试、分析这一空白,通过对幼儿体质的量化评定、分析,将对幼儿全面健康发育成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逦丽  张华 《考试周刊》2012,(49):112-114
通过对2000年国民体质检测报告、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中7—18岁青少年的原始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旨在从2000—2010年十年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发展变化趋势中,验证我国近年为提高学生体质所实施相关政策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体质测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鞍山市国民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全面了解鞍山市国民体质状况,为鞍山市国民体质的系统监测与研究奠定基础,为提高鞍山市国民健康意识和身体健康水平及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依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结果和山东省政府2000年在济南、烟台、滨州三个市地完成的国家重点监测结果,参考在全省17个市地全面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结果,我们把山东省成人机能和体能状态与全国成人机能和体能状态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且对山东省不同人群的机能和体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我国国民体质状况,指出建立区域性体质调研库的重要意义在于对我国国民体质发展水平进行持续的,动态的,科学的监控,为大规模,全年龄段人群的体质监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家教短讯     
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下降最近,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卫生部、国家计委等11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历时3年、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完成。该监测调查发现,与身高、体重、胸围的加速生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没有增长而是全面地下降。据专家介绍,1995年监测时就有所下降,这一次是在1995年的基础上再一次大幅度地下降。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同时,青少年的肺活量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专家指出,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工》2010,(2):20-20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出《关于开展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市政设施巡查频率高、记录问题反复、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Android 系统的道路巡查方法。利用组件式 GIS 开发技术、空间数据拓扑分析技术、多源数据集成技术、软件系统集成技术等,开发市政设施巡查信息系统,并在厦门市思明区进行了试验。实践证明,该系统基本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市政道路、井盖巡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在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今天被高度关注。跆拳道运动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是实现小学生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智完善的极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现状,以及学校体育对国民身体素质的作用,从四个方面探索了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长沙市岳麓区大学城实地考察和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高校密集区学生消费者对大学城内商业街的利用特点和状况,找出了大学生独有的消费特点,得出了出行时间、距离成为制约其消费地点选择的主要因素的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应成为大学城规划建设中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可以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加快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开展创优活动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进一步深化创优活动,加强对创优城市的复核检查,注重突出城市旅游特色,加快中西部地区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就必须对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有一个清楚、完整的认识。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应包括五个基本方面 ,即知识、能力、心理素质、品德、体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invited article, Chris Marshall, teacher,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university lecturer, and a former book reviews editor for BJSE who has been a leading figure in 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examines the inspection of schools over a period reflecting the 35 years during which BJSE has been published. Chris Marshall provides here a history of school inspection as an activity and traces key changes in provision for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England. He examines the purposes of inspection and explores the role that inspectors have played in monitoring the impact of profound changes in legislation and policy upon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He asks searching questions about whether the inspection regime has fulfilled its purposes in respect of these pupils –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vexed question of raising standards. Chris Marshall then provides a critique of inspection methodology – and an overview of the changes that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e inspection system as a result. He reviews the contributions that inspection has mad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learn, and looks to the future to consider how inspection could be made to contribute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听力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听力检查是发现听力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对408名小学生进行了听力认识问卷调查及耳语测试。结果显示:95.8%的学生从未做过听力检查;16.8%的学生自觉有听力问题;11.0%的学生耳语测查异常;11.6%的学生对听力检查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6.7%的学生不愿意听力检查。警示:家长、学校、社会应关注儿童的听力状况  相似文献   

19.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针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加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力图进一步促进这项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从而为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干部经常性考察机制已逐渐引起高校党委和组织部门的重视。从高校实际出发,为进一步增强经常性考察的实效性,应对高校干部实行科学分类,以增强经常性考察的深度;拓展考察重点领域,以增强经常性考察的广度;完善考察反馈体系,以加大经常性考察结果运用的力度,从而更好地发挥经常性考察机制在加强高校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