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龚勋 《河西学院学报》2007,23(6):110-111
学术期刊编辑审稿的缺失现象在一些期刊中有蔓延趋势,编辑审稿的缺失不仅是态度问题和能力问题,而且也有着内在的深层原因。作为“把关人”角色的编辑群体,如何应对编辑审稿的缺失,既是现实性问题,也是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高校学报审稿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当前高校学报在审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探讨了新形势下编辑对这些问题处理的对策。指出,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是保证审稿质量的关键。编辑要在审稿工作中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寻找审稿人的途径和方法。 同时也指出,编辑勤奋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审稿工作的前提;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和广博的知识是做好审稿工作的条件;不断进取是做好审稿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在刊物出版工作中,审稿和对文稿进行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编辑人员每看过了一篇文稿,就要决定是否采用,掌握着文稿“毙命或还生”的大权。审稿是处理稿件过程中最严肃和最重要的一关。要求编辑人员尽力做到:既不能使那些质量低劣或有严重问题的文稿马马虎虎地放出与读者见面;又不要使那些优质的好稿,由于不识货、看不准或偏见而被忽略丢掉“沉入大海”。同时审稿的态度也体现出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编辑的责任感。因此,审稿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充分注意把好文稿的质量关。刊物天天在宣…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编辑的初审是学报出版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每个责任编辑所担负的一项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审稿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学报的学术质量与品位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论述了作为论文审稿第一关的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分析了编辑初审与专家审稿、主编终审的互动合作对论文进行学术把关;最后阐述了编辑把好论文审稿第一关,做到有艺术地拒稿对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编辑快速处理稿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学报编辑在选择审稿专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编辑素质、编辑初审和查找审稿专家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搜索引擎和中国期刊网查找审稿专家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学报编辑可以很快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从而缩短了审稿时间。  相似文献   

6.
论学术编辑活性思维结构易小明,钟海平所谓学术编辑活性思维结构,即指学术编辑在编审过程中其思维之开放的辩证的激活有序的活性构成,根据编辑进程不同阶段的内在要求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一、审稿前的思维平静期待状态编辑在审稿前其活性思维结构处于一种平静的期待准...  相似文献   

7.
思维惰性对编辑审稿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审稿的准确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思维惰性可使编辑在审稿过程中表现为沿袭固有的惯例和范型、屈从权威、从众取向及集体的无意识,从而造成鉴审失误。编辑思维惰性的形成原因为:顺从与安全的需要,光环效应、首印效应、刻版映象等心理性障碍,习惯生活范型造成的社会认知障碍。认为编辑可通过发扬敬业精神及增强责任感,优化知识结构、扩大信息源,优化思维方式来克服思维惰性,从而提高审稿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编辑的鉴审与取舍刘忠惠在编辑的工艺流程中,鉴审与取舍这一中间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可在诸多编辑学理论著作中,只谈鉴审稿件问题,从不单独阐发取舍的重要性及其方式、方法。我们把取舍与鉴审相提并论,就是因为鉴审不能涵容取舍,而取舍又是文章编辑过程中必经的步...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审稿程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作为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术理论刊物,其内容一般包括多种学科.编辑工作是整个刊物出版工作的中心,审稿则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学报质量的关键.针对高校学报来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报审稿中存在的问题和审稿流程存在的问题,优化设计了责编初审、专家外审、责编复审、主编终审的审稿流程,使得对来稿的处理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社科学报审稿时应把握的五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家教授的审稿工作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流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严肃学报审稿制度是确保高校学报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遏制学术腐败。针对目前学报审稿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作多年审稿、改稿的实践和编辑经验,提出社科学报审稿时应该严格把握的五条原则供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据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过程的特点,分析了在审稿、稿件修改和应用计算机编辑、排版、修改校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选择审稿专家时应首先了解其科研方向和专业知识结构。修改意见要明确和具体,便于实际操作。在时间安排上要有计划性,协调好各个工作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合作关系,工作安排上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劳动和重复劳动,充分发挥编委会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审理与修改文章是编辑的基本工作,也是体现其业务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审稿过程从文章的材料、观点等内容角度,编辑应看选题、见解、材料、论证;从文章处理问题的角度,编辑应看提出了什么问题、分析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从文章创新的角度,编辑可以进行四点审察,即看是否有选题创新、有见解创新、有材料创新、有方法创新.文章的修改主要有:改正错误、增删材料、美化文章等.此外,为保证审稿与改稿质量还应健全编辑制度、加强编辑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3.
学报编辑与学术质量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报编辑过程中,编辑工作者通过自身艰辛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切实做好选题、审稿、加工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保证和提升学术质量的重要前提、关键环节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编辑实践活动的一般性是由实践活动的对象所决定的。编辑实践活动对象的制约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编辑客体的内容制约着编辑能动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编辑客体的文字表达和内在逻辑结构也制约着编辑能动作用的发挥,编辑主体是社会的精神产品的完成者,编辑实践活动的核心是编辑的审稿活动,编辑的审稿本质上是对一个特殊认识对象的再认识和再评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审稿工作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编辑人员在处理稿件时会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也即是审稿偏向。纠正这种偏向,主要措施有三:一是审稿时不亢不卑,不以名人与非名人论优劣;二是学会做作者的知音;三是完善编辑审稿制度。做到这些,便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中出现的审稿偏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类学报的审稿和稿件编辑加工是学报出版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编辑人员的严格初审、专家审稿、主编终审以及规范的编辑加工,是提高社会科学类学报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质量与审稿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三级审稿制,做好科技期刊审稿工作是提高刊物质量的中心环节.从编辑审稿的意义和作用、审稿主要内容以及编辑审稿的必备素质,论述编辑初审是确保期刊质量的基础;从专家审稿的不可替代性、审稿的着重点与刊物学术质量要求的同一性,以及专家审稿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阐明专家复审是提高刊物质量的关键;从对期刊录用稿、退修稿和退稿的处理方法,说明贯彻终审决定的合理操作是提高刊物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过往接受作者投稿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年轻作者咨询杂志社审稿的过程以及审稿的标准?在这里?谈几点自己的编辑经验.以供年轻作者投稿之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编辑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敏感是编辑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应予以充分重视。编辑敏感具体体现在审稿的过程之中,与审稿标准相统一;编辑敏感并非天成,需要不断学习,加强训练,以适应出版业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审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但当前高校学报审稿还存在初审意见千篇一律、审读不认真,过分依赖专家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为编辑应自觉增强传播科学文化成果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提高编辑人员素质和选好审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