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比较不同运动水平大学生之间运动视野和反应时的差异,对253名在校大学生双眼不同方位、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进行研究,同时进行反应时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社体专业学生相比:(1)排球专项学生左眼在0°、右眼在180°方向上红、绿和黄色视野范围均显著性增加;(2)棒球专项学生左、右眼在180°方向上,红、绿和黄色视野范围均显著性增加,且在270°方向上左眼绿色、右眼黄色视野范围呈显著性增加;(3)足球专项学生右眼在180°方向上,白、红、绿和黄色视野范围均显著性增加;(4)网球专项学生右眼在180°方向上,黄色视野范围显著性增加;(5)游泳专项学生的左右眼部分色彩视野范围有较大程度的减小;(6)各专项学生的简单反应时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排球和羽毛球专项学生的选择反应时显著下降。结论:视觉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系统科学地训练得到改善,但并非任何运动项目均可以扩大视野范围,如专项运动训练(如棒球、排球、足球、网球等)可以扩大视野范围,而游泳专项训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视野范围。专项运动训练(如排球、羽毛球等)可以提升视觉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二传手是队伍中的核心,其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全队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本文通过二传手与攻手情绪特征的分析,找出其中对二传手具有显著影响的动作稳定性,简单和复杂反应时,肌肉用力感、情绪控制力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旨在对二传手的心理训练、赛前调整以及选材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研究对象包括: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少体校男、女排,江苏省男、女排 34人,其中男队员 24人,女队员 10人,运动年限 5— 10年不等,文化程度均为高中以上。我们将所有人员分成攻手组和二传手组进行比较分析。测试结果如下:   从实验结果来看,二传…  相似文献   

3.
心理品质水平是二传手成长的重要因素二传手是队的核心和灵魂,担负着组织各种进攻战术的重要职责,二传手的水平往往对全队水平的发挥产生极大影响。如何选拔和培养二传手历来是各国排球教练员们十分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张然同志曾在体育报上呼吁全国排球界加强二传手的选材和训练。我国很多有经验的排球教练员也都认为应对二传手的选材和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解决当前隐伏的“二传危机”。一名优秀运动员,他所进行的运动活动,既是身体的活动(生理活动),也有心理活动,而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统一的。其中心理活动对运动员的运动活动起着调节、控制和主导的作用。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身体形态、身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生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武术套路、散打运动的男运动员的不同角度视野的测试,并将其结果与非运动员(普通男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绿色视野;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散打运动员的视野在各方位上都无显著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普通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武术运动训练对视野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武术教学训练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卡特尔十六种性格因素测试量表对我国成年女排二传手的性格特征进行调查。并以优秀二传手杨锡兰的性格特征作为典型样本,结合排球比赛对于二传手的要求,分析研究了做为二传手所应具备的性格特征及类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将部分二传手场上的二传行为与其性格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并得出某些二传行为与二传手在性格特征中表现出来的恃强性、敢为性及自信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二传是防守和进攻之间的桥梁,二传队员是全队的核心,正是优秀的二传手把全队组织起来,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保证了全队的进攻,所以二传队员往往被称之为“核心”、“灵魂”。作为一支世界优秀球队,一定要有优秀二传手,也一定会有优秀二传手,排坛几十年的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优秀的二传手不仅需要正确的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灵活的头脑、宽广的视野,还需要具有丰富的赛场经验,所以培养一名优秀的二传手远远难于培养  相似文献   

7.
排球运动的二传手是一支排球队的核心和灵魂。中学排球队的二传手更是如此。因为队员年纪小,且思想作风不过硬、技术水平不稳定,这就更需要有一个思想过硬、意志顽强、技术较好、组织能力强的二传手去带领。一、精心选材中学排球二传手的选材,要注意结合中学排球队的特点和排球二传手应该具备的各种条件,一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运用卡特尔十六种性格因素测试量表对我国成年女排二传手的性格特征进行调查。并以优秀二传手杨锡兰的性格特征作为典型样本,结合排球比赛对于二传手的要求,分析讨论了做为一名二传手所应具备的性格特征及类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将部份二传手场上的二传行为与其性格特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并得出某些二传行动与二传手在性格特征中表现出的恃强性、敢为性及自信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排球二传手战术意识形成的因素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岩  田玉昕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56-56,74
二传手是全队的灵魂,是整个攻防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他决定着全队进攻的成功率,甚至决定着比赛的最终胜负:所以二传手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战术意识。本文结合普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物学等知识.对二传手战术意识方面的一些理论性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优秀排球二传手二次进攻的技术特点及落点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新的技、战术不断出现,对二传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变化多端的赛场上,二传手不仅仅是进攻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有效的进攻者。在竞赛中,二传手根据彼我双方具体情况及临场变化,合理运用二次进攻的技术,使二传手更富有突然性,隐蔽性。一名优秀的二传手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何培养与训练优秀的二传手已被世界各国的排球界所重视;在网上争夺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二传手的二次进攻无疑是对整个队攻击实力的有效补充。本文拟探讨二传手的二次进攻方法与落点效果,旨为我国女排二传手二次进攻和防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两种练习方法———听觉信号反馈和听觉加视觉信号反馈在提高体育院校普修课学生长传球准确性的教学效果进行实验对比研究,以找出更好的提高体育院校普修课学生长传球准确性的练习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听觉加视觉信号反馈的练习方法对长传球准确性的教学效果要好于听觉信号反馈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分析篮球比赛失分原因入手,强调必须加强篮球运动员的视野能力训练,提出了四项训练措施:(1)运球认数或认字训练;(2)传球找人训练;(3)移动变颜色传球训练;(4)策应配合训练。文中运用图示,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训练的步骤、方法、目的与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足球比赛中"快传球"技术选择与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寻不同场区、不同防守情况下选择与应用该技术的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快传球技术具有掌控比赛、加快比赛节奏、增加对方防守压力的重要作用;中国队在运用该技术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与世界一流强队存在显著差距。  相似文献   

14.
排球传球技术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掌握学习和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理论指导的目标教学在国内学科教学中广泛开展,但在体育技术教学领域中,目标教学的开展较薄弱.以体育系本科98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排球普修课传球技术动作教学中进行了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所有指标均超过对照组,证明在排球传球动作技术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常规教学.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种练习方法(即视觉信号反馈和听觉信号反馈)进行实验,并且从中找出能够提高体育院校普修课学生长传踢球准确性的相对较好的方法。在实验结果分析中进行差异性t检验,得出P>0 05,即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种练习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视觉信号反馈的练习方法要好于听觉信号反馈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庆功 《体育科学》2006,26(7):79-81
通过实验对5~17岁普通学生及部分足球运动员不同方位、不同颜色的视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视野的发育与人体其他生理指标类同,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女性视野发育较男性早1~2年;不同方位、不同颜色的视野也各不相同;通过专门的训练可以增加视野范围。  相似文献   

17.
冰球比赛中,传、接球技术是进行战术配合、组织进攻和获取射门得分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世界强队传、接球技术运用的特点,采用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07年世界冰联甲级(A)组冰球锦标赛,6支队伍15场比赛中传、接球技术在各个区域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抗性传、接球中,基本运用快速传递,并结合技巧摆脱对方。  相似文献   

18.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法对2007年女足世界杯巴西队前场30m传球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短距离传球较多,中路为主、两边路和中路传球结合较好,在长距离传球、空中球方面还存在不足,以期为我国运动员的传球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试图去解决存在于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如下4个根本性问题:(1)建立“体育哲学”学科的虚幻。哲学的“元性质”表现为它要关注各种学科,而哲学的能力表现为能够在“元性质”的水平上制造和解决问题。(2)虚假的“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福柯的“权力理论”表明,任何时代的社会知识和话语都具有“权力背景”,今天的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所具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表面上看来至少不逊色于先秦时期的那种“百家争鸣”的情境,但却缺少了“百花齐放”的效果。(3)构建“大体育观”的梦幻。一种文化现象只要存在,它就有着摩尔式的“因其本身的缘故而值得存在的”理由。体育由于被赋予了“全能教育”的功能而变成了一种缺少捕捞能力的“大鱼网”。(4)信守“科学主义”的误区。作为一种针对人的身体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的理论体系,体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文性的,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科学只需要日常性思维,人文学才要求创造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在回顾“体教结合”10余年发展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体教结合”。认为:“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也有阶段性的特征;只有加强学校体育,才能保证“体教结合”长远的发展。提出“体教结合”是现阶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树立科学的大教育观、使体育成为教育的内核,校领导要在“体教结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打破行政壁垒、形成行政合力等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