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数字保存系统的基本价值在于提供用户可信任的数字资源存取能力.实现该价值的最有效方法是制定质量保证标准,并按规范程序对其认证.数字资源访问质量标准是整个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标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首先论述了数字资源访问质量标准在整个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创建了数字保存系统中数字资源访问质量标准框架结构体系的两个模块:元数据描述信息质量标准框架和数字访问质量标准框架,并全面阐述了各模块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
数字保存系统的质量保证标准体系包括系统管理质量标准、系统性能质量标准、用户服务质量标准和技术支持质量标准等四个部分,其中管理质量标准是整个系统质量保证标准建立的基础.本文首先界定了系统管理质量在整个数字保存系统中的定位,然后创建了数字保存系统管理质量标准框架,包括管理政策、管理模式和产权许可.  相似文献   

3.
徐瑞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8):69-71,34
认为技术支持质量标准框架是整个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标准框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技术支持和系统安全两个模块。技术支持模块由软硬件支持、系统性能监控、数据备份、数据更新与检测4个部分组成;系统安全模块由日常运行安全、灾难预防与恢复2个部分组成。提出构建技术支持质量标准框架的目的在于为其标准的制定提供结构基础,保证用户对数字保存系统中的数字资源进行长期安全存取。  相似文献   

4.
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体系是共同保证数字资源、数字生产、数字保存系统和用户服务质量的过程与活动,要从数字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和用户质量监督等三个方面进行体系建设。图1。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5.
影响数字保存系统质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数字保存系统相关理论,然后主要从数字保存系统本身、数字资源生产与保存机构、用户以及信息技术支撑等方面来分析影响数字保存系统质量的因素,最后探讨了数字保存系统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字保存的认知差距分析指标包括保存原因、保存重要性、保存威胁、资金保障、保存系统性能、机构库构建。数字保存的实践差距分析指标包括保存策略实施,数字资源收集、处理、存储与访问,数字保存的管理与用户服务。通过整体差距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型图书馆的数字保存总体差距处于中等水平,认知差距较小,实践差距较大。通过条件差距分析发现,保存的数字资源规模越大,差距越小;人力资源配置越合理,差距越小;保存系统的未来扩展性越强,差距也越小。基于差距分析,认为缩小差距的方法包括:制定数字保存的质量保证标准,建立数字保存的经济评价方法,合理配备所需员工的数量和技能,构建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数字保存系统。  相似文献   

7.
数字保存的认知是对数字保存基本问题的看法,对地观测数据保存的认知调查包括保存的重要性、保存原因、保存用途和保存威胁。数字保存的实践是对数字保存领域中相关问题的目前解决方法,对地观测数据的实践调查包括保存数据的内容、采用的元数据标准和保存数据的使用。基于认知调查,提出了加强数字保存经济可持续性研究的思想。基于实践调查,提出了制定数字保存质量保证标准与设计质量认证模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数字保存的差距分析包括认知差距分析和实践差距分析。认知差距分析指标包括保存原因、保存重要性、保存职责、保存费用的承担、保存威胁。实践差距分析指标包括数字资源的获取与出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的用户访问。通过整体差距分析发现,出版商的总体差距处于中等略偏上,认知差距较低,实践差距较高。通过条件差距分析发现,大型出版商的差距值小于小型出版商;要求研究人员提交研究型数据的出版商的差距值小于不要求提交的出版商;拥有数字保存系统的出版商的差距值小于不拥有数字保存系统的出版商。基于差距分析,认为减小差距的方法有制定数字保存的质量保证标准、建立数字保存的经济评价方法、提高研究型数据的保存规模等。  相似文献   

9.
保存项目的成本包括保存成本和访问成本,其中保存成本包括保存项目的运行成本和数字资源的提交成本,访问成本指用户访问的时间成本。数字保存经济价值的体现形式有条件价值、用户收益与净经济价值、效率影响、保存特藏收益,其中保存价值包括支付意愿和接受意愿,用户收益是指用户使用数字保存可以获得的净收益,净经济价值是数字保存的净价值,效率影响是指数字保存对目标用户群体的贡献,保存特藏收益是指用户访问获得的数字资源中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获得的部分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数字保存的经济价值计量是对其进行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文章设计用户(数字资源提交者)的抽样调查结果的加权系数计量模型,给出数字保存项目成本的计算方法,探讨数字保存经济价值的四种表现形式:保存价值、用户收益与净经济价值、效率影响、保存特藏收益,并对每种表现形式结合ESDS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从用户体验视角对影响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构建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模型,基于此提出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优化策略。[方法/过程]采取文献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提取影响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的因素并建立假设模型,使用SPSS软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修正及检验,对修正后的影响因素模型展开分析与阐释。[结果/结论]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包括资源价值与利用保障、服务过程与用户特征、系统功能与服务基础、用户画像与资源开发四个维度。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书馆运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各种载体文献的加工与服务,通过网络和通信技术支持用户访问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是保证数据质量、支持与深化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基础。文章论述数字图书馆中数字文献再处理工具研究的重要性,介绍和阐述已有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结构化的数字文献再处理工具的开发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档案用户满意度视角将数字档案信息服务划分为资源内容、信息服务和系统平台3个维度和15个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维度要素的重要性分配,构建数字档案信息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模糊综合法对选取案例实施评价,提出用户满意度视角的数字档案信息服务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文将现有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分成两类并分别进行简要介绍及评价。一类从图书馆的客观因素出发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另一类从用户和馆员等主观因素出发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与体系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指出我国应建立一套包含基础条件、用户、馆员等主客观因素的全面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数字档案馆较之传统档案馆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识型服务,跨越时空限制满足用户利用档案的信息需求。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文章探究用户体验与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的辩证互动关系,用户体验促进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优化,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感知。通过现状调研,进而深入剖析我国数字档案馆服务理念有待提高、馆藏资源结构单一、交流反馈机制低效、服务平台亟需优化、用户隐私保护待提升的制约因素,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数字档案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唐娜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8):63-70
[目的/意义] 旨在从用户需求出发判断哪些服务功能是影响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哪些是需要改进因素,以便图书馆能够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过程] 运用卡诺模型的基本理论,结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功能分类,通过设计卡诺问卷、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数据和筛选改进因素4个步骤确定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质量关键因素。[结果/结论] 需改进的功能因素有17个,其中系统稳定、用户界面友好、表单咨询、常见问题解答、解答通知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BBS咨询、短信咨询、电话咨询、微博团队咨询和期刊浏览是无关因素,未对服务质量产生任何影响。开发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功能不能一味求全求多,应根据用户需求设计适合用户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