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 ,是将铜片与稀硝酸放在试管中进行反应。此操作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故难以推断有一氧化氮的生成 ;2 .由于试管是敞口的 ,会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上述问题 ,故设计如下装置 (如图所示 ) :1 装置如图a .2 0mm× 2 0 0mm大试管b .带孔塑料片c .1.5cm× 8.0cm铜片d .稀硝酸   2 实验步骤( 1)将铜片 (剪成梳子状 )放入大试管中的带孔塑料片上 ,加入稀硝酸至试管口 2cm处 ,再加水至试管口 1cm处 ,塞上单孔塞 (此时…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中铜与硝酸反应演示实验 ,是直接将铜片浸入硝酸中 ,这样的操作污染环境 ,教室内飘散着刺激性NO2气体 ,实在无法时 ,教师只得将试管拿到教室外。为克服弊端 ,我以此实验操作做了改进。取一支干燥管 (指定粗端为进口管 ,小端为出口管 ) ,从容器底到出口管量取 1cm长 ,用小砂轮在 1cm处沿管旋转二周 ,手戴布手套 ,双手握痕迹两边轻折 ,将折断后干燥管横截面放在酒精灯焰上灼烧至红热 ,然后冷却。 (见图 1)图 1  往改造后的干燥管内加入一块铜片 ,在进口管塞上带有 3cm长玻璃导管的皮塞 ,另取 3个 10 0ml的小烧…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后 ,做了一些制备三氧化硫的演示实验 ,通过比较 ,下面的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好、演示时间短等优点 ,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现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 :1 实验原理SO2 +NO2 SO3 +NO2 药品、仪器98%硫酸、亚硫酸钠、铜片、浓硝酸、浓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仪器装置见下图。3 实验步骤( 1 ) 1 2 5mL烧瓶 (反应器)装入 2 0克无水亚硫酸钠 ,注射器 2中装入 98%H2 SO4 1 0mL;具支试管中装入 1克铜片 ,注射器 1中装入浓硝酸 5mL;广口瓶中装入浓氢氧化钠溶液 ;( 2 )按装置图连接好仪器 ;   ( 3)从注射器 1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比为21%,如果将初中教材中“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改为“一氧化氮与氧气在水中反应”的方法,既达到了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目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反应原理3Cu 8HNO3(稀)=3Cu(NO3)2 4H2O 2NO↑4NO 3O2 2H2O=4HNO3图1 反应装置2 实验步骤21 加工带90°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选择橡皮塞大头直径正好与注射器直径一致的两个橡皮塞,并用钻孔器钻孔。截取两根口径为05cm,长为8cm的玻璃管,并加工成90°弯管。22 按照反应装置图连结好…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教材中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 ,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反应在试管中进行 ,因试管内含有少量的氧气 ,实验时总有少量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生成 ,影响对一氧化氮颜色的观察 ;实验过程中有大量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 ,并溢到空中 ,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 ;实验的可见度小 ,操作不方便。我们采取如下的改进方法 ,克服了以上不足 ,实验效果较好。1 实验原理3Cu 8HNO3(稀 )=3Cu(NO3) 2 2NO↑ 4H2 O2NO O2 =2NO23NO2 H2 O =2HNO3 NO图 1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1.铜片  2 .带小孔塑料垫片3 .稀硝酸  4 .试管A…  相似文献   

6.
人教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50面[实验65],是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一氧化氮气体。这个实验有如下缺点:由于是用试管做此实验,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会立即与试管内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而得不到纯净的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却会看到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同时,氮的氧化物的逸出也会污染空气。所以,有必要对此实验加以改进。如设计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从根本上克服这一缺点。一、实验步骤和现象(1)取一直径约15cm~2cm、长约15cm的粗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在其两端配上插有细玻璃管的单孔胶塞。一端细玻…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 (必修 )P188,对于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的演示实验 ,因产生大量的白烟散发到空气中 ,造成环境污染 ,有损师生健康 ,为此 ,笔者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1 实验用品  集气瓶 ( 2 5 0ml)两个、漏斗一个、三通管一个、橡皮管、自制玻璃燃烧匙两个、热水。2 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所示。3 实验步骤3 1 取两根长约 2 0cm、6cm的细玻璃管 ,在酒精喷灯上加工成如装置图所示的玻璃燃烧匙 ,要求匙端只留一小孔 ;3 2 如图所示 ,将装置连接好 ;3 3 取约绿豆大小的红磷置于左边的燃烧匙上 ,另取约绿豆大小的…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1 如图 1,C是⊙O上一点 ,AB为 10 0° ,则∠AOB =度 ,∠ACB =度 .(2 0 0 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题 )2 已知△ABC内接于⊙O ,∠AOB =13 0° ,则∠C的度数为 . (2 0 0 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3 如图 2 ,在半径为 1cm的圆中 ,弦MN垂直平分弦AB ,则MN =cm . (2 0 0 1年江西省中考题 )4 D是半径为 5cm的⊙O内的一点 ,且OD =3cm ,则在过点D的所有弦中 ,最小的弦AB =cm .(2 0 0 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题 )图 1图 2图 3图 4   5 如图 3 ,A、B、C是⊙O上的点 ,OA∥BC ,如果∠B =2 0°…  相似文献   

9.
1 装置和药品2 原理和反应式2 1 铜与浓硝酸产生二氧化氮、气体被碱液吸收Cu + 4HNO3 (浓 ) =Cu (NO3 ) 2 + 2NO2 ↑+ 2H2 O2NO2 + 2NaOH =NaNO3 +NaNO2 +H2 O2 2 铜与稀HNO3 反应 ,产生一氧化氮3Cu + 8HNO3 (稀 ) △ 3Cu (NO3 ) 2 + 2NO↑ + 4H2 O2 3 无色气体变红棕色及尾气吸收2NO +O2 =2NO2NO +NO2 + 2NaOH =2NaNO2 +H2 O3 操作  向左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一块铜片 ,滴2ml浓硝酸 ,迅速接通气体吸收装置。向右装置的具支试管里放几块小铜片 ,收满二氧化碳气…  相似文献   

10.
一、铜与硝酸反应1 .铜与浓硝酸反应人教版高中 (必修 )课文中介绍 ,用无色透明塑料袋收集二氧化氮。因铜与浓硝酸反应剧烈 ,产生二氧化氮较多 ,塑料袋满后无法控制反应 ,外逸污染环境 ,且尾气不易处理。实验改进 :仪器、装置 :无色透明聚酯饮料瓶 ,带导管的胶塞。图 1 实验装置图操作方法 :向塑料瓶中注入 5mL~ 1 0mL浓硝酸 (能浸没铜片为宜 )。用小刀在胶塞上切割一条缝 ,将铜片插在胶塞上 ,导管用止气夹夹住。将瓶挤瘪后用胶塞塞住 ,倒立 (如图 1 ) ,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二氧化氮 ,使瓶身鼓起复原。正立 ,硝酸与铜片即分离 ,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一、实验装置的制作取宽60cm、长分别为120cm和80cm的光滑木板两块,各自将其中一端如图1所示刨出一个45°角的斜面,如装置图1那样取一块高度适中的方木块将长为80cm的木板垫成一个斜面,与长为120cm的木板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取四根直径为6mm的表面光滑且形状规则的铁丝如装置图1那样按一定的曲度固定在木板上(要求:铁丝必须与木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做成如A、B所示的两条导轨(滑轨A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6mm,滑轨B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12mm),实验装置即做成了。实验装置图1二、实验器材如图2(A)(B)所示,直径分别为15mm和30mm的钢球(…  相似文献   

12.
1 实验目的  探索快速、安全、简便制取NO的方法 ,揭示NO、NO2 、HNO3相互转化的规律 ,减少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2 实验用品   6mol/L硝酸 1瓶 ,细铜丝一束 ,长度约 3cm ,10ml注射器 1支 (带 8号针头 )小橡皮塞一个 ,蒸馏水 1瓶。3 实验步骤  将铜丝束扭在一起 ,弯成圆弧状 ,放入注射器内 ;用活塞将铜丝推至注射器顶端 ,紧贴注射器内壁 ;吸入少量蒸馏水 ,排出空气 (防止O2 与生成NO反应 ) ;再吸入 1ml6mol/L的硝酸 ,用小橡皮塞封住针头 ;手握注射器 ,针头向下 ,反应产生的无色NO将活塞向上缓缓推…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实验室中做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这两个实验时,分别把浓、稀硝酸倒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铜片来观察现象。这样操作,不仅实验现象不明显,而且反应生成的NO2和NO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和不污染空气,可以把课本中实验改进如下。一、所用仪器、试剂及实验装置仪器:试管,集气瓶,烧杯,玻璃弯管,打气球,硬质玻璃管。试剂:铜片,浓硝酸,稀硝酸,水,NaOH溶液。装置:二、实验步骤和现象1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2向大试管中加入浓硝酸,再加入铜片,迅速塞上塞子。此时试管内产生…  相似文献   

14.
离子本来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但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却可以观察到离子的运动情况。1 仪器、药品培养皿 (直径 11.4cm ,高 2cm ) ;烧杯( 10 0mL) ;硫酸钠 2 0g ;水 80mL ;铜片 ( 3 6cm×2cm) ;1号电池内的碳棒 1根 ;马蹄形磁铁两个 ;学生电源 (或干电池 4节 ) ;电键 1个 ;导线 3根 ;电烙铁、钢锯等。2 实验步骤( 1)将 2 0g硫酸钠加入 80mL水中 ,配制成溶液 ,再滴入几滴红墨水 ,使溶液呈红色。( 2 )将铜片弯成一个直径为 11cm、高为 2cm的金属圆环 ,焊上一根软导线 ,并将其置于培养皿中。( 3 )用钢锯截取 2cm碳棒 (…  相似文献   

15.
谈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新教材第二册第15页[实验1-7]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是体现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一个重要实验,教材采取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我认为有几个地方欠妥。①由于Cu与浓硝酸迅速反应放出NO2气体,因而在系塑料袋的时候和拆洗的过程中都会有NO2气体逸出,从而污染环境,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②在该实验操作中,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③在Cu与稀硝酸的反应中,由于试管内有空气存在,生成的NO气体很快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不易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1实验改进a.Cu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橡皮塞上插入一根可以上下抽动的…  相似文献   

16.
1 实验装置 2 操作方法与讨论( 1)取一支与大试管等长的无底小试管套入大试管 ,并将其插入广口瓶中。再向小试管中注入6mol/L硝酸 ,使酸液面低于管口约 0 .5cm处保持稳定为止。最后 ,一只手提起一根捆有铜丝的头发丝 ,将铜屑放入小试管一定深度 ,另一只手立即塞上橡皮塞 ,如图中①所示。( 2 )迅速提起小试管 ,使其下端略低于大试管酸液面 ,并用试管夹将其夹住搁在大试管口上。( 3)当反应进行到小试管内酸液面脱离铜屑时(如图中② ) ,仔细观察气体的颜色为无色 ,说明产生的气体确实是一氧化氮 ,而不是二氧化氮 ,据此可制取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17.
题目 :如图 1所示 ,底面积为 4 0 0cm2 的圆柱形水槽内盛有适量的水 ,把质量为 1kg,高为 1 2cm ,横截面积为 1 0 0cm2 的柱形物块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后让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2cm ,弹簧测力计称量范围为 0至 1 0N ,在刻度盘上从 0至 1 0N之间的长度为 1 0cm(取g=1 0N/kg)图 1求 :①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向水槽内至少注入多少kg水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 (柱形水槽容积足够大 ,以确保水不溢出 ) .这是 2 0 0 0年北京市海淀区的一道中考压轴题 .我校把它作为初三毕业班阶段性复习测验试题 ,结果发现许多学生解答此…  相似文献   

18.
在教人教版五年级《热传导》一课时 ,按照书中的实验装置操作 ,实验花费的时间过长 ,火柴棍不易掉下 ,效果不够理想 ,现将自己重新设计的实验装置简介如下 :1 制作材料   18 7cm× 44 9cm木板 1块44 9cm× 3cm长木条 2根16cm× 3cm短木条 3根18 7cm× 44 9cm玻璃 1块红色液体温度计 3根口服液空瓶 3个橡皮塞 3个16 5cm铁丝 2根 ,17cm铁丝 1根粘得牢胶水 1小瓶泡沫一块 ,铁钉若干2 制作方法2 1 将木板木条用铁钉装钉好 ,制成槽状 ,在木槽一端EFG处钻孔 ,将焊接好的铁丝穿入 (见图 1)。图 12 2 将口服液空瓶…  相似文献   

19.
龚涛 《化学教学》2003,(5):7-7,3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小气球、橡胶管、夹子、细绳、医用注射器 稀硝酸、铜片、碳酸钠固体 3实验操作及现象 (1)向具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将铜片和少量碳酸钠固体放入小气球中,排出气球中的空气并用细绳系好后套在试管上(如图1).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时 ,通常运用电流计。经研究用小灯泡显示原电池原理的实验 ,小灯泡能够较长时间发光 ,现象明显 ,更有说服力。一、用小灯泡显示原电池实验1 Cu—Zn原电池( 1 )在酸性介质中用锌片 (长 1 0cm ,宽 3cm)、铜片 (长 1 0cm ,宽 3cm)、泡沫海绵、小灯泡 (普通手电筒用的 1 5V)、电线组成的原电池材料。在 1 0 0mL小烧杯里加入 40mL~ 50mL水 ,插入原电池材料 ,后加入 1 0mL浓硫酸 ,搅拌溶液 ,小灯泡徐徐发光 5s~ 1 0s,如附图所示。附图 Cu—Zn原电池照明灯示意待灯光熄灭后 ,如果 :①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