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报纸在扩版,不少报纸在酝酿扩版。有的由4版扩为8版,有的由8版扩为16版。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地方报纸工作的新闻工作者,我感到由衷的喜悦。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想和看法。(一)当“特区”来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纸,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争办“周末版”或“星期刊”。不少报纸在扩版,或酝酿扩版,这是“周末版”、“星期刊”发展的继续。为什么呢?因为所谓扩版,据我的认识,就是搞报纸的“大特区”。如果扩版只是原来报纸版面的量的扩大,那恐怕是不行的;而应该是,也只能是报纸的质的升华,而扩版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从总体上说,其基本方向都是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这也就是报纸本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新闻专题性策划中的“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敖先生讲:报纸不增张(扩版),好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报纸增张,好像泡过水的面包。在时空跨越新千年之际,“千禧”风在掠过中国时不大不小地撞了一下中国报纸的腰。 新年伊始,人人回家。经济日报等大报老老实实出一张“节日版”,平时16版,元旦8版,千禧于前而岿然不动;羊城晚报等大众化报纸及个别日报则闻风策划,空前“增张”,乘“千禧”之风震撼报纸市场。大规模扩版的报纸粗粗估算,有羊城晚报1月 1日的“跨世纪金版”共40版(且从1999年12月27日起即开始为“跨越千年环球采访特别报道”扩版);广州日报共20…  相似文献   

3.
扩版之后应“可读”孙根荣我读新民晚报已有多年了。这家报纸原先仅为四开6版,现为四开16版。扩版之后的新民晚报,非但不降质量,反而大大地增强了可读性,而且它的可读性始终别具一格──短、精、多。新民晚报的扩版成功经验颇值得其它报纸借鉴。由此想到,时下有的...  相似文献   

4.
地市报应对“厚报”冲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国内不少报纸在变厚。经过近年来的几次扩版潮之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一般都有几十版,甚至上百个版,读者拿在手里的是厚厚的一叠。有专家认为,我国报业已步入了“厚报时代”。与这些动辄几十个版、上百个版的“厚报”相比,我国绝大多数地市报在新闻的信息量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目前,大部分地市报纸的版面只有对开四版或八版,有少部分甚至还是四开四版。而由于财力的限制以及缺乏扩版所需要的广告源的支撑,对大多数地市报而言,要在短期内大规模扩版是不可能的。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高速公路网络迅猛发展,从省城等大城市通往各…  相似文献   

5.
董毅 《新闻前哨》2007,(11):43-44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传媒界逐渐形成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分天下的局面。媒介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报纸应对挑战的策略之一,便是扩版。近年来,各家报纸纷纷扩版,从中央到地方,报纸由8版扩至16版、32版乃至更多,一份报纸就像一本厚厚的"杂志","厚报时代"来临了。"厚报"的出现,既是媒介市场竞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网络、杂志等的挤压下,报纸不得不进入“厚报时代”。时下,各家报纸都在展开2001年即新世纪头一年的改版、扩版,除保证要闻版、综合新闻版的突出位置外,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各种专版,一再成为改版、扩版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李铁 《新闻窗》2006,(3):38-40
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几次报纸扩版浪潮,“厚报”已成为一些报纸经营策略的首选。目前,全国不少综合性报纸都是厚报,几十个版已成为当前报纸的常态,超过100版的报纸也开始出现,报业步入了“厚报时代”。  相似文献   

8.
(一)世纪之交,报纸市场竞争越来越明显地回归本原:新闻竞争。新闻竞争的原动力推动着报纸新闻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机关报纷纷亮出旗帜:增强新闻性,强化“新闻纸”的传播功能。新闻竞争正从“软新闻”向“硬新闻”挺进。标志之———扩充新闻版几乎所有的报纸在扩版问题上更趋理性,着眼于满足读者需求和培育广告市场,对新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一是容量增大,新闻版一般达到了8-12个版,占报纸版面(12-16个版)的2/3。广州日报新闻版扩充数量更大,每天有5个要闻版、3个国际新闻版、3个珠江三角洲和广东新闻版、两个港澳台新闻版和…  相似文献   

9.
在我看来,受报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所逼,报纸不断进行版面“扩容”(扩版)是一种大趋势。一般认为,报纸的新闻表达形式、新闻价值取向和报纸的体制改革属于报纸的“内部革命”,而报纸的版面“扩容”属于报纸的“外向性”竞争。版面“扩容”即通俗所言之“扩版”有三种形式:一是增加报纸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综合到专业,各级各类报纸不断扩版,“扩版热”一热再热,报纸版面逐渐增厚,中国报业进入“厚报时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新闻事业发展很快,各报竞相扩版增刊:小报扩大报,4开扩对开,4版扩8版,8版扩16版,你增加《经济周刊》,我来个《生活周刊》,你办报中报,我办系列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但办任何事都要讲个“度”。读者对日盛一日的扩版增刊风,并非一律拍手欢迎,还发出了“上面扩版,下面磕头”的微词。 报纸扩版增刊后,如若都由读者自己选订也好。但现在不少地方报和行业报,不是由读者选订,而是派订,层层下压订阅指标。每到岁末,发行大战便硝烟弥漫,怎不令读者“磕头”免战? 有的扩版增刊后,信…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如何办好报纸,如何办好副刊,这已是摆在我们新闻报业人员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中国报纸从前年开始,兴起了一股扩版潮,全国有许多家报纸纷纷为扩版。广州日报扩版最多,平时16版,有时20版,甚至36版。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严肃报纸也有40多版,所以今后报纸多版化是个趋势。但报纸仅是靠多版发行,并不见得报纸的新闻容量大了,报纸就算办好了。多版,仅仅是办好报纸、办好副刊的一个小小的前提。比如、为了争夺读者市场,有的报纸办成了杂志,个别报纸副刊甚至还打“擦边球”搞格调低下的一套。  相似文献   

13.
潘凯雄 《传媒》2001,(3):17
本人在“说传媒之二” 中曾说到现在报纸的扩版已是一种时尚、一种趋势,动辄几十版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据笔者所知,现在一些报纸的扩版,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广告多,又不愿意广告所占的版面比文字还多,只好扩版;一是盲目攀比,别人都十几、几十版  相似文献   

14.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评论、广告合称为报纸的“四大件”。作为报纸的一个特色,副刊的历史已逾百年。翻阅报纸,从新闻版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从副刊则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副线”。然而,受上世纪九十年代报刊结构调整以及近年来网络、出版物的繁荣,不少报纸在纷纷扩版的同时,却对原有的纯文学副刊进行了“瘦身”。一时间,副刊成了报纸可有可无的“附属”或是给报纸带来负担的“负刊”。  相似文献   

15.
马赛  王虹颖 《新闻传播》2005,(11):62-62
随着报纸不断增张扩版,设在一版的导读应运而生并日显作用。导读作为“厚报”本身的广告和展示内页精华的橱窗,其功能应不断强化。为了争夺读者视线,各类报纸的导读在形式上也千方百计精心“打扮”,有的“浓眉大眼”,有的图文并茂,有的五颜六色。有些报纸对导读功能的强调,甚至胜于对版面美的强调。  相似文献   

16.
评头品足     
“扩版”的忧虑●顾冰清现在的报纸,几乎各家都实现了扩版,从对开4版扩至对开8版,甚至是12版、16版。有的即便没有扩版,但也增出了诸如周末版、星期刊等等。从人们需要丰富多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和报家的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来看,报纸的扩版,对广大读者和报纸业的繁荣生存,是一件有着双重效益的事情。因此,报纸扩版本是件喜事。但由于有的报家在对待这双重效益的时候,往往考虑到自身的效益多些,而  相似文献   

17.
“小汽车报”前的感喟朽木随着报纸的扩版增页,这几年,专版日益走红起来,越办越多,越办越大,越办越具体。比如从去年起,有些报纸竞用4个版的篇幅去办专版──当然不是去办理论版等传统版面,而是去瞄准新东西、新玩意,能吸21住人的“新事物”。翻开现在的8版日...  相似文献   

18.
扩版潮不期而至的扩版潮,冲击着1992年的中国报业。新年的钟声响过,文汇报的读者捧读到了8个版的报纸,该报去年9月即发布预告,其后又4次试刊,多方征询意见,终于如期隆重推出两大张8个版的报纸。福建日报、黑龙江日报也于同一时刻完成了同样大幅度的扩版动作,这一东一南一北3家报纸,继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天津日报之后,跻身于省级以上综合性日报少数8版报纸的行列中,而解放日报在日出8版之外,今年于每周六又增出一张4开8版彩色报纸。今年下半年,北京日报也将“加盟”这一队列。广州日报于1990年即出对开8版,新年伊始,又  相似文献   

19.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成了时下一大热门话题,不少有识之士呼吁:为节约计,为环保计,过度包装应当“瘦身”、“缩水”。由商品的过度包装,想到了报刊的“豪华”包装。近年来,我国仿佛进入了“厚”报刊时代,报刊纷纷扩版,越办越厚。报纸动辄几十版,甚至上百版;杂志则早已由传统的48个页码“升级”为56个页码、96个页码甚至更多。不仅如此,报刊用纸也越来越考究。报纸纷纷出彩报,杂志则用铜版纸进行“豪华”包装,彩页、插图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如果“加厚”的报刊版版有好稿、页页都精彩,倒也是读者之福,可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加厚”的报刊并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20.
“大特写”是特写吗?王湛国1993年是我国报纸的鼎新之年,各地报刊纷纷扩版增页,开设“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等。在这股强劲的革新潮流中,一种新颖的报道形式──“大特写”,颇引人注目。类似的还有诸如“大视角”、“大写意”、“大写真”、“大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