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与艺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运用,努力做到情理贯通以情达理、道理灌输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褒“贬”适度实事求是,真正使大学生奋发进取、积极向上、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人本”与“经本”博弈——素质教育何以步履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登华 《教育导刊》2007,(12):12-14
素质教育彰显“人本位”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对人的人文关怀;应试教育则反映中国现时“经济本位”的实际需要.适应了现代化先行国家自19世纪初以来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理想追求与应试教育的现实适应性二者之间,存在跨越世纪的发展鸿沟。这种鸿沟,导致在“人本”与“经本”的博弈中,应试教育占有明显的阶段性优势,加之素质教育自身存在着先天和后的缺陷,从而使素质教育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原则区别第一,性质与功能的区别。“应试教育”是选拔教育,强调选择功能,注重挑选人,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强调发展功能,注重全面发展人,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第二,思想与观念的区别。“应试教育”无视人的身心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轰轰烈烈的“北约“华约”和“卓越”联考已落下帷幕。联考是‘高手”的游戏,那些参加了这些“小高考”的“高手”们,等待他们的或许是希望和梦想。对于联考试题,网上已有很多评论,褒贬不一,但贬大大超越了褒。道理很简单,全是“高手”,  相似文献   

5.
去年,美国曾播放了一部《红色角落》的影片,讲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之行过程中,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无非是反映中国人的野蛮,不讲法律,丑化中国人的形象,不能不说这是美国人对中国的歪曲,误导美国观众。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自身有着很多优势。我国的媒体对美国的报道,历来是客观的,该褒则褒,该贬则贬,我们中国人对美国有着正确的认识。反过来,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据报道,不少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知之甚少,甚至还有一些人以为中国人都是清朝梳着大辫子的人。这固然和一些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宣传有关,西方媒体自诩“新…  相似文献   

6.
杜威与皮亚杰是教育史上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杜威从教育学的角度划分儿童的教育发展过程,皮亚杰从心理学的角度划分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前看重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后看重儿童的认知与机能;在教学方法上,杜威强调“问题法”,皮亚杰重视“活动法”。他们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人们对之时褒时贬,但他们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则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教育变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对于教育,人们确实有太多的话要说。对传统教育的普遍不满,引发了关于素质教育的大讨论。从横的方面看,讨论不仅涉及学校教育层面,也涉及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从纵的方面看,讨论从对“应试教育”的历史反思和现实批判,到探讨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再到深层次的素质教育之人文、哲学蕴含,以及素质教育之现代建构。在此,笔者试从哲学视角对教育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作一反思。  一、我们的教育缺乏些什么  这里套用了周国平先生199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话题“中国人缺少什么?”①…  相似文献   

8.
对“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吴昌顺在谈及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说明的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提法,强调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以“应试教育”来笼而统之地否定过去的教育,而...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有这样的推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招生名额太少……于是乎,出路在扩大招生——以为扩大招生可以缓解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过渡。他们的结论是从美国“高考”的现状反推出来的:美国高校的招生量非常大,美国学生不需要通过激烈而残酷的“高考”来竞争上大学,所以美国可以从容地搞素质教育。这个推论非常糟糕。美国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在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少数尖子生的升学教育;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发展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全体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代化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十几年了,向应试教育宣战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然而,中国教育的实际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有人戏称为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按照一般的理解,素质教育有着诸多的好处,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真正为学生的未来考虑的;而应试教育却是只图考上大学,会贻误学生终生的。可是,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选择与实践上为什么还会表现出巨大的反差呢 ?  显然,我们不能认为赞同应试教育者都是冥顽不化的榆木疙瘩,同时也不能认为反对素质教育者都是思想落后的反动分子。另外,我们也不能认为赞同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2.
姚淑云 《教育探索》2001,23(2):10-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校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点。”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带有纠偏的性质。应试教育偏在何处,如何纠偏,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教育以本来面目,是每个有志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同志应当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1.素质教育   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一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劳动…  相似文献   

13.
在素质教育研究中,人们对由“应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存在诸多疑虑,本对这些疑虑作了必要分析,认为不能因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存在联系就否定“转轨”;也不能以素质教育推进缓慢为由来否定“转轨”,“转轨”不仅是必要的、紧迫的,而且其提法也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教育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正进行着激烈较量。一方面,素质教育在理念上得到广泛的肯定、支持和拥护,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又在实践中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在理念上的胜利与它在实践中的软弱所形成的这种强烈反差,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操作性问题,毕竟,应试教育已在几千年的摸爬滚打中由熟而巧,而素质教育才刚刚起步。那么,如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呢?《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这本由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推出的好书,其作者黄全愈先生是一位留美教育博士。他生于柳州,在中国完成…  相似文献   

15.
夜读张雪门先生1934年11月所著《幼稚园教材研究》(中华书局),脑子里随即想到现今在江苏地区学前教育界热推的“课程游戏化”,褒与贬交锋,欣赏与质疑共存,于是随手写下只言片语,算是记录,更是问道。  相似文献   

16.
近来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惹出不少争论。原因在于其中第四十一回:“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被选人了高二语文读本,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褒贬不一。褒者认为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次重大突破;贬者则认为作为武侠小说的《天龙八部》,实难登大雅之堂。笔者却认为,《天龙八部》入选高二语文读本,既是语文改革的历史性突破,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对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笔者认为首先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在理论上提高认识,树立新的整体素质观;在实践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并非水火不容。“应试教育”也并没有排除思想政治品德的提高和体能心理素质的发展,至于智能素质中的文化知识正是它所刻意强化的,也是它至今仍然能够模糊人们的一个方面。那么应试教育的误区在哪里?l、教育领导误导。把学校升学率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这就…  相似文献   

18.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然而,我们看了张正江先生撰写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教育发展三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后.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学界的“胡鲁之争”在各种媒介上颇为热闹。鲁迅、胡适都曾经在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舞台上占据中心地位。早在生前,鲁迅就被或褒或贬地称为知识界之“权威”。先生逝后,躯体上那面“民族魂”的旗帜更说明他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