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后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 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 等称号。1999年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以及江苏省教育委员会 先后作出学习洋思中学的决定。2002年洋思中学被评审为中国名校。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2006,(4):F0002-F0002
泰兴市洋思中学现有教学班64个,教职工400多名,学生3000多名,学校占地320亩,建筑面积12万平米,有一流的教学、生活、实验设施。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等称号。2002年,洋思中学被评为中国名校,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明单位标兵”。  相似文献   

3.
洋思之路     
背景提示 泰兴市洋思中学是一所乡办初级中学。1980年创办时,只有施教区6个村,2排平房,5个教学班,15名教师中代课教师竟占了40%。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流的教育业绩;连续多年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为100%,优秀率高居全市之首,学校一跃而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在多年的办学中实践,洋思中学从不挑剔、不选择学生,而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个学生都能做好”。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1994年10月12日《江苏教育报》率先刊登了总结洋思经验的长篇通讯《洋思之路——泰兴市洋思初中提高教育质量纪实》。自此至今,在江苏乃至全国教育界,“洋思”已经成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稳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代名词,“洋思经验”在省内外各地中小学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创办于1980年,曾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等称号。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教委先后作出学习洋思初中的决定。学习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课时间仅仅几分钟,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减轻了过重的负担。《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刊物都对此作过长篇报道。省内外近二十万名教育工作者前来考察,学校老师赴省内…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泰兴市的洋思中学,20年前是一所被称为“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初级中学。现在,它已经成了“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的典型范例之一,成了中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有人说:“中国的学校不要说都办成这样,要有一半这样,哪怕是十分之一,中国也就成为教育强国了。”洋思中学是个奇迹,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奇迹呢?细看洋思中学走过的历程,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五点启示:一、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健全发展在洋思中学,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所农村中学已经连续十年保持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同…  相似文献   

6.
我们洋思中学地处偏僻的泰兴市农村,在普通人的眼里,它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然而正是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明单位”称号,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德育先进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教育厅还于1999年12月下发件,号召全省  相似文献   

7.
“洋思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是百闻不如一见。3月21日,我有幸去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村洋思中学参观听课,因早就听说,这所学校是曾被称作“三流硬件”、“三流师资”、“三流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如今已是全国初中的一面旗帜(“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现在有2500名在校学生,有2100多名是交费的外地学生,并且据说,来者多半都是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居然通过在洋思中学的学习,不但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而且有80%以上的学生,还顺利考上省重点高中,升学率、巩固率100%。因此,形成了汹涌而来的洋思求学热潮。2001年秋,尽管洋思一再扩班,但…  相似文献   

8.
洋思中学地处偏僻的泰兴市农村,在一般人眼里,它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但是,正是这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明单位”称号,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德育先进校”、“江苏省模范学校”,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洋思中学是一所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偏僻农村中学,经过20多年的努力之后,成为了如今的“中国名校”。最近,由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李如齐教授主编的《洋思教学模式——洋思初中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对洋思初中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系统解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10.
被江苏省政府、省教委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的农村学校——洋思中学,自1983年开始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1990年以来,学校连续10年的学生毕业率、合格率均为100%,居全市之首,全校学生的每门功课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他们的做法是——每堂课教师只讲4分钟。  相似文献   

11.
天星,长江下游江苏泰兴的一个小镇。如今教育圣地般遐迩闻名的洋思中学,就诞生在这个曾经是“江潮涌满”的江北小镇上。从1980年创办、1981年开始正式招生,到今天成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先进集体、文明单位乃至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洋恩人只走过了短短20多年的办学历程。洋思人将他们20多年的校史分成“前10年”、“后10年”和“新10年”:  相似文献   

12.
洋思中学是我市普教系统的一面旗帜,从1981年正式招生,发展到今天3500人的规模,从一所名不经传的偏僻农村初中,成长为今天的江苏省规模学校,洋思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她强烈地吸引人们去解读洋思现象,去探寻洋思成功的奥秘。洋思归来,我常常想到冰心《繁星》中的几句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其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有人曾形容洋思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但强烈地震憾我心灵的还是蔡林森校长为代表的洋思中学优秀教师群体几十年一以贯之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锐意改革的精神。我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13.
毕婷 《教育》2009,(10):43-43
作为江苏省泰州市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不到30年的办学历史,洋思中学完成了由三流学校到一流学校的华丽转身,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更是让众多中小学趋之若鹜、竞相学习。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外地同行来洋思取经,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教育局组织部分教师来这里参观考察一番返回后,全县中小学就掀起了一股学洋思的热潮。与这种热潮不太协调的是,当地教师似乎有些不适应。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0月14日,我校教研组长等一行9人在校长的带领下,远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对其学校的管理、课堂教学等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所到之处,我们被洋思中学的管理,尤其是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所感叹,更为洋思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1981年建校,20间简易平房,数万元固定资产;清一色的代课教师(蔡林森校长也是民办,他1987年转正);四个自然村(包括洋思村)的农家子弟,稍好一点的早都去了乡中心中学。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通过自1991年到2001年的十年奋斗,创造出了一流的成绩,成了全国初中教学的一面旗帜。洋思10年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优秀率(每生每科均90分以上),升学率为全市之首。一个乡村中学具有了目前47个教学班、2500多名学生的规模,校园宏大,大楼林立,设备现代,教育、教学、教研思想先进,可以堪称全国基础教育的一流…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24日至11月5日,牡丹江市教育局和牡丹江教研院组织部分初中校长一行9人,赴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潍坊市第五中学及江苏省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后六中学等学校进行了为期10余天的学习与考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乱了,学生反了,老师不讲了,到处都是黑板了”的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课改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丁其发 《文教资料》2005,(19):88-89
乡村教育家蔡林森二十年苦心经营,将洋思这所农村薄弱初中,创办成为今天的江苏省模范学校、先进集体、文明单位,乃至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真可谓神话,从洋思中学的崛起这份磨血的事业中,我感悟到的是:校长强则学校兴。蔡林森校长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注重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塑造洋思。一、以事业立身,树立自身良好的师者之师的形象。蔡林森的人生哲学“吃苦就是福”。他的工作座右铭:“要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教师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就是他作为一校之长首先树立的“师者之师”的形象。在工作过程中,他以强…  相似文献   

18.
杜奇 《陕西教育》2008,(12):77-77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江苏省泰州市洋思中学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教学方法,被专家称为“洋思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五项规定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本省的办学行为,大大缩短了学生在校时间,轻负高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成为各个学校一致追求的教学途径。2009年11月19日——22日扬州教院附中举行了“全国著名初中校语文课改思想研究暨课堂展示与交流活动”研讨会,会上洋思中学“先学后教、超前断后”模式、东庐中学“讲学稿”、后六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是百闻不如一见.3月21日,我有幸去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村洋思中学参观听课,因早就听说,这所学校是曾被称作"三流硬件"、"三流师资"、"三流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如今已是全国初中的一面旗帜("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