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俗话说:吃菜吃心,听话听音。理解,如果只弄懂字面意义肯定是不行的。我们都知道“古人请客”的笑话: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了?”于是悄悄离开了。主人一看,就剩下两位客人了,越发着急了,便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其中一位客人一听:“不该走的走了,那我是该走的了!”于是起身走了。主人看看最后剩下的这位,说:“我说的又不是他。”这位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说的不是他,那说的就是我了。”说完.一拂袖也走了。  相似文献   

2.
画猫与画牛     
先来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梦溪笔谈》里讲的。有人得到了一幅古画,画上面是一丛牡丹,花下面还有一只猫。一天,这个人家里来了客人,他就把这幅画拿给客人看:“我不知道这幅画画得怎样,请您看看。”客人端详了一会儿:“很好,好极了。这是幅《正午牡丹》。”主人奇怪了:“哦,您是怎么知道的?”客人笑了:“你看,这些花颜色干燥,中午时候的花就是这样。另外,猫的眼睛变成了一条线,这也是中午的猫眼。”一番话说得主人连连点头。牡丹人人都会画,猫更是常见,也许我们家里就养了一只,但在一幅画里,让人能够看出画里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一个逗点     
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有一次举行宴会,宾客济济一堂,但客人们在客厅里等了很久也不见主人到来,大家都很着急。后来,王尔德匆匆忙忙赶来了,急急忙忙向客人施礼道歉。客人问他干啥去了,他回答说:“在修改诗稿。”客人又问:“这么大半天,一定做了不少工作吧?”王尔德满意地笑着说:“我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胡须像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0,(9):F0002-F0002
一画士写真既就,谓主人曰:“请执途人而问之,试看肖否。”主人从之,初见一人问曰:“哪一处最像?”其人曰:“方巾最像。”  相似文献   

5.
记得爱尔兰作家卡瑞笔下有个故事:有一次,一个8岁大的女孩跑来问卡瑞,是否喜欢画画,他说:“喜欢。”女孩问:“那么我画什么呢?”卡瑞说:“你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吧。”“我画一只天鹅好吗?”“好,就画一只天鹅吧。”女孩坐在河边用了半个小时画一只正在游泳的天鹅。天鹅的脚掌被画得很大、很大,而且很仔细,线条表现得又黑又重,然而,身体部分则轮廓清淡,模模糊糊,形状有点像一朵浮云。显然,小女孩所传达的不是“科学概念”的天鹅,也不是连环画中“标准”的天鹅,而是她心中的天鹅。  相似文献   

6.
李小霞 《湖南教育》2006,(11):23-2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听众问正在做报告的著名企业家,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但并没有画圆满,而是留下一个缺口.画完后,企业家反问道:“这是什么?”“圆”“零”“未完成的事业”……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企业家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顿了一下,然后告诉听众:“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下个缺口,让我的部下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7.
一、等来的灵感。一天.有住朋友请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吃饭。主人到厨房去了,爱因斯坦坐在桌边等人上幕。突然间灵感袭来,他拿钢笔就在桌上画了起来。几分钟以后,主人回到饭桌边,他发现,刚刚买来的新桌布上已经被客人爱因斯坦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Small Beer     
《课外阅读》2010,(16):53-53
Small beer是“小啤酒”的意思吗?难道啤酒还分大小?其实,在英国small beer指的是口味比较淡的啤酒,但是在美语中则是“少量啤酒”的意思。比如说夏天有客人来访,问他要喝些什么:Anything to drink?客人就可能回答说:“I'll have a small beer.(给我一点儿啤酒。)”  相似文献   

9.
骆卡     
骆卡是一家理发店的学徒,安徽人,瘦高个子,白净的脸庞。看上去,不过十八九岁。问他,果然是。他做的事很杂,迎来送往是他,帮客人洗头按摩是他,给客人拎包挂衣服是他,抹桌扫地是他。这个叫,骆卡,来给客人倒两杯水。那个叫,骆卡,帮这个客人把头发吹干了。他都爽快地应一声,哎,就来了。做这些,或许不难,难的是,他始终做到彬彬有礼。他帮你洗头按摩,十指在你头上轻轻弹,不时探过一张笑脸来,小心翼翼地问你:嫌手重吗?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阅读》2007,(4):39-41
周末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忙着给客人端水、削水果,与客人聊天。这时正在房间画画的女儿跑过来,让妈妈看她凰得好不好。妈妈表扬了一番,女儿就叉跑去画画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女儿又跑过来问:“妈妈,你知道画笔放哪儿了吗?”“妈妈,我不会画兔子。”“给小兔子涂什么颜色?”在妈妈与客人谈话的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女儿跑过来问了七八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很难给“快乐”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快乐全凭此人此时此地的感觉。这话的意思是:同样的境遇,在甲是快乐,在乙可能就是痛苦;在这段时间里觉得快乐,另一段时间里就可能觉得是痛苦;在这个地方觉得快乐,在那个地方就可能觉得是痛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鸟笼逻辑来源于一个故事。 甲对乙说:“如果我送你一只鸟笼,并且挂在你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保证你过不了多久就会去买一只鸟回来。”乙不以为然地说:“养只鸟多麻烦啊,我是不会去做这种傻事的。”于是,甲就去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挂在乙的家中。接下来,只要有人看见那只鸟笼,就会问乙:“你的鸟什么时候死的?为什么死了啊?”不管乙怎么解释,客人还是很奇怪,如果不养鸟,挂一个鸟笼干什么。  相似文献   

13.
孙娜 《今日教育》2012,(2):58-59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只是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相似文献   

14.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观摩了国家级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姒识圆》一课,当学生已经会用圆规画圆后,华应龙老师让全班学生自由地画一个圆,然后问:“你们画的圆一样大吗?”随手选了几个学生所画的圆,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提问:“为什么大家画的圆都不一样大呢?”有的学生回答:“不是一个人画的圆当然不一样大了。”华应龙老师笑了笑说道:“好!  相似文献   

16.
丁刚 《中学教育》2007,(3):62-62
奥斯丁是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的孩子,6岁时就上了学。奥斯丁上学没多久,父母就发现了他的变化。不小心碰了妹妹,他马上就会说“对不起”。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像主人一样与客人握手,还要说一句“见到你很高兴”。坐车的时候,他还会提醒爸爸一定要系好安全带。一这些当然都是他在学校里学到的。  相似文献   

17.
课改进行到了今天。教师大都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到了课堂上.真正要驾驭一堂课的时候,教师的行动就打折了,变成一“问”到底,学生也是一“答”到底。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讲”.学生“昕”。以至于整堂课“串问串讲”.而且教师问的都是文本表面的内容,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  相似文献   

18.
说话之道     
看过一道印象很深的数学题。说的是一天有个人设宴请客,他看到还有几个人没来,就自言自语道:“怎么该来的还没来呢?”已到的客人一听,心想难道我们是不该来的,于是有一半客人走了。他一看十分着急,又说:“嗨,不该走的倒走了!”剩下的人一听,以为是自己该走,又有三分之二的人离开了。他着急地一拍大腿,连说:“我说的不是他们。”于是剩下的3个人也都告辞了。问,开始来了多少人?题目不难,然而题中的主人因为不会说话而遭遇尴尬的情节却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9.
欧俊杰 《辅导员》2010,(11):48-48
我不是一个爱画之人,可在我的房间却挂了一幅精美的画。我从小就喜欢玩拼图,奶奶经常买一些拼图给我拼。这些拼图大多数都比较简单,对于我来说真是易如反掌。可是,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奶奶去旅游给我买了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您好,我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但我自己平时做事有些马虎,感觉自己有些不太合适,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关于“马虎”,有这样一个口耳相传的寓言故事故事: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