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基于爱情观,剖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和黛西畸恋的象征意义. 他们从相爱到爱情破灭,实际上是影射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年轻人"美国梦"的逐渐扭曲,是时代造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菲茨杰拉德占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他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是“爵士乐时代”(Jazz Age)的桂冠诗人。菲茨杰拉德最享有盛名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后期作品《夜色温柔》,展示了“爵士乐时代”纸醉金迷的表象下“美国梦”的虚无缥缈和不堪一击。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主人公杰伊·盖茨比迷恋上了富家女黛西,并把追求她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当他拥有了金钱,自以为已经跻身于上流社会、有机会圆这个爱情美梦之时,却被虚伪冷酷的上流社会所吞噬,落得个梦醉人亡的悲惨结局。《夜色温柔》的主人公迪克是一名医生,娶了富裕的女精神病人尼科尔为妻。这场婚姻交易使迪克表面上进入了上流社会,却从未真正使他成为一分子。他日渐沉沦,未老先衰。他与女明星萝丝玛丽的无结果的感情纠葛使妻子对他的依赖越来越少,心智日益健全,终于投入他人怀抱。菲茨杰拉德通过《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等作品展现了美国特定时期内“迷惘的一代”的迷惘生活,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美国梦”的最后幻灭。  相似文献   

3.
<正>《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之作,它最著名的标签便是描写了一个时过境迁的"美国梦"的破碎以及它所代表的现实意义和二十年代的美国现状,所以过了这么多年,它依旧是一本经典,被许多人阅读和研究。人们大多都热衷于研究文本里面事物的象征意义或者是主人公"盖茨比"和他的美国梦之类的,但是我想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探究盖茨比是否爱黛西,或者换一种说法,他爱的是黛西本人还是黛西背后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部心理戏剧,《推销员之死》向读者展示了威利生命最后二十四小时的思想斗争和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威利幼年时的遭遇对他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俄狄浦斯阶段父亲的缺场而未形成健全的超我,致使他的本我过于强大,造成他人格失衡。人格失衡是造成威利悲剧的心理根源。文中的关键人物本、威利和辛格尔曼是三位一体的,他们分别代表威利本我、自我与超我,表现了他人格发展的不平衡。人格失衡使威利处处碰壁,无法实现自己"美国梦",并最终导致他的毁灭。  相似文献   

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步美国的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该小说是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品,真实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下女性的悲剧生活,在小说中蕴含了对女性主义的研究。文中通过女性悲剧的人物形象,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真实的解读。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命运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义”作为价值观念,有依托与桎梏的双重品格。梁山英雄既在“义”的实践中找到了自我,又在“义”的圈限中丢失了自我。其中李逵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他是在义所谱写成的“意志自由”与“伦理侄梏”的双重变奏中,走完自己崇高却悲哀的一生的;是在“义”所塑制的两重李逵——反抗型李逵和服从型李逵——的矛盾斗争中,完成自己的人格悲剧的。同时,他的悲剧,也是一个“真”之存在的悲剧。宋江对他的毒杀,是一种带有悲壮意味的“成年礼”的宗教式补行。  相似文献   

7.
<美国牧歌>描述了一个普通美国犹太家族三代人美国梦的追寻及幻灭的故事.不同的历史背景赋予他们不同的美国梦内涵,同样又是历史毁灭了他们的梦想.因此,考察小说中利沃夫家族三代在不同的历史变迁中各自美国梦的演进、主题的变奏,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究历史之于犹太族裔美国梦的内在悖论性,对考察小说悲剧的历史文化根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都通过个体的毁灭实现了自身的永恒,强烈的悲剧意识背后潜藏着不朽的生命力.但是,二人共有的悲剧性中实则存在着相异性——俄狄浦斯与其所处的环境渗透着酒神精神,他自身神性与人性的双重性加重了他的命运悲剧;而哈姆莱特及其所处环境融入了更多的日神精神,延宕的性格特点及缺陷最终导致了他的性格悲剧.俄狄浦斯在“必然”中挣扎,哈姆莱特在“或然”中毁灭.  相似文献   

9.
乾元二年秋,杜甫弃官而去,走上了“迹江湖而心系魏阙”的人生之路。此后,他又陷入了“民胞物与”的集体情感与“独往高蹈”的个体生命的冲突之中。这一冲突使他既难安于“隐”又惮于入仕,最终导致了他“兼济”未成,“独往”亦未成的生命悲剧。造成这一悲剧心态的最深沉的文化原因,是他对“真情”和“真性”都采取了真挚、执着的态度,而“真情”和“真性”在封建文化体系中从来就是一对互相对立,矛盾的人性论范畴。  相似文献   

10.
国内学术界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以下简称《了》)络绎不绝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盖茨比了不起的美国梦。分析故事情节以及盖茨比和黛西的性格和行为,并合理推理,就可以看出盖茨比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的美国梦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芸芸众生正常的、凡人的梦想,没有理由把它捧上神坛。凡"了不起"的盖茨比必了不起的美国梦的有很大的市场,且已经存在很久,需要修正。  相似文献   

11.
美学家苏珊·郎格说:“个体生命在走向死亡的途程中具有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阶段,即生长、成熟、衰落,这就是悲剧的节奏。”①读屈原的作品,思考之余,发现我国这位伟大的民族诗人所走过的人生旅程,与这种悲剧的节奏竟然那么合谐。不少的研究者认为:“在中国,悲剧之父却是伟大的屈原。”②而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那“与日月争辉”的形象,永远闪耀着悲剧的崇高壮美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由关注“悲剧以后如何”而产生出中、印文学中独特的爱情悲剧“幻想”解决方式,这一解决方式在悲剧文学中有它的象征符号,在中国是“连理枝”,在印度是“如意树”。作为可以操作的“非语言的语言”。它们曾长期、广泛地出现在两国文学中,并且有许多符号变体,从而形成象征符号系列,不管悲剧故事如何多样,其符号内涵的观念结构是相似的。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可以见出隐藏在“连理枝”和“如意树”后面的中、印文学爱情悲剧所含蕴的审美意识、文学思维、道德伦理以及哲学观念的许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13.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结合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通过细读文本重新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指出正是男权社会的压迫造成了该书中三位女性的悲剧以及她们自发性抗争的失败,为该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菲茨杰拉德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他最享有盛名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从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两大方面,解析了菲茨杰拉德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5.
胡山源是“五四”时期文学社团“弥洒”社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创作迥异于“五四”时期的主流悲剧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探讨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即审美取向上回归自然,规避现实悲情世界;情节安排上弱化悲剧冲突;美学上追求清新、优美、含蓄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李贺是中国诗歌史上奇特的“鬼才”,他悲剧的一生直接影响了他的诗作的格调、感情、构思、想象、意境、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內容,使其诗歌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的剧作“临川四梦”呈现出深沉的悲剧色彩。浪漫与悲剧的冲突、交织 ,构成了四剧独特的审美特质 ,亦是作者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强烈的困境意识的审美表现。对社会政治理想的追求与严酷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强烈的个性意识与传统人性观的冲突构成了汤显祖困境意识的基本内涵 ,这使他的人生、他的剧作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在西方文化体系尤其是 19世纪英国浪漫派中形成的“自由、爱、美”三位一体的人生追求 ,“平等、自由、不费一枪一炮”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想与挑战、惨案、贫困交加的 2 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产生了强烈冲突 ,酿成了他人生的悲剧。而缺乏对中国国情的起码认识、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理解与尊重 ,没有把在剑桥式的西方文化体系中浸染而成的浪漫主义理想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则是他理想悲剧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不会重复的。但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政变记》中却又同意了黑格尔的这一观点;“一切巨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马克思接着作了这样的解释:“他(按:黑格尔)忘记了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以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以喜剧出现。”这里不仅是在辩证地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历史角色地位的交替改变,而且是从根本上指明了美学范畴内的悲剧喜剧与时代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高老头》中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无疑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他盲目的爱换来的却是遭女儿们遗弃的可悲结局。本文试从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方面分析,对高老头“父爱”的悲剧探究原因,这对我们正确认识在金钱诱惑下,父女沦为冷酷的现金交易的可怕现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