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师大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良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与行为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调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参加体育运动是预防和干预亚健康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学生亚健康的诊断标准并了解南宁市城区中学生亚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向健康转化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用自拟的中学生亚健康诊断标准对受测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南宁市城区中学生亚健康现患率为29.83%,重点校的中学生亚健康现患率高于普通校;亚健康的高发年龄为15岁和18岁;高中组的轻度亚健康现患率高于初中组。结论: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索有关,向健康转化的干预对策,应从心理、生活行为、体育锻炼、科学用药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  相似文献   

3.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已然成为心理亚健康的高发群体。对学生心理亚健康现象的分析,适时进行情绪引导和疏解,是当代高校管理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对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对河南省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高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和研究河南省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及亚健康状态,探讨知识分子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对促进知识分子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提高知识分子的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为制定知识分子保健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由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有关人类健康的边缘科学。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对亚健康状态的发病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得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结 论,同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各级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令人担忧,并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就业、学习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作息时间不规律等是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学校应积极采取各种健康教育手段,多渠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亚健康”的概念、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原因、“亚健康”状态的具体表现等进行了阐述。对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对策展开探讨,旨在使大学生早日走出“亚健康”这种不适状态,从而健康地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藏、汉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采用UPI对361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藏族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汉族学生,但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学生比例均较高;藏族与汉族学中,女生总体心理亚健康状况都显著差于男生,但其心理亚健康水平都没有受到城乡、父母关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年脑力劳动者亚健康状态与健康体质测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结果与医学检测指标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对61例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结果与医学检测指标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得出:健康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良好的医学检测指标好于体质测试合格、不合格者,但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t〉0.05),无差异性;最后结论为,中年脑力劳动者健康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良好一样存在医学检测指标不合格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持续30年的体质下降,除了学校体育教育外,其自身的体育参与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研究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对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研究,通过对573名高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适度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自我效能感、通过适当运动干预,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自我调整行为及引导学生适度提高体育参与的结果预期,并适度降低学生在体育参与中的感知障碍就能改变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民亚健康状况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目前国民亚健康状态分析入手,寻找亚健康的致病因素,探讨防治人类亚健康的产生以及消除亚健康,促进国民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潮州、湛江等城市部分高校大一、大二学生网络成瘾、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网瘾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高校制定有效的网瘾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高校学生总体网瘾检出率为16.43%,其中男生网瘾率为18.62%、女生网瘾率为13.92%;网瘾学生与非网瘾学生在BMI指数上无显著性差异,在肺活量指标上的差异达高度显著水平,在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仰卧起坐3个指标上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而在50 m、立定跳远、800 m、1 000 m几个项目3个指标上的差异达高度显著水平,表明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非网瘾组学生的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水平明显优于网络成瘾组。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中医体质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中医体质的分类方法及其研究意义。具体从中医体质在学校体质健康评价、中医体质类型与亚健康状态的实质联系、非传统体育对不健康的中医体质向正常体质转化的方法与手段、针对不同类型中医体质学生进行体育分班教学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培养学生利用中医体质理论养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健身气功对大学生亚健康的防治效果及干预机制,采用实验法对89名存有不同程度亚健康症状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18周的八段锦习练.结果表明,18周八段锦习练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亚健康症状基本消除率达44.9%,实验后受试者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心理焦虑程度明显下降.结论:长期习练八段锦可以改善亚健康症状,提高大学生的免疫机能,缓解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16.
评价与诊断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工作水平的必要环节。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1所高校学生体质测试的评价与诊断环节的实施现状和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研究表明:学生、体育教师、体育部主任等不同主体对评价与诊断环节的认识存在偏差,现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待完善,多数学校仍停留在关注学生测试的参与度和测试结果上而忽略了测试后的诊断与服务,学生对学校提供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总体认可度不高。建议各高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测试的后续服务工作,并通过运动处方效果的预实验以及优化运动处方的分类标准等途径提高运动处方库的科学化水平。旨在推进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力军,他们已成为亚健康状态的多发群体。形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身心调适能力较差,缺乏终身健身理念。预防的主要措施: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科学健身与保健知识;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体育运动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进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天津市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天津高校85%的在校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且女生高于男生,造成此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对健康的认知仍不够全面、对自身评价存在偏差、体育锻炼不足、运动意识及积极性较低、有不良生活习惯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他们健康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影响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持续进步。本研究对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66.1%左右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13.1%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占受访教师数量的79.2%。本研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