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品牌名称的翻译过程是异域文化的模因通过语言向本土消费者传播的过程.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品牌名称的翻译活动可视为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也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可以借助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套用,进而提高其语言的实际运用能...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的德育理念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心性主体论和以韩愈为代表的文化传递论都盛行一时,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教育理念、哲学基础、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对这两种德育理念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阐释其进步意义和弊端,以期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耿德铭先生的《哀牢文化论》是深植于考古发掘和实物、实迹调查,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史学论著,是以深广史籍和古代诗词作为参证的雄辩史碑.其成为保山区域性文化研究的拓荒者,正缘于它强烈的原创性、开拓性与前沿性.  相似文献   

4.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研究典籍英译至今还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以《关雎》为例,选取的是理雅各、庞德和许渊冲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这三个译本各具特色,由于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所选择的翻译策略也各不相同.基于此,结合模因论,分析翻译策略的选择对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在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007至2011年TEM4阅读理解真题为材料,从模因论角度研究英语专业四级(TEM4)阅读理解测试,试图探寻TEM4阅读理解测试的规律以便应试者更好地备考.  相似文献   

6.
对文化的重视是比较教育学确立自身学科身份的基本特征。我国比较教育学者以文化为研究视角,在把握我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特色的背景下开拓创新,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论分析框架。文化论分析框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强调文化的物质性、运动性和相对性,主张以文化人类学方法为主的跨学科的多种方法展开文化研究,并以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及全球教育事业发展为价值目标。当前文化论分析框架在理论构建、人才储备、研究方法上存在现实困境。推动该框架的落地,应从以下方面突破:提升研究者理论自觉,推动框架构建;扩大人才队伍培养,以夯实学术共同体;促进国内外学者合作交流,推动研究方法落向实践。  相似文献   

7.
明代马理继承了张载关学崇实尚朴的宗旨,务为笃实之学。在实体论上,他肯定"太虚即天"的真实无妄,从而批评了佛老的虚无本体论;在实修论上,主张躬行践履和实证实修的身心工夫,力图避免阳明后学的弊病;在实功论上,强调以礼淑世,化民成俗,在讲学中重建精神文化价值,并主持编纂《陕西通志》,发挥修史资政的积极作用。马理的实学思想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在明清实学思潮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化学教学论正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挑战。研究范式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论研究范式是教学论具体研究方法的上位概念,它推动教学论研究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学论的不同研究范式虽然各有特点,但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具有凸显化学教学特征、以文化范式为背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密切沟通化学教学实践等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明代戏曲创作,是我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高峰,它的戏曲思想以教化论和主情论为主,其流变大致经过了教化论的高扬——教化论的极致表达——主情论的提出以及对教化论的反拨——主情论的泛化与恶性张扬——向教化论的适当回归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课程文化——从工具论到本体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论"的课程文化观把课程的作用局限于对现有文化的传递和复制,使学校课程沦为没有文化主体地位的工具,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本体论"的课程文化观将课程看作是文化实在,课程不只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作为一种文化,它有着自身的主体性.课程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尊重课程主体作为人的文化;树立课程主体的文化自信心;建立课程主体间的和谐关系;创造多元课程文化以适应课程主体缤纷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学的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为视角对体育进行了分析。认为,功能论将体育视为一种具有功能导向的社会机制,体育能将社会规范和文化内化到体育参与者之中,使其对价值和规范等社会子系统产生合法性的认同感,从而共享同一种社会系统,实现社会的均衡;冲突论认为体育中的冲突是体育发展的必需,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利益的冲突;互动论则是从主观的立场来探讨体育现象,关注的是体育中的个体层面以及其他的亲密关系。三种理论对体育作出了不同的阐释,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体育的多维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辨析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析"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定位与建构;辨析"两论"的分野及交合互动的关系;揭示其积极变化和努力的方向,寻绎制约的瓶颈和成因.力求催生对"两论"认识的视野深度与广度,为促进学校体育学研究提供参考,为"两论"在学校体育的正确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本英译是旅游文化资源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城市外宣和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烟台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为中心,以生态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烟台市旅游宣传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此项研究对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对外宣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Jef.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语言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探讨了该理论对文化翻译的启示,指出,译者应动态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恰当选择翻译策略以避免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障碍,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5.
重读中国传统译论.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如何读?本文着重探讨重读传统译论的方法,主张从文化话语视角出发,将传统译论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话语,回到中国传统话语体系之中,回到中国人传统的言说与理解方式进行解读.我们重读的尝试围绕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展开,即,中国传统译论是潜科学的理论雏形,还是通向翻译之"道"的经验叙事.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耿德铭先生的专著《哀牢文化论》入选《云南文库·学术名家文丛》,且已于近期出版.该书为耿先生代表作之一,作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运用详实的文献、考古和其它史料深入对验研究,将古老神秘的哀牢王国系统、形象地展现出来,对推动哀牢文化暨云南民族历史研究具有拓荒与奠基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述慧远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即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论,这也是慧远佛学思想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对于神不灭论,文中阐述慧远形灭而神不灭的看法、论证其形神是相离相异的观点、以及提出其神是万物本体的论点。对于因果报应论,作者认为慧远是以神不灭论思想来论证三世因果报应论。  相似文献   

18.
外宣翻译是外宣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宣翻译的合理、规范和准确将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文章结合翻译实例,从文化语境顺应、翻译目的的动态顺应、语气的顺应角度分析了外宣文体翻译对原语的顺应,阐述了顺应论视阈下的外宣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正确认识“国家分配论”与“公共财政论”的关系,本文首先从财政本质、立论基础、所有制基础及财政职能等方面分析两种理论的不同观点:“国家分配论”是本质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为立认基础,是建立于“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公有制财政模式(或类型)。而“公共财政论”是模式论,以“社会契约论”为自己的立论基础,是建立于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私有制财政模式(或类型)。故双方关于财政职能的涵义与具体内容也不同。其次,从财政本质、财政四要素和财政的理论框架等方面揭示两者的统一性:“公共财政论”在本质上与“国家分配论”是一致的,前者是“国家财政”这一“财政一般”在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两者的财政定义均可看成是“主体、客体、形式和目的”四要素的统一体。两者都认为财政运行过程包含“收、支、平、管”等内容,即财政活动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平衡和财政管理等运动过程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体育社团实体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准确地把握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的脉络,全面深刻地认识其内涵,通过6个学科、论点:政府选择论、对应性的形象论、概括的要素论、多学科的科学基础论、综合进化论、人种学角度,对体育社团实体化六个方面--以人为本的成员主体化;以和谐为宗旨的章程务实化;以计划组织为支撑的管理一体化;以设施为基础的物质实力化;以经费为后盾的经济实体化;以活动为根本的活动实效化作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