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运用HNC理论的相关概念,对汉语的几种移位现象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论述。就语义块的完全移位和部分分离现象,按照深层语义结构是否发生变化进行了分类,着重从语义块的分离、格式、句类的转换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有些移位现象只是句子表面的变化,有些就改变了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并且这些移位现象可用句类表示式及相关符号形式化地表示出来,便于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句子分析中。通过句类的语义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句类,进而得到基于句类分析的语义块及其内部结构。在SCSA中E语义块是很重要的。它类似于通常所说的谓语,但两者之间又有许多不同。本文将就其特征和结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宗男 《外国语文》2021,(3):97-106
俄语存在句是一种基本而极为重要的句子类型.本文引入话题视角及与此相关的空间性、个体方位语和类方位语以及语义次范畴化等较具新意的概念和分析手段,对俄语存在句的结构、语义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中,一方面将对俄语存在句的基本结构、空间性结构特征以及结构-语义分类问题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将重点对俄语动态存在句的语义次范畴化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配位结构涉及谓词深层语义结构与表层句法题元之间的关系,从语义入手,由深至浅地解释表层言语表达式的构成。配位结构可分为直接配位结构和间接配位结构,利用配位结构理论,分析谓词语义对表层句法表达的影响,解释汉语中部分句子的特殊同义现象,同时也揭示谓词的间接配位结构对被动句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静态存在句是存在句的一种类型,是描写某处所的存在物处于相对静态的句子.本文结合配价理论分析此类句中动词的语义特征、动词与后段名词性结构之间的语义关系,并对语义结构加以描写.  相似文献   

6.
否则句内的“否则”类连词,表示否定假设条件,它既起关联作用,又兼作表示否定假设条件的分句。否则句的结构应以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语义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认作并列关系或连贯关系比较合适。这样的确认,可以从否则句的相对格式找到佐证。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中命题结构理论是对句子语义的基本理解之一,句子命题结构是以语义学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把词语的指涉表现与命题的主、谓项位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句子的语义。本文以俄罗斯学者的逻辑语义句义理论为基础,采取称名学研究方法(从意义到形式的方法),以俄语的句子结构模式为参照,全面对比俄汉英简单句四大逻辑语义类型,即品评句、存在句、命名句、等同句。  相似文献   

8.
传统语法中的主语、宾语、状语等语法关系只是句子表层结构方面的概念,在句子深层结构的分析中要重视施事、受事、受益、时间和处所等概念所表示的句法语义关系。深层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经过一定的转换可表现为句子的主语、谓语或宾语等,但与表层结构的句法关系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格语法认为,句子的深层结构由情态和命题组成。以动词为中心来分析句子深层结构格关系的格语法克服了转换生成语法对语义重视不足的缺陷,表明表层结构的主语并不一定是深层结构的施事格,句子深层结构的成分排列不是以句序为顺序,而是以各成分的语义及其与动词的关系为顺序,排列成用业显示其深层结构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在“V单+NP”语块中,有的动词与NP之间具有语义内含关系,这种语义内含关系使得动词与NP在语义上形成依赖关系,从而有助于“V单+NP”语块的形成.语义自足性是动词与NP语义内含关系形成的深层制约因素,在词典对二者的释义中这种内含关系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黄犬奔马句是修辞学工拙论的经典句,对黄犬奔马句的语义进行分析,可以从各句中论元的论旨角色的区分,了解句子的信息分布结构,还可以通过焦点与预设、焦点的三分结构和λ演算得出黄犬奔马句多种语义解释。这些语义分析体现了焦点对汉语句子语义解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有机器翻译系统的汉英翻译水平还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一种适当的自然语言处理理论的支持。基于HNC理论的汉英机器翻译是一种新的尝试,其核心由6项过渡处理构成。语义块主辅变换是6项过渡处理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HNC的机器翻译观,重点阐述语义块主辅变换的原理,并通过一个示例说明了语义块主辅变换研究如何来提高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传统机器翻译系统的研究正在经历雪线困境(就是指机器翻译系统很难超越的译准率极限———70%).HNC理论针对传统机器翻译方法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突破雪线困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语义块主辅变换是HNC机器翻译引擎中六个"过渡处理模块"的一部分.语义块主辅变换研究对于提高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HNC的机器翻译观,重点阐述语义块主辅变换的原理,并通过一个示例说明了语义块主辅变换研究如何来提高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由于眼球追踪可以用来记录人们观看自然场景图片和理解信息时的实时眼球运动,因此,采用眼动技术考察"句子图片"范式中,呈现顺序和信息特征对语义失配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3(句法)×2(语义关系)因子设计,句法和语义关系是被试内变量.实验发现,语义失配会增加人们的认知负荷,即第1遍通过时间、回视路径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显著增加;双重否定没有显著增加图片和信息的加工难度.实验结果表明,人们能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特定的句法策略来处理不同语义关系的图片和句子.这种句法加工策略使得读者能够将双重否定转换成肯定.研究结果证明成分比较模型可能无法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V+的+N”是一种组合式偏正结构,同时又是一种很容易产生歧义现象的结构,本试图在语义平面上从分析动词和名词的性质入手,分析这种组合式偏正结构易于产生歧义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消除歧义的方法及歧义现象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句法语义入手,对“是“字句中“是“的语义性质和“是“字句的句义类型进行了探索.认为“是“语义性质,是由“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确定的,“是“在句中具有可延续性、匀质性、无界性等语义特征.根据“是“系连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是 名“句分类作指别、等同、存现等句义类型,“是 非名“句可分为等同、陈述、说明等句义类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近几年来公开发表的语义学文章中所涉及的语义研究与语感的相互关系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认为语义研究中无法完全排斥语感的作用,对语感应该是合理地加以利用,但要注意不能滥用。同时认为语感和语义研究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正确的语言理论有助于语感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徐艳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5):109-113
中动结构的主语为受事,但谓语动词为主动形式,施事在句中没有显现.本文在介绍英汉中动结构的基本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其语义特征,分析副词或形容词的语义指向.通过对比发现,汉语中动结构的副词或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比英语复杂,而其语义指向的复杂性又会影响到词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使用论"关系到对意义的理解,对意义的理解关系到语言的各个分相研究。本文从"语义分割"和"使用论"两个角度解释汉语"吃"的意义,并以对"吃"的意义解释为例,讨论"词的意义即其使用条件"这一语言哲学思想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尔雅>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为训诂名物之书.它的以义训为主的释义方法开创了按意义分类编排的辞书体例,体现出模糊的整体词汇系统观.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以<尔雅·释乐>为研究对象,借鉴现代语义场理论,试图分析<尔雅·释乐>的词义系统,并构建出其语义场结构,以便于人们更直观、更明晰地理解古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语言中存在着一类特殊的同指事实——按规则同指,语言胜任主体仅凭语言能力就可以知道这类事实。基于语义要求概念,关联主义语义学为这类事实提供了语义解释策略。该策略的成功依赖于语义必然性论证的成立,这一论证以语义要求为中项勾连起语言理解和语义知识,已有的反驳针对该论证的两个前提之一。然而,该策略真正的问题在于,语义必然性论证并不能建立起语义要求作为解释项的唯一性,语义要求的唯一性只建立在它的特设性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