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香港媒体报道,因香港艺术发展局(简称艺发局)削减资助,创刊五年的香港著名文学杂志<字花>将陷入困境.<字花>编辑部在香港文化界发起联署活动,希望能挽回政府削减资助的决定.不过,艺发局文学组委员会主席寒山碧指出,艺发局并没有减少对文学杂志的资助,只是进行资源调配.  相似文献   

2.
席艺洋 《新闻世界》2011,(12):144-145
《大风》是抗日战争时期香港的一份丈艺刊物。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由沪抵港的文化人与香港本地文人接触来往颇密,他们在《大风》上撰写的文章时常与其他国家之抗战史、自身与朋友之战争见闻、经历有关,在创作题材及思想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香港文学及青年文学社团。《大风》的撰稿人中,不少来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及中国文化协进会。作为一份抗战文艺期刊,《大风》的出版为人们了解战争时局提供了途径与评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盛夏,香港书展结束后,友人为我带回一册香港三联书店的新书:《香港文化众声道》(2014年7月版)。这是一本谈话集,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口述实录"。编著者是卢玮銮、熊志琴。卢玮銮即小思先生,她的很多书都已在内地出版,那本勾勒香港文学版图的脍炙人口的《香港文学散步》,也即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印行。她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治学从  相似文献   

4.
聊聊山寨     
第一次听到山寨,还是十多年前来香港。家里面的老人家,会讲起六十年代在家里面为山寨厂缝塑料花、缝衣服的经历,看了《狮子山下》,明白了这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狮子山下》描绘了战后从大江南北涌来香港的贫苦大众的心路历程。罗文主唱的主题歌,“人生中有欢喜,难免亦常有泪;我地大家在狮子山下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开头几句就道出了当时不少港人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港澳台之窗     
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漫画评论刊物《漫画网络》创刊 香港的“漫画风”刮得很起劲,阅读人口众多。最近,由艺术发展局资助,一本专门的漫画评论刊物《漫画网络》月刊已于8月问世。筹办该刊的杨维邦说,香港漫画五花八门,近几年漫画事业发展很快,但针对漫  相似文献   

6.
钦鸿  吴建 《出版史料》2012,(1):111-117
著名文史专家、北大中文系教授季镇淮1997年因病逝世以后,范泉非常悲痛,特地撰写了一篇纪念他的长文《季镇淮与(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先是分节发表在上海《文汇报》和《书窗》、山西《太原日报》副刊、香港《香港文学》等一些报刊,后来收入了北京大学出版的《季镇淮先生纪念集》。  相似文献   

7.
"香港文学散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广文学阅读的常用方式。本文论述"文学散步"的观念及"香港文学散步"在香港的出现、发展、传播和接受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第八届香港文学节,于6月24日至7月11日举行,节目包括专题展览、研讨会、作家讲座等。今年的文学节以一步一脚印为主题,介绍香港文学发展的历程,由一代接  相似文献   

9.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不久,该报即经由汉口总社设立的广州分馆及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核心领导机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等几条线路,发行到香港地区读者手中。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广州分馆停止工作,其内部职工则分别赶赴广西桂林与广东韶关,在两地先后设立了桂林分馆与韶关分销处,两地发行的《新华日报》成为当地港媒记者了解国内抗战消息的重要来源。至香港沦陷前,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还通过赠送报纸、印制《新华日报社论》、培训香港爱国报人等多种方式,使《新华日报》“化整为零”,精准触达香港的特定受众。而香港“余闲乐社”下属的新文化书店、香港惠阳青年会之所以也销售或订阅《新华日报》,显然是由于二者均为党领导下的进步群众社团。  相似文献   

10.
日前,《香港文学报》社社长、《香港诗刊》主编、《国际汉语诗坛》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当代作家协会荣誉会长、香港文学促进学会副会长,文学博士蔡丽双女士向桐城市图书馆寄赠了十一部文学作品集,丰富了图书馆藏书。  相似文献   

11.
新华社香港7月11日电香港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11日宣布,将于7月12日推出全香港派发量最大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主席何柱国表示,目前香港的免费报纸无论在报章内容、发行网络以至广告模式上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集团经过审慎评估后决定推出《头条日报》,并预计2至3年可收回成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及文本细读的方法,从中外三家媒体在两个时间段内对香港进行的报道入手,分析了不同媒体建构香港形象的不同方式和效果。从1997年香港回归到2005年香港行政特首换届,不同媒体的报道尽管在一些地方有所改变,但是大趋势是坚持了一贯的特征。《人民日报》的"团结友好"框架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民主经济"框架始终在报道中得以体现,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覃广华 《新闻世界》2013,(7):245-247
【摘要】本文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比了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和香港《凤凰网》对2012年香港特首选举的报道,发现在报道内容、主题和观点上,两个网站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框架。《联合早报网》使用了国际框架、人情趣味框架和倾向性框架,《凤凰网》则采取了本土框架、汇报式框架和中立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工作和文学工作两方面简述卢玮銮与香港文学的关系,并且,以“卢玮銮教授所藏香港文学档案”为例,探讨香港中文大学大学图书馆系统进行电子化计划时,将私人档案转化为公共档案所面对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简述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与图书馆在维基平台上建立的"香港文学地景资源库",及其收录的香港文学散步资源,以此为例阐释协作学习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香港电视台陆续推出《无穷之路》《寻人记》《游走世界天与地》3部纪录片,3部作品均在香港本土以及内地网络平台收获高收视与好口碑。香港电视纪录片历来有注重本土经验、平民视角与世界胸怀的特征,这3部纪录片在延续这些特征的基础上各辟蹊径,以参与式拍摄手法,以共情为传播路径,介入内地主流文化,分别在祖国扶贫事业、香港城市变迁以及世界文化思考等方面呈现了新的特质,通过不同内容的几部纪录片共同形成了一个文化融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报人、报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并以香港在近五十多年来兴起的三份主要报纸作为研究个案。查良镛在1959年创办《明报》,当时香港报业以政党报及小报为主,香港社会仍颇落后。林行止在1973年成立《信报》,正值香港经济起飞,社会重视财经信息。黎智英在1995年创立《苹果日报》,打破了报业闷局,但其编采方针又惹来不少争议。此后,三份报纸的路向和发展各异,这均和香港社会不同时期的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民 《当代传播》2000,(4):60-62
一、港报副刊在香港报纸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 ,香港报纸竞争愈演愈烈 ,各大报纸纷纷用增加版面等手段来吸引争取读者。在各行各业新闻与过去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香港报纸增加版面的做法 ,大都是一方面将新闻细分 ,一方面做大量的副刊。随机查阅2000年1月4日的几家港报 ,《东方日报》已有8叠116个版 ,其中 ,副刊占整张报纸的3/5强 ;《星岛日报》有4叠100多个版 ,副刊约占整张报纸的2/3 ;《太阳报》有7叠90个版 ,副刊约占整张报纸的2/3。粗略翻阅香港报纸 ,可以发现港报对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介绍报道 ,已经到了详尽的…  相似文献   

19.
从《英雄本色》到《龙城岁月》.可以看到.江湖文化在香港是一种绵延  相似文献   

20.
香港报章文艺副刊电子化计划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2000年展开"香港报章文艺副刊电子化计划",收录了23种香港报章文艺副刊逾17万项数据.文章简述近年报章文艺副刊的研究概况,介绍本计划的内容和特色,分析期间遇到的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