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虽有吹捧阿谀之嫌,并且也知道就像有人说的那样,“文学自由谈”并不表明可以十分自由地谈文学——我还是要说:《文学自由谈》这本刊物办得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读了登在这本刊物上的《自由之圈儿有多大》,“感觉”非常好。别的且不说,单看作者这么几句话:“我每每从报刊上读到一些文学写作者们自称为‘作家’,感觉挺别扭。‘作家’是一种尊敬的称谓,因此只适用之于‘他称’,而不宜用为‘自称’,就譬如无论多么高级的‘科学家’,人家可以这样称呼他,他不宜这样自称。”好长时间没有读到这种让我特别为之一动的文字了,正如鲁迅所…  相似文献   

2.
嵊钧 《新闻三昧》2008,(3):44-45
1只4日,在《东方早报》读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先生所撰之题为《“领导不可冒犯”的时代正在过去》的评论,当时便有一种感觉——曹林先生太过乐观!果然,当天便又出了一个比“最牛县长”还要牛百倍的县官:《法制日报》记者朱文娜,采写了一篇题为《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朋友约我谈谈如何写好时事评论.谈写作经验体会的书籍、文章,我读过不少。总的感觉是,共性的东西,大家都谈得差不多;个性的东西,别人又无法学习。而且,我一直以为,母鸡生蛋,奶牛下奶,前者或许是水到渠成,后者可能是被逼无奈。无论是谈“生蛋”的经过,还是谈被“挤奶”的感觉,都是母鸡、奶牛心中的“隐痛”,未必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生活在农村的通讯员,从1995年起,一直自费订阅《中国记者》,当读到咱刊2003年第11期“声音”栏目中山东省孙建清同志的文章《怀疑这些辉煌的数字》一文时,心中不由地产生了一种难以接受该文观点的感觉(编者:孙建清同志在文中怀疑通讯员10年发  相似文献   

5.
1997年,我读到赵柏田当时写的一组随笔时,我的感觉是,他远离了我原先对他作品的印象的框架。或者说,他进入了时代的“随笔写作潮流”。我那时读到的赵柏田的这组随笔,后来收进了他的随笔集《我们居住的年代》,交由作家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 这册随笔集虽然写于9  相似文献   

6.
我的《“真抓”与“假抓”》一文,写作于2001年2月17日,发表于2001年4月11日的《河北日报》上。虽然自己已经给报刊写了20多年的言论和杂文,虽然此前也获过几十次这样那样的奖项,但这次能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小县城的基层作者来说,确实是个意外的惊喜。所以现在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我是从1972年21岁的时候开始给报刊写稿的,以后又去上学,1979年接着再写,1980年由消息、通讯转而写杂文和言论。在这期间,我的工作岗位几经变换,其…  相似文献   

7.
访书     
韦泱 《出版史料》2003,(3):74-75
青灯黄卷,常常捧读前辈书人的书话文章,读到黄裳的《姑苏访书记》,姜德明的《沪上访书记》等,我心头便会怦然一动。多好啊,把找书、选书、买书称作为访书,蕴含着读书人多少的亲情,儒雅的风度便款款而至。我想,他们的学问就是这样一点点“访”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我确立这一追求,缘于一个众所周知的典故。 《世说新语》载:“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后因以“倚马”比喻文思敏捷,立等可取。李白《与韩荆州书》曰:“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快,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军报老一辈新闻评论员楚氾在他的新著《评论写作》中说得好:“读者看了新闻事实,同时便读到评论这是一种感觉;过了好几天再听你的议论,那感觉就淡多了。编辑部有时独家新闻已写好,宁可迟发一两天,也要等未定稿的评论,便有这种考虑。所以从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读到刘白羽的名字,是在60年代初。《樱花》、《金黛莱》、《红玛瑙》、《长江三日》……喜欢散文的我,一下子被一种惊喜镇住了。尤其是《长江三日》,每一遍读下来,都有醍醐灌顶、大醉酩酊的感觉。高中的时候,它是我们的课文;大学的时候,又收入必修的现代文学教材,使我有着常饮甘醪的机会。那时,公认的散文三大家是:刘白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读到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眼睛总是格外明亮,心里总是高兴难言.宋汉炎、肖邦明、王清三同志撰写的人物通讯《大山提供确证》——记郧县枧沟村小学民办教师徐家明(载湖北日报1995年5月11日一版正头),就是这样一篇好的新闻作品.记得通讯发表的当天,我一口气读完,又佩又喜.而时隔1年多,当我再次捧读这篇通讯时,不由得又兴奋地用笔在上面画了些红圈和红线.这些圈和线,像摇曳的鲜花, 像明亮的火焰,令我细细琢磨,读了再读.而诵读之间,仿佛听到了这些文字发出的美好声音,看到了这些文字构成的美好画图,真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享受.这篇通讯何以有如此魅力?它的写作成功之处在哪里?通观全篇,我认为除了提炼主题、谋篇布局、材料取舍之外,在写作技巧上,有这样几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小小说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好的结尾,常常使读者感觉余味无穷,发人深思。作家冯骥才在《谈创作思维的习惯》一文中说:“我喜欢这样的结尾,把话留下半句,把感情推出去。作品终结时,能将作品的思想推选一层,这一层又完全交给读者去想象。”小小说更应如此。好的小小说都应当“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叫含蓄。含蓄,本是任何样式的文艺作品所共同重视的;然而,由于小小说字数少,就更要发扬这一特点。可以这样说,没有“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就难于有真正的小小说。结尾浅露的直说,是无法“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含蓄的结尾方法,有以下几种: 引起回味,让读者有所得。这类小小说的结尾,就是巧妙地运用省略号,让读者透过那省略号,品  相似文献   

12.
一顷接2008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读到了《再谈文件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兼与姜龙飞先生探讨》(以下简称《再谈》)一文。说实话,这场讨论的缘起虽然在我,但又读到这样一篇《再谈》,多少还是感到了一点意外。因为我对这个话题实在没觉得还有再讨论下去的必要,也没觉得还有可讨论的空间。事实上,孙观清先生及其合作者在他们的《再谈》中虽然作出了与  相似文献   

13.
案头上放着一份《工人日报》2006年5月13日的剪报,在头版上登载的通讯《“神眼”警探》,当天笔者读到时就感觉写得不错。今天重新拜读我被“神探”刘云的事迹深深打动了,也为作者精心地写作而折服——真是一篇很好的通讯。这篇1500多字的通讯,简洁而生动。主人公刘云是南京铁路  相似文献   

14.
我们试把廖全京这本《绿色的家园感》当作他对精神家园的一次回归,也许能更好地理解他所界定的“家园”。在“后记” 里,作者这样说:“这本小书是让乡愁给撞出来的。” 没有一种对家园的深深吸附,没有对精神家园的深切体悟,是决然写不出这本书来的。我有幸读到了廖全京的《家园的桃花》等一组散文,似乎更能透彻地理解、把握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旅日漫笔     
“川柳”是日本一种谐趣的十七音诗体,似乎上班族很喜欢用它来发牢骚.有公司连年组织全日本川柳大赛,讲谈社便汇辑了三、四集《上班族川柳杰作选》,都颇为畅销.从中读到这样一首,大意是“走时还睡着,回家一看又睡下了”.这是写居家离公司远,起早贪晚地跑路,夫妻俩简直“动如参与商”.日本人年间通勤时间为281个小时,而美国、法国和原来的西德分别为214、187、159.通勤路  相似文献   

16.
又接到一包稿子,打开纸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照例是一封求助的信。所以说“又”,所以说“照例”,因为我经常收到这样的“不速”之稿,读到过不少这样的求助的信。第一行当然是称呼,有称“同志”的,有称“老师”的——真个惭愧,我怎么也有了“私淑弟子”。第二行往往是“您好”两个字,加上个叹号作为一段。下边才是正文。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贵州日报》三版读到一篇题为《中国未来的“马拉多纳”》的通讯。看到标题,我这个球迷好不高兴,中国出了个未来的“马拉多纳”,这无疑给在几次世界大赛中受挫的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的希望。但读罢全文,我高兴之情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倒是有点受骗的感觉。通讯写的是武汉市一位叫张贞杰的十岁儿童在一次全国性儿童足球赛上崭露头角的事。通讯称他  相似文献   

18.
韩少功现象──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9月27日旷新年韩少功与揭杆而起,进行“精神圣战”的张炜、张承志一道,有“文坛三剑客”之称。韩少功那篇在《读书》上“骂”后现代的文章发表后不久,一位先生满腔愤怒地跟我说:“呵,很凶猛。”后来,我又读到他“气怠...  相似文献   

19.
经常被报道的单位难报道,经常有记者出入的地方难写稿,难就难在新闻要出“新”。当我读到新华社播发的《石河子的年轻人好精神》一稿时,不觉眼前一亮,妙!一个人人都在写,却又写不出来的石河子,被彭红和蓝学毅写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种很荒诞的感觉,《双层大巴为何从宜昌出走银川》一文见报后,我突然想到了《皇帝的新装》这个童话故事:一个皇帝在街上赤身裸体地招摇过市,大伙却一个劲地喊:“这个皇帝的衣服真漂亮啊!”还是一个小孩子讲出了真话:“他什么也没穿!”可笑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童话故事却一再地在上演.作为一名党报记者,难道我们真的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