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外施行较成熟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在我国法律中并未得到明文肯定,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有用污点证人来指证其他被告人的案件。通过介绍国外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概念性质及其来源和应用效果,结合实践探讨在我国建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借鉴方式。  相似文献   

2.
证人出庭作证是各国刑事诉讼普遍确立的制度,目前我国证人不出庭却成为常例,由此形成了证人不向法庭而向警察和检察官作证,书面证言代替证人出庭及警察不作证的三大怪现状。这些都根源于我国的司法制度不够健全,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所以,要完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就应从立法和司法上下手。  相似文献   

3.
杨秋凤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1):47-48,52
由于证人保护措施的不到位,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不少国家已经逐步开始建立和完善本国的证人保护立法制度,其中“隐蔽作证”即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分析“隐蔽作证”制度并指出其法理基础主要存在于及时发现案件真实、保护证人人权以及提高诉讼效率之中,从而为这种制度在我国的建构提供理论根据,同时也为保护证人的立法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英美法系及大陆法系都对亲属作证豁免的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规定,我国台湾、香港、澳门也设立了亲属作证豁免的制度,但是我国大陆的诉讼法却未对该制度进行规定,只是单纯强调证人的作证义务。本文对几个主要国家的亲属作证豁免制度进行列举、分析,并对该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进行论证,进而对我国的亲属作证豁免制度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5.
本该不主张立即在我国确立拒证制裁,认为民事案的证人费用由当事人承担,刑案与行政案则由国家承担。有关保护证人的措施,笔者还提出了“安全作证”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日益深入,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日趋重要,但与此不协调的是证人出庭率低的情况相当普遍。之所以如此,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应完善立法,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证人保护制度,同时进一步赋予具有特定身份的证人免予作证的特权并建立证人经济补偿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避免因某些证人的证言使其他的社会价值和利益遭受损害,西方国家对基于特定身份的人如配偶、律师、医生在作证方面大都规定了证人特权.我国很多学者也主张把拒证权规定在我国的法律中,但为使法律体现出的价值与人的本性相一致,以便更好地维护社会道德和伦理秩序,从而更好地实现法律的价值和目的,有必要排除这些人作为证人的资格,建立证人资格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8.
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法官正确、公正地裁判和提高庭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审判实践中却普遍采用书面证言,证人罕有出庭作证。这一客观事实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立法、司法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心理上的原因。证人出庭率低作为困扰我国司法的一大"痼疾",想要旦夕之间彻底治愈它是不现实的。解决这一难题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整体着眼、重点入手的原则,首先建立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以此作为突破口,逐渐将我国证人作证制度引入立法预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有关理论的视角,观察国内外现行民事诉讼体制、观念,探究在我国民事诉讼建构下证人规避作证的症结,以期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2011年8月30日全文公布,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草案中涉及七大方面的修改,其中对证人出庭作证问题做出了"强制到庭"的相关规定,此规定意在缓解司法实践中出庭作证难的困境,但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这一问题仍值得探究。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做好条件准备工作,不应急于求成。对作证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强制出庭作证的效果及弊端,希望找到缓解这一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了解案件一定程度上的客观真实情况并有相应能力出庭作证的证人出庭作证系其本人向人民法院应尽之义务,而人民法院亦不应当令证人因出庭支持司法机关工作而蒙受个人损失。尽管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新添加的第74条中已经明文规定了证人出庭费用最终由败诉一方负担,并初示此类费用的支付路径,但本条规定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与不适性。事实上,首先明确证人作证所涉及费用的范畴及相应量化标准,其次由人民法院在充分审查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费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情况下统一预先支付该笔费用,最终将此部分费用划入相关诉讼费用中并明确由哪方当事人承担较为合理,此路径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韩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14-1616
通过案例分析对体育纪律处罚的程序公正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体育纪律处罚应遵守程序公正以保障当事人权利:被中立的仲裁者听证的权利;法律代理的权利;传唤证人的权利;要求说明理由的权利;被告知权;举证责任在体育组织一方.在听证中,听证者身份应独立,听证者应与案件无利害关系,无职能混和.体育组织在选择仲裁员时注重其法律与体育资格,一些体育组织在涉及运动员的听证中规定要有高水平运动经历的人作为仲裁员,以保证运动员权利.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职务犯罪侦查程序制度中存在立案前调查缺乏法律保障、侦查程序与庭审程序冲突、对犯罪嫌疑人以作证为条件换取某种法律上有利于自己的结果的情况处理不规范、侦查中对犯罪嫌疑人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缺位、特殊侦查行为缺乏立法认可、犯罪嫌疑人权利仍缺乏保障等缺陷。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建立与庭审程序相适应的双轨制侦查制度,建立与职务犯罪相适用的证据采集制度,建立与国际相统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机制,建立侦查监督的实施制度,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无论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均被广泛运用。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都普遍存在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问题,这是长期困扰审判工作的一大难题。证人不出庭作证在这三大诉讼中带有一定的共性,本文拟就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作出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公民体育权利性质、特征的分析,指出保障公民体育权利是全民健身事业的价值取向,继续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就必须抓住保障公民体育权利这一核心,并以此为价值取向来进行观念和制度上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权利保障工作研究,对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力量,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与法理分析,建构“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权利”概念,阐释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权利的生成逻辑、保障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经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面临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权利法律保障制度有待完善、保障职业发展权利的政策针对性及执行力不足、学校教练员专职岗位整体比例较低、学校教练员岗位设置保障体系欠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建设滞后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强化法律解释论应对、提升政策针对性与执行力、按需提高专职岗位比例、完善岗位设置保障体系、健全职业规划指导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学校教练员职业发展权利保障制度,深化新时代体教融合。  相似文献   

17.
着残疾人权利的日益重视,体育权已经成为残疾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保障残疾人体育权利的实现对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推进残疾人的健康发展及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软法在保障残疾人体育权利中正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析硬法在保障中存在数量少、过于笼统和不合时宜等不足后,明确软法体系的基本范畴,强调软法具有较强的优势而更能满足残疾人体育权利不断增长及保障的需求。针对软法的弱点,从加大和提高残疾人体育权利相关软法的传播和宣传力度、完善保障相关软法的制定程序、严格对相关软法的适用程序、重视软法责任追究机制和建立残疾人体育软法实施的监督机制等方面,为我国残疾人体育权利保障的软法体系建设与完善提出建设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对弱势群体体育权利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现阶段弱势群体的体育权利还属于"书本上的法"和"应有权利",只有将弱势群体体育权利这种"书本上的法""应有权利"转化为"行动中的法"和"实有权利"才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对弱势群体体育权利的真正保障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以及弱势群体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弱势群体自身素质、社会排斥以及公共体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社会监管与保障不利是现阶段弱势群体体育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而要真正实现对我国弱势群体体育权利的保障,培育公民社会,建立弱势群体体育组织、建立弱势群体体育权利支持与服务系统、"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弱势群体素质、加强对弱势群体体育权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及逻辑分析法,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失地农民体育权利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失地农民体育权利属于公民体育权利的下位概念,指的是每一个失地农民所应依法享有的公平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2、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体育权利保障现状不容乐观,在物质、法制和精神三个层面都存在缺失的现象;3、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失地农民体育权利的关键在于将失地农民体育纳入城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有必要从物质层面、法制层面和精神层面切实保障我国失地农民的体育权利.  相似文献   

20.
今天,我国人权保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考察近年来的立法就清楚地发现这一点。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促使人权保障立法的加强;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促进了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但是,在我国充分实现人权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