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证人出庭作证是各国刑事诉讼普遍确立的制度,目前我国证人不出庭却成为常例,由此形成了证人不向法庭而向警察和检察官作证,书面证言代替证人出庭及警察不作证的三大怪现状。这些都根源于我国的司法制度不够健全,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所以,要完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就应从立法和司法上下手。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日益深入,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日趋重要,但与此不协调的是证人出庭率低的情况相当普遍。之所以如此,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应完善立法,建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和证人保护制度,同时进一步赋予具有特定身份的证人免予作证的特权并建立证人经济补偿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出庭作证率普遍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立法缺失和传统的诉讼观念障碍。文章在分析证人出庭作证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后,提出建立证人出庭制度,以此解决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诸多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4.
证人出庭作证是确保司法公开、公正的基本措施。本文通过对现行《刑事诉讼法》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规定的不足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更好地发挥证人证言在刑事审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无论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证人证言在诉讼中均被广泛运用。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关键。在我国的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都普遍存在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问题,这是长期困扰审判工作的一大难题。证人不出庭作证在这三大诉讼中带有一定的共性,本文拟就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作出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2011年8月30日全文公布,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草案中涉及七大方面的修改,其中对证人出庭作证问题做出了"强制到庭"的相关规定,此规定意在缓解司法实践中出庭作证难的困境,但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这一问题仍值得探究。证人出庭作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做好条件准备工作,不应急于求成。对作证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强制出庭作证的效果及弊端,希望找到缓解这一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杨秋凤 《保定学院学报》2010,23(1):47-48,52
由于证人保护措施的不到位,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不少国家已经逐步开始建立和完善本国的证人保护立法制度,其中“隐蔽作证”即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分析“隐蔽作证”制度并指出其法理基础主要存在于及时发现案件真实、保护证人人权以及提高诉讼效率之中,从而为这种制度在我国的建构提供理论根据,同时也为保护证人的立法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证人证言作为法定的刑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被广泛应用,证人证言同其他言词证据相比客观性更强;与物证书证相比,更为生动具体,证人证言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刑事诉讼法规定,用作证据的证人证言应经当事人质证,证人应出庭作证。而在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言与证人出庭作证常常面临一些尴尬的境况。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制度有默示沉默权制度和明示沉默权制度之分,其适用阶段也各有不同。本文认为,中国不宜实行明示沉默权制度,因为其既未体现真正的平等和公平,又不利于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也无法根除刑讯逼供这一司法顽症。中国现行法律既存的有关法律条文基本符合默示沉默权制度的构成要件,但还存在缺陷。为此,要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则,实施直接言词原则建立和完善监督保障机制;完善律师辩护制度。确保默示沉默权制度的落实。坚持“公正与效率”的司法工作主题,创建让世人耳目一新的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庭审质证具有实效性。目前,我国刑事庭审质证存在控方滥用批量举证方式、证人出庭率低、辩方很少发表质证意见、质证答辩过于笼统、法官常常打断辩方发言、技侦证据等特殊证据的质证混乱无序等形式化现象。对此,我国要不断改进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出庭质证,如完善专家辅助人出庭制度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实现控辩双方充分质证。  相似文献   

11.
国外施行较成熟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在我国法律中并未得到明文肯定,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有用污点证人来指证其他被告人的案件。通过介绍国外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概念性质及其来源和应用效果,结合实践探讨在我国建立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借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是制约刑事诉讼程序有效运行的难题,既影响了法律公平正义的体现,又损害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本文对这一难题产生的原因作了全面的透析,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全方位综合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了解案件一定程度上的客观真实情况并有相应能力出庭作证的证人出庭作证系其本人向人民法院应尽之义务,而人民法院亦不应当令证人因出庭支持司法机关工作而蒙受个人损失。尽管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新添加的第74条中已经明文规定了证人出庭费用最终由败诉一方负担,并初示此类费用的支付路径,但本条规定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与不适性。事实上,首先明确证人作证所涉及费用的范畴及相应量化标准,其次由人民法院在充分审查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费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情况下统一预先支付该笔费用,最终将此部分费用划入相关诉讼费用中并明确由哪方当事人承担较为合理,此路径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反诉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中一项提高效益、实现公正的平衡性机制,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反诉制度仅作了原则性规定。这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已不相适应,直接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反诉人的合法诉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反诉制度中诉讼权能失衡的原因主要有反诉立法的薄弱、反诉制度的价值认识不到位、审判实务中错误观念的制约、反诉的理论研究尚待深入、传统"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笔者以为在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应构建我国反诉制度中的平衡性机制,确保本诉被告诉讼权利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死刑作为一种古老的刑罚制度,因其自身具有的残酷性,其存废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尽管在实践中已经有多数国家废除了死刑,而我国仍然保留着这一制度。但是在国际社会积极致力于废除死刑的影响下,我国的死刑制度也逐渐出现了松动态势。本文通过对死刑制度存在正当性的质疑,分别从我国刑事立法、司法及民意角度对我国死刑废除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死刑制度终将废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种法定证据之一,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它对于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实现惩罚犯罪以及保障人权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的刑事诉讼法中,对证人保护的规定有了更加完善的规定。文章通过对我国刑事证人保护现状的分析,找出当前我国刑事证人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结合对域外一些国家的刑事证人保护的考察,在此基础之上试图提出一些能够完善我国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法国,祖父母对孙子女的探望权最早是通过判例形成的,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探望权制度不断获得发展。为了保护孙子女的利益,法国对祖父母探望权设置了一定的限制理由,并且通过立法将孙子女作为探望权主体,为了确保实现探望权,对于拒绝探望请求者可以给予刑事处罚。目前,在我国如何完善探望权制度是个热点问题,法国的司法实践和立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内容中关于:管辖权异议的举证时限、简易程序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限、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举证时限、案件撤诉后重新起诉的举证时限、公告送达案件举证时限等问题规定阙如,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一定的障碍和困难。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针对性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证据之一的证人的证言是证人对其所知道的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人的含义、范围、条件、权利和义务均有规定,但仍存在作证主体不明、权利义务失衡、权利保障不足等缺陷.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对保障证人依法作证和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宪政体系设计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相对分立,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司法原则.作为审判权的行使机关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就审判权的行使联合下发文件的做法违背了我国宪政制度的设计,不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最终将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