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根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基本法》(宪法),联邦各州对教育享有充分自治权和自主权。因此,德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由各州和地方政府拨款。各州中小学教育法和财政法对州和地方两级政府承担的教育经费作了明确规定。州政府承担中小学的下述经费:一人事经费,用于支付教职工的工资;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5月5日报道,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U.S.Secretary of EducationArne Duncan)于本周宣布,教育部决定增加联邦用于资助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资金。教育部还允许各州使用联邦资金举行相关的竞赛,以产生更多  相似文献   

3.
据《今日美国》2009年11月4日报道,奥巴马政府提供给学校的43.5亿美元资助已经开始引导各州进行各种教育改革,但是各州改革的力度相对于华府的标准仍旧很小。作为高达1,100亿美元联邦教育刺激资金中的一小部分。“冲项资助”要求希望得到这笔资金的州必须减少学校间的成就差距,并使更多的孩子能够进入大学。  相似文献   

4.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同各州政府在文化教育领域的职能有着明确的分工。一、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职能 1969年之前,德国教育由各州主管。1969年德国修改了宪法,赋予联邦政府部分管理教育的权办,联邦政府据此成立了联邦教育部。该部于1994年11月又与科研部合并,组成“联邦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部”。联邦政府在  相似文献   

5.
一、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澳大利亚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沿袭了英国的模式,这类教育一般称作“技术教育”,主要在机械学院和艺术学校实施。1901年联邦成立后,各州和领地保留了对技术教育的管理权,技术教育的经费由各州和领地政府负责。联邦政府对各州技术教育的经费资助始于“二战”时期。  相似文献   

6.
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12):71-75
德国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制度是由基本资助和科研项目资助组成的双轨制,第三渠道经费来源多样化且极富特色.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中的主要问题是:与非大学系统相比,高等学校的科研竞争力有所下降;宏观和微观方面的科研资助组织体系尚不够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当前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主要改革举措包括:逐步增加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数量和比例,促进地区和高等学校间科研经费投入的均衡化,促进科研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相匹配并提高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通过并生效,为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石。从此各州职业教育走上了紧随联邦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轨道。1917-1930年,阿拉巴马州职业教育在联邦政府资助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从各类职业教育的资金构成、招生人数等信息来看,阿拉巴马州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自身,联邦资助主要是激发和鼓励了阿拉巴马州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内在需要与外在动力共同促成了阿拉巴马州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美国的人才战略,激活德国的高校体制,德国联邦教研部于2004年年初提出了创建5所“精英大学”的计划。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及广泛争论。经协商,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达成一致:以联邦和各州“共建”的形式。创建10所“精英大学”,并重点资助德国大学的“精英系”以及旨在培养高,层次科研后备力量的“博士生院”。“精英大学”计划标志着德国高校政策的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9.
德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本文研究了德国多个联邦州生物课程设置之现状 ,揭示了其中的一些主要特点 ,以供国内同行参考。一、德国的教育体制简介德国共有 1 6个联邦州 (包括柏林、汉堡和不来梅三个具联邦州特权的直辖市 ) ,各州在教育、科学、文化方面享有地方特权 ,联邦政府只负责颁布一些诸如国家教育规划及发展等方面的纲要性条款。1 6个州教育科学文化部联合成立部长联席委员会 (KMK) ,协调有关全德性事宜。德国实施全日制九年制普通义务教育 (五个州为十年制 ) ,并兼施半日制职业义务教育。儿童自…  相似文献   

10.
《世界教育信息》2004,(10):17-17
前不久,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进行机构改革, 宣布首次设立“专业咨询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德意志研究联合会是德国促进高校科研的最重要的机构,一个实行自主管理的全国性组织,被誉为德国高校继联邦政府、各州政府之后的最大的“第三资金”来源。其主要任务是资助高校从事高水平难度大的跨  相似文献   

11.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特点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经费主要依赖于公共财政资金,比如联邦政府、各个州政府和辖区管理机构等。德国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绩效考核的经费管理模式;积极寻求多种资助形式;紧靠市场,重点扶持市场需求较大的行业。这给我国大学经费筹措带来的启示有:加强经费管理;积极寻求非政府经费来源;拓展办学思路,主动与市场接轨,做好产学研的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2.
德国版的大学重点资助政策“卓越计划”提高了受资助机构的科研资金收入,这些资金主要被卓越大学用于科研人员支出,博士候选人成为其中最大的受益群体。证据表明,受到“卓越计划”资助的德国卓越大学扩大了博士候选人的培养规模,科研发表产出继而提升。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历来视博士候选人为“科学继承者”,给予博士候选人正式的科研人员地位,在绩效导向和周期特性的大学重点资助政策背景下,体现出了更高的科研效率。  相似文献   

13.
启动于1997年的TIMSS(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项目)与2000年的PISA(学生评价国际项目)研究课题,其核心就是评价与比较普通学校学生的数学与科学素养以及相关能力.在这两大项目中,德国学生总体成绩位于所有参与国平均水平以下.于是,德国研究协会(DFG)资助的"学校教育质量"重大课题集中各州、各大学的研究力量,齐心协力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剖析德国教育问题.本文介绍的就是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与爱尔福特大学联合主持的子课题"教学方案与教师专家智能"的动态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据德国《教育报》2014年3月11日报道,联邦教育与科研部(BMBF)将延长"高校国际化水平"项目至2016年。通过这一项目,德国高校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提高国际化水平。"高校国际化水平"项目于2009年由高校校长会议发起,由联邦教育与科研部赞助,并于2010年正式启动。在过去的5年里,该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截至目前,共有42所高校参加了这一项目,即将参加的还有36所高校。教育与科研部部长约翰娜·万卡(Johanna Wanka)在项目新一轮启动仪式上强调,国际化是德国高校发展的重要方面,联邦和各州的教育部  相似文献   

15.
德国联邦科研报告全面反映德国的科研状况,每四年发布一次,旨在定期总结和回顾德国的科研实力及进展。德国联邦教研部公布的《2004年联邦科研报告》长达833页。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其科研政策、科研结构、经费来源、国际地住和国际合作等。本次科研报告首次通过数据,一目了然地展示了德目的技术能力。近年来,德国政府大力倡导研发创新,在创造就业位置的同时,大大巩固和加强了其科学技未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6.
2月13日,德国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审议通过了联邦政府1月12日出台的“第二次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是二战后德国推出的最大的刺激经济方案,7月1日开始实施,为期2年。包括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和为企业及个人降低税收福利支出两部分,总规模500亿欧元,由联邦、州和地区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中,涉及教育和科研的经费约172亿欧元,约占总规模的35%,包括:  相似文献   

17.
该会成立于1961年。美国州立大学、学院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oStat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简称AASCU)是代表全美五十州及波多黎各、关岛和维尔京群岛在内的州立大学与学院的全国协调组织。现有成员高校370所及30个州的州立大学管理机构。该组织的目的是从全国和州一级角度审视高等教育政策,讨论州立大学当前的问题。协会在下列六个方面向其成员组建项目、提供信息与服务:联邦和州之间的关系,国际计划,城市事务,农业与乡村计划,学术事务,联邦资助计  相似文献   

18.
一、职业教育现状。 在美国,职业教育被描述为一种应用的学习。职业教育之所以富有生命力,就在于是为实际应用而学习。 管理体制:美国的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政策由三级政府(联邦、州和地区)共同制定。联邦政府不直接领导教育,也不制定课程设置的标准,而将权力下放到各州;主要通过对教育的资助(如教育拨款等)进行控制,进而使其政策渗透到各个州。 职业教育的资金来源于联邦、州、地区三级政府。每年联邦政府投入10%的资金,州政府投入90%的资金。公立职教机构只得到其中的26%,74%用于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National Science Fund,以下简称NSF)是美国国会1950年创立的一个独立机构,主管国家科学基金。其宗旨是“促进科学进步、增进国民健康、财富、福祉和保障国防安全……。”NSF主要通过给研究者个人、团队、研究中心和高校基础研究项目提供资助的方式来实现其宗旨。其中,对高校基础科研的资助额度占联邦资助总额的20%。  相似文献   

20.
德国高校的学科按研究方向分为生物与医学、自然科 学、工程技术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四大领域。本文根据2003 年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公布的数据,对142所德国高校 上述前三个学科的科研实力进行了排名。人文与枉会科学领 域,则引用德国高校发展中心(CHE)公布的结果,根据2002年 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对德国近70所大学的人文和社会学 领域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