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云南苗族芦笙舞是云南省公布较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云南苗族芦笙舞多数在苗族传统的节日庆典与祭祀活动中进行,空闲时间跳芦笙舞的情况较少,外出比赛与旅游表演中跳芦笙舞的情况更少,固发展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苗族芦笙舞申遗保护对象较集中;2)政府职能部门政策及监管力度不够;3)苗族芦笙手及芦笙舞传承人在逐步减少;4)苗族芦笙舞传承方式以民间传承为主;5)苗族同胞对芦笙舞的健身效果认知有限;6)苗族芦笙舞套曲记载不全等.  相似文献   

2.
对贵州苗族芦笙舞进行研究。发现贵州芦笙舞作为苗族民俗体育项目,在各地表现形式各有千秋,但均蕴涵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极富地方民族色彩的苗族芦笙舞,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身心健康、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黔东南苗族"芦笙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与"芦笙舞"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黔东南苗族"芦笙舞"所蕴藏的文化功能对维护本民族团结和和统一,保护与传承本民族文化,增进苗族先民身心健康,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友好交流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黔东南苗族"芦笙舞"以它斩新的面貌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丰富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民族文化三者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黔东南原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方法总结归纳出“芦笙舞”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运用的重要价值,结合当前贵州省高校实际,提出贵州省高校开展“芦笙舞”运动的一些建议,运用民族舞蹈的步伐结合现代体育器械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以便使“芦笙舞”能在贵州省高校体育课堂中得到良好开展,推动舜口继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施肥对播种当年短芒老芒麦(Elymusbreviaristatum)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当年短芒老芒麦种子能够成熟;施N比施P更有利于短芒老芒麦叶面积的增加、干物质的积累,且施N后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比施P的高,而N、P合施后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以N75.0kg/hm2和P37.5kg/hm2组合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芦笙舞”作为苗族先民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有着悠久历史,并广泛流传于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运用田野调查、实验测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进行观察、访问、测试,认为“芦笙舞”是集健身性、教育性、娱乐性、艺术性共生共融的民族民间舞蹈,对练习者机能及身心有明显影响,使本民族成员生命成长的体育文化场域得到保护与传承,是学校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雷晶晶 《阅读》2024,(22):16-18
<正>人类一直对遥远而又神秘的地外文明充满好奇!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些动物长得很像“外星生物”。让我们来认识它们吧。“三只眼”的楔齿蜥楔齿蜥体长40到60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体表偏绿色且背部有刺。其牙齿上颚后排有双排牙,下颚后排的单排牙像楔子一样切入两排上齿间的沟槽里,故而得名“楔齿蜥”。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施肥量和播种量对多叶老芒麦(Elymussibiricus)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处理间以N∶P∶K比例为50∶20∶20(以有效成分计,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播种量对多叶老芒麦结实性能和种子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多叶老芒麦种子生产中采用低播种量(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野生植物荻的营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集的野生荻资源进行人工栽培管理对荻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荻的幼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可溶性糖分,可为动物提供主要的营养。与水稻相比粗纤维素和木质素明显高于水稻茎秆,说明用荻来造纸、编织比用稻草具有更高的优势。与鹅观草、无芒雀麦和羊草比较发现,荻的粗纤维含量高于鹅观草,但显著低于同属禾本科牧草的无芒雀麦和羊草,而蛋白质含量与鹅观草相当,显著高于无芒雀麦和羊草。由此可以认为荻具有优良牧草的潜质。  相似文献   

10.
一、气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可通过易拉罐饮料筒的鼓、瘪现象,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本实验装置是利用废易拉罐饮料筒加工自制的。在常温下稍被压瘪的密封饮料筒内,装有空气,当把饮料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筒内空气被烧热,体积膨胀,筒壁被压瘪的部位被膨胀的空气顶起来,使饮料筒恢复圆筒状。当把胀圆的饮料筒放入冷水中时,筒内空气受冷收缩,筒内压力变小,在筒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筒壁又被向内压瘪。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将其综合化与民族地方音乐融合,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音乐教学综合化与民族地方音乐融合,有利于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音乐,能激发学生尊重艺术情感,促进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充分发挥本土民族音乐以外学科始终为民族音乐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唱艺术是用人声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声乐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声乐交响”音乐体裁。合唱是集体音乐的表演,是多声部的音乐,强调的是均衡、和谐、共性。现在的合唱形式普遍以“混声四部”合唱为主,要求每个声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音色,音色在合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13.
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传统的、民族的音乐教育应该成为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在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用、编写上都应该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宏扬。  相似文献   

14.
“判”是唐代科考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凡欲入仕为官或继续为官者,必然要与“判”发生关系。《百道判》虽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的虚拟性习笔,但其中所反映、思考的问题,诸如家庭婚姻、科举教育、丧葬礼仪、为政之道、军界生活、品行操守、触律犯禁等,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较大的学术价值,且是透视白氏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理论课程中采用MIDI和多媒体系统进行交互式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音乐理论教学变得真实可感,较大程度地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这对提高音乐教育的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代宫廷音乐根据应用场合可分为祭祀乐、朝贺乐和宴享乐,这些音乐依附于繁杂的宫廷仪式,属于礼仪的一部分,它们的制作、规模与更定是考察明代宫廷音乐体制的重要因素。明代宫廷音乐较之历代宫廷音乐又体现出一些特点,包括道教音乐对祭祀乐的影响和民间俗乐对朝贺、宴享乐的影响。另外,雅乐制作中的种种困难,音律考定的一波三折,充分体现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陈旧、僵化的艺术形式终将被新颖、鲜活的艺术形式所取代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肖邦是音乐史上最具独创性的作曲家,他一生专事钢琴音乐的创作,其作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与众不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肖邦的音乐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和器乐性的互相融合.他的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曲式结构灵活自由.同时他的音乐诗意连绵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可以说他在钢琴音乐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特点,为19世纪的钢琴音乐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配乐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目前运动员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欠缺;在配乐剪辑阶段运动员和音乐专业人士之间缺乏交流;长拳、太极拳在套路起、收势配乐的表现形式上缺乏创新;今后要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对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培训,增强运动员的乐感,使武术套路配乐得到更完美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云南洞经音乐在流传的过程中始终与地方宗教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两者的联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相互的融会。此外,洞经音乐和民间宗教音乐在相互融会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世俗化的倾向,这是主体适应性与客体需求性所决定的。可以说,正是由于两者的相互融会,使得包括洞经音乐在内的民间宗教音乐逐渐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布依族小打音乐是布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形成与传播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通过访问、收集资料、梳理出论点和基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汉族丝竹乐的传播与影响和对小打音乐的源头分析,对小打音乐源流进行推论,初步得出布依族小打音乐的源头极可能是两广粤语区的"广州八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