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不仅重视外语语言学习的输入活动,也意识到了输出活动对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而中国的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输入、轻输出。从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理论出发,结合实践,探讨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加强输出活动的多种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增进语言习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输入假设”和“输出假设”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言习得过程正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本文探讨了在输入和输出的有效结合中,根据理想的输入应具备的四个特点和可理解性输出的三大功能,探索出重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秦琴 《英语广场》2016,(12):61-64
输入、互动及输出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涉及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领域,为外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该文概述了输入假说、互动假说及输出假说,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结合输入和输出,优化输入为基础,重视输出,构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4.
输入理论的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认为语言习得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者大量地接触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i+1)自然而然地习得的;输出是习得之结果,而非原因,学习者输出不直接促进习得。而Merrill 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则认为输出对语言习得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只有切实做到输入和输出并重,才能将“语言输入”真正转化为“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语言教学应做到输入和输出并重,这有利于语言的习得。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通过英语输入和输出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习得能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长期以来,我国对英语教学投入巨大,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高。而学习英语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提高英语输出能力,实现英语交流的目的。要做到有效的语言输出,必须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重视语言输入和输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  相似文献   

6.
频率作用于词汇习得过程,牵涉到学习者的心理因素、认知因素以及词汇本身的难易程度等等。从频率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二语词汇习得的频率框架,包含输入频率、输入阻隔、词汇的发展、输出裂痕和输出频率五个主要过程,二语词汇教学架构必须以词汇输入频率为基础,输出词汇为驱动,缩小输入阻隔,填补输出裂痕。  相似文献   

7.
Swain的“理解输出假设”(The 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理论的提出促使二语研究者及学习者开始重视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输入(即听和读)的重要性而忽视输出(即说和写)在词汇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意在阐述输出在词汇教学中的重鼗作用,指出输出与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高效词汇教学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外语教学界的重视。本文从有利于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角度,结合当今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探讨如何捕捉“语言输入机会,”促成语言输出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红芳 《现代教育科学》2006,(6):104-105,107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外语教学界的重视.本文从有利于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角度,结合当今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探讨如何捕捉"语言输入机会",促成语言输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言输入理论、语言输出理论和语言内在习得大纲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应用于阅读教学、口语教学和听力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效率,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和语言输出技能.  相似文献   

11.
外语习得的认知过程可简要地概括为:输入-信息储存与处理-输出.我们要很好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主动控制习得者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充分调动习得者的认知积极性,调集注意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理论,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此理论,结合当前五年制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认为英语学习中的输入和输出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进而阐述了语言输入和输出对五年制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强调大量可理解语言输入对习得语言的重要性,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强调了可理解的语言输出对语言的习得的三方面作用。结合两者的理论,本文通过调整阅读输入的质量,重视写作输出的过程来兼顾输入和输出,以便最终实现阅读和写作的联动。  相似文献   

14.
张梦 《红领巾》2005,(4):118-119
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一方面,语言学习不能自动转化成语言习得,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这种输入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而另一方面,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语言习得不能成功.有输出也意味着学习者内化了部分语言输入.在二语习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任务型教学将任务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语言输入,使得语言输入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唐梅 《成才之路》2023,(32):105-108
在英语教学环节,教师不但要重视知识的输入流程,还应融入知识的输出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平衡。然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更注重英语知识的输入,忽略知识输出的重要性,使得输入及输出的占比差距明显,甚至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文章重点探究构建输入与输出动态平衡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以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互动式情境教学促进学生的语言内化,以实践性语言输出让学生达成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6.
文辉  涂红英  邱琳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120-121
克拉申(S.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外语教学界的重视。此文从有利于增加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角度,结合目前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探讨如何创造"语言输入机会",促成更多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克拉申的"习得—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等重要理论的简单阐述,结合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二语习得理论应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去,通过可理解性输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有质量的输出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输入和输出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一不可的两个重点,从输入到输出阶段,英语专业学习者必须经历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口语作为一种输出技能与输入输出的认知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分析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关系,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口语教学实践经验,探讨输入输出理论对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有益启示,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语言输入和输出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以便达到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如何处理外语教学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 《天津教育》2005,(10):48-49
目前,一些学者开始从当代认知心理学所重视的信息处理和认知能力两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研究,如Gass、Ellis、Skehen等。他们都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复杂的认知过程,并明确地指出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是习得过程的要素。但是,如果考察一下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英语教学,就会发现很多教师对“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究竟在什么条件下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是有效的?何种语言输入与输出能促进语言习得?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之间关系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我们就无法真正创设外语教学中“语言习得”的环境。因此,了解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的相关理论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