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寄宿制中学的学生上学期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校时间长,余暇时间相对较多。传统的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又由于统的过死,活动内容单调,引不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打破年级界限,组织师生一同的体育协会,学生参与体育协会活动的形式替代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2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上位概念的分析,得出“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文化活动过程中由体育工作者、学生和其它教育工作者共同创造的,以不同形态存在的特质所组成的一切事物,’的定义,理清它与“文化”、“体育文化”、“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依据人类进行身体教育时所需的支撑条件,将体育文化分为:体育智能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规范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边活动,通过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的紧密配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国体育化是在校园特定环境下的亚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基本表现形式的一种独特的区域性、群体性化.校园体育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表面的物质化,主要包括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是广大师生从事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和环境.二是中间层的制度化,包括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组织形式、规章制度、教学活动、竞技比赛、综合运动会等.三是核心层的精神化,包括学校的体育意识、体育作风、体育道德等.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化对人的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事业不断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服务,积极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校体育化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生活理念,精神而貌的影响更为突出.作为传播和推广先进化的重要部门,高等院校的体育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竞技体育能有效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形式,提升校园体育化的品位和层次,对青年学生具有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分析了校园体育化的内涵、学校开展竞技体育的误区和解决途径,以促进校园体育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化中,“校园体育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化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是师生员工在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体育学习、体育活动等过程中所形成并保存的所有内容的总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对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校园体育化”则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过去高校传统的课余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着重以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等特征,提出了崭新的课余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方法,为求更好地开展高校校园课余体育活动提出较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与建设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体育文化是在校园这一特定范围里,是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具有方向性,高层次性和开放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竞争性、校园性的特点。提出加大体育改革力度,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和管理,加强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构建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实验、文献分析、访谈等方法分析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的师生共同活动在人员配比和时空关系上的人文关怀,以及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程序方面的人文关怀,确定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人文关怀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课外体育活动与校园体育文化两者的特点出发,探讨其中的辨证关系,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校国体育文化形式,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史化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也推动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建设,是课外体育活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在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时,还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并将其纳入体育教学的总体构架内,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发挥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应用性等优势,拓宽师生体育文化视野,丰富体育教学内涵,提升体育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教学互动时间及互动类型以及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观察结果认为,在大学体育课堂上,师生互动形式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其类型有:师群独占型、师群主导型和师群 师个组合型,而学生之间的互动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且学生小组在课堂中并未成为有效的“功能群体”。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宁雷 《体育与科学》2004,25(6):85-87
为了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体育,加强大学生人文体育的素养,全面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丰富人文奥运的内涵,通过对辽宁省8所高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提出构建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议方案。在高校中应鼓励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选修课资源,开设有关体育人文的通识选修课程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讲座,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文陵桃 《精武》2012,(1):62-63
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独立院校作为20世纪末出现的新生事物,其体育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目标的长期实现以及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校园运动口号的形成、高水平运动队的组建、体育设施的完善、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等是促进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5.
试论体育文化演进的思想线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是人的身体活动方式,虽说有生理的自然决定性,但人的身体活动一旦被纳 入社会关系体系,便开始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并为各种形式的人类活动所利用,所以 说体育运动必然是文化性的。本文提出体育运动在社会文化中以多元整体状态存在 着,并且分析了以 Play,Game,Sport为关键词的体育文化演进的思想线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北地区乡镇社会体育组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乡镇有社会体育组织,其主要形式为:政府中体育机构———文化(体)站、群众性体育组织和民间体育组织三类,有一半以上的乡镇社会体育组织人员属于兼职,乡镇体育经费较少,有三分之一多的乡镇近两年开展体育活动或比赛1-2次,除乡镇社会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外,农民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藏密文化是藏传佛教的核心内容,藏密修持等是以宗教形式出现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这些活动主观上是宗教信仰活动的一部分,但客观上与现代体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对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建议开发该项目作为锻炼身体和增进健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陈胜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376-378
按照“文化”的一般定义把“体育文化”概括为三个层次:表层是运动形式(包括身体运动形式及所使用的场地、器材等物质形态);中层是体育体制(包括体育的社会组织形态和教学训练体制等);深层体育观念(包括身体观、运动观、价值观、方法观等)。巾此演变而来的体育文化、终身体育、身体文化、身体娱乐、竞技与体育等概念术语具有学术上的不同含义和实践上的不同功能,只有准确界定他们的概念,才能在体育文化实践中广泛交流和应用,并正确指导人们从事和接受不同的体育文化活动,以避免因含糊不清的概念给体育文化实践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体育俱乐部在中学体育活动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活动课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体育活动课中体育俱乐部这一概念进行操作性界定,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体育活动课中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社会交往等的影响,对于丰富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开展形式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权利的体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科  黄玉珍  金育强 《体育学刊》2007,14(2):136-140
研究了体育权利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实现途径。认为体育权利仍属于推断权利,它不指向具体的权利形式,而是体现于教育权、文化活动自由权、生存权、发展权、获得权利救济权等多种权利形式之中,是对多种权利形式的抽象与综合。体育权利法律化、公民具有强烈的体育权利意识、体育权利实现渠道畅通是体育权利得以实现的3个基本要素。在实现体育权利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导向、规范、保障、干预、救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