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情,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的内驱力,也是教育事业对从教者最本真的要求。它决定了教师在前行之路上,将无怨无悔地如园丁般细心呵护、培育一棵棵稚嫩的幼苗,点燃学生求知的渴望。它体现在优秀教师的知行统一的实践和细致入微的关爱之中。点燃和保持教师的热情就成为关乎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付飞 《教书育人》2007,(8):38-39
一、对教育要有热情 热情是一种热烈、专一的情感.教师只有对教育怀有热情,才会有为教育倾尽心智和才力的自觉性和动力.教师只有对教育有热情,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视教育如生命,视学校如家庭,视学生如弟妹(子女),才能"朝夕虑其事,日夜经其务".教师对教育有热情就是要把教育当作一项为之奋斗的事业.现实中很多教师之所以平庸就在于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职业与事业是有严格区分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18年来,凭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无比热爱,我用心领悟着"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内涵,用真情和爱心培育着祖国的一棵棵幼苗。教育是永恒的事业,这更需要我在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6)
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瑾 《教育探索》2002,(1):85-87
一、新时期的师德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高层次的道德,它的内容除了德育内容的一般要求外,特别强调要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自觉做到教书育人,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工作,才能坚定职业信念和理想,产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又集中体现为对学生的热爱,这既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这一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既要…  相似文献   

6.
<正>一位哲人是这么说的:"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的确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愉快的接受教师的教诲。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爱是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础,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学生非常需要教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和能力.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则说的更为直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个庄严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很多人说:"爱是一种奉献。"它如一股甘泉,一股热流,穿透人的心田。其实爱除了是一种奉献以外,它还是一种责任,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幼儿,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自身素质去热爱幼儿,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幼儿,对幼儿负责,让爱与责任成为幼儿教师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教研部门工作多年,经常深入农村学校,深切地感到农村教师对教研的需求与热爱,对教育科研骨干的敬畏与崇拜。每次赛课、讲座、培训、教研成果评选等活动,广大教师都会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唯恐失去发展的机会。教师们的这种教研热情主要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农村教师是一棵棵无名的乡间草,他们绝大多数静得下心来,守得住寂寞,长年为教育默默地无  相似文献   

1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这是不少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事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托尔斯泰就曾经这样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马学连 《考试周刊》2014,(1):180-180
<正>回首走过的教育时光,就像在优美的景色里挥洒年轻的悸动和热情。看那细雨霏霏,飞扬着青春的气息;流水潺潺,颤动着年轻的搏击;青松苍翠,挺拔着倔强的性灵;高山铺青,屹立着向上的生命。我,一个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播撒着爱心,释放着激情,用爱服务着学生,完美自己的人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用心地爱每一个孩子"……他们对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的责任感和奉献  相似文献   

12.
谢玉梅 《中国教师》2013,(12):79-80
<正>"师爱"既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又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还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师爱"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没有"师爱",教育就无从谈起;没有"师爱",就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师爱"蕴含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感情"的引导者。在教育  相似文献   

13.
正事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要想成为好教师,我们必须把教育工作当成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来做,从多个方面积极提升个人素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具备哪些素养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有强烈的工作热情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过:"如果教师对个人的事业毫无热情,抱着应付的态度,他就不可能创造出什么成绩。"教师的工作不仅仅  相似文献   

14.
沈爱贞 《教育》2012,(1):50-51
没有教师全心的投入,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教师满腔的热诚,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因此,激活教师的生命热情,才能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当以激活教师的生命热情为重。  相似文献   

15.
周更华 《班主任》2005,(6):25-25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决定了教师不得不经常突破时空界限来工作,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吕型伟曾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出了深刻的体会,"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献身,就不能顾及个人的利害得失.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一份工作,而且把它看作是自己为之奋斗的、神圣的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感、个性、热情乃至一切,都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  相似文献   

16.
代课教师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他们没有任何名分却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为"普九"和"两基"工作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历史贡献。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由于代课教师没有合法的入职程序,加上质量参差不齐,基于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质量提出  相似文献   

17.
重视和加强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包括职业道德、事业心和教育热情。职业道德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教师本人的为人师表;事业心集中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教育热情则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满腔热爱。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产生合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职业道德意识应该是所有教师努力追求、必须做到的一种基本要求,教育事业因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而显示出崇高、伟大。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却令人堪忧。有的教师不安心于本职工作,缺乏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  相似文献   

18.
专业觉醒是发展的前提教师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它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一个没有专业素养的老师,会把天才培养成庸才,那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只要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对于一个教师的事业而言,最大的危机就是业不精专。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不思进取、业不精专。学生  相似文献   

19.
爱的教育     
<正>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热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渗透爱的教育,才会与学生心灵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需要,而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因而在教育中体现爱的教育是教育最基本的诉求。纵观教育的历史长河,爱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当做是职业发展的最基本、最朴素的,也是最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王毓珣认为,弥漫在各类教育中的教育爱是促进我国教育振  相似文献   

20.
<正>儿童文学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确,世间万物因有了爱的滋润,才变得勃勃生机、万紫千红。教育也正因有了爱才变得如此神秘、如此崇高、如此神圣。"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之成为"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