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采用单播或广播传输方式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网络瓶颈问题。将IP组播技术应用到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可以有效地节省网络资源,具有时延和网络阻塞几率小的优点。结合多媒体网络中视频传输系统的结构,给出了IP组播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设计思想与Winsock实现方法。建立监听套接字较好地保证了视频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QoS。试验中视频传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可视电话系统将话音及视频数据通过IP宽带数据网络进行传输。由于IP数据网络所固有的流量突发特性,将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话音数据造成间续性的话音堵塞延时,使话音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基于网络融合技术将话音数据在PSTN网络上传输、将视频数据在IP数据网络上传输,并通过同步协议保证话音与视频的同步,可以在保证话音数据无延时传输的同时得到相对稳定的视频流。测试结果表明,话音与视频数据同步延时小于50ms。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在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中应用的无线多跳视频传输实验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及其对应的传输控制和路由选择协议.该系统将嵌入式Linux与IEEE 802.11n传输协议集成到ARM内核,由S3C6410主控模块、无线局域网网卡及LCD屏等构成.针对VANET的无线多跳视频传输场景,对视频编译码分别采用H.264和JPEG两种标准实现并对它们的压缩比、时延、传输丢包率等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比较,进行了室内室外多种不同场景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跳视频传输实验系统方案能够适应VANET等多种场景的应用,所提出的传输控制和路由选择协议能够保证视频传输的多跳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网络摄像机这种特定应用的需求分析,指出了视频信号网络传输的特点在于实时性要求高,而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RTP(实时传输协议)和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协议比TCP协议更适合应用于网络视频传输。同时针对嵌入式平台的特点,提出了硬件实现方案和软件处理流程,并且详细分析和解决了RTP和RTCP协议在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试验结果证明网络摄像机系统在实时性和可靠性上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流媒体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媒体技术是随着网络多媒体应用中音频、视频传输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多媒体传输技术,它和传统的网络文件传输技术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多媒体音频、视频传输的实时性和交互性。通过对流媒体相关的流、文件格式、传输技术、传输协议以及流媒体传输方式等的深入研究并给出流式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案以及流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网络摄像机这种特定应用的需求分析,指出了视频信号网络传输的特点在于实时性要求高,而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RTP(实时传输协议)和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协议比TCP协议更适合应用于网络视频传输.同时针对嵌入式平台的特点,提出了硬件实现方案和软件处理流程,并且详细分析和解决了RTP和RTCP协议在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试验结果证明网络摄像机系统在实时性和可靠性上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网络摄像机这种特定应用的需求分析,指出了视频信号网络传输的特点在于实时性要求高,而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RTP(实时传输协议)和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协议比TCP协议更适合应用于网络视频传输。同时针对嵌入式平台的特点,提出了硬件实现方案和软件处理流程,并且详细分析和解决了RTP和RTCP协议在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试验结果证明网络摄像机系统在实时性和可靠性上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ARM cortex-A8开发一个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系统采用B/S架构,用WiFi网络传输视频数据,由Web视频服务器、无线传输模块和远程监控终端3部分组成。探讨Web视频服务器的软硬件设计,包括服务器硬件平台搭建、Linux系统移植部署、MJPG-streamer移植及WiFi网络构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较高,可实现多终端同时监控,采集到的图像清晰流畅,无明显失真,视频监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莆田学院学报》2015,(5):44-48
针对视频监控网络传输流量突发的特性,研究在网络带宽资源受限条件下避免拥塞的策略问题,提出了一种监控网络避免拥塞的方法,并将此方法结合SDN技术应用到视频流传输网络中。经过端对端的视频流传输实验,通过人主观的观感以及客观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证视频流实时、完整、高效地进行传输,达到网络视频传输流平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1 流媒体技术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网络技术都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流媒体技术是一种依附于网络的传输技术.早期的多媒体文件需要从服务器上下载后才能播放.由于多媒体文件一般比较大,一个典型的MPEG-1编码视频节目,1分钟的数据为11.3 MB,由于受到网络带宽的限制,很难满足视频信息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从而限制人们在互联网上使用多媒体数据进行交流,导致难以推动Internet视频信息的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19,(2):42-45
针对传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显示质量低、设备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人们对视频图像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视频监控、嵌入式等技术,提出基于QT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使用Linux操作系统搭建环境,通过采用USB摄像头连接在ARM开发板进行采集视频图像数据,用TCP传输协议通过网络传送给客户端,使用QT软件设计进行视频显示,最终通过交叉编译工具将系统移植到ARM开发板。该系统具有实时性强、可扩展性强、灵活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为增强无线多跳网络(Ad hoc网络)中视频传输的抗误码性能,提出了一种面向Ad hoc网络的视频多描述编码及其传输方法。首先,通过判断两个相邻帧运动矢量的差值,自适应地在视频序列中插入参考帧以提高帧间编码效率;然后分别抽取出视频序列中的奇数帧和偶数帧形成两个描述;最后,在确保传输路径可靠性的基础上,选取两个质量较高的节点不相交路径分别传输视频序列的两个描述,以提高视频传输的可靠性。OPNET Modeler中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Ad hoc网络中典型的多描述编码及传输方法MDC_AODV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地增强了视频传输的抗误码性,提高了接收端的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13.
首先提出了分层视频编码器的概念,并且给出了分层视频流的特性。然后利用差分服务模型在Internet上传输这些分层媒体流.这种服务的目的是保证最重要的视频部分进行百分之百的QoS传输(例如背景信息),然后用Best-effort方法来传输其他层的视频流.最后提供了一些计算机仿真结果来阐明差分服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以及时网络拥塞的抗干扰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频监控应用领域应用广泛,对视频监控的实时性已成为检验安防系统的重要标准,为此设计以TE6410开发板为硬件平台为核心基于Linux系统实现H. 264软件编码的实时监控系统。平台采用cmos摄像头基于V4L2接口采集视频,采用X264软件编码压缩,实现了视频的高度压缩比;基于RTP协议打包封装H. 264视频流经网络传输到VLC播放器,显示监控画面。经实验测试结果证明,系统监控图像清晰,播放流畅达到了实时监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针对海量视频在线实时传送速率的要求,需要将视频数据尽可能高压缩率的进行视频编码,以达到快速实时传输目的,搭建了基于TMS320C6678处理器的实时编码传输平台。系统采用千兆网相机、HOST台式主机、TMS320C6678 DSP开发板、笔记本终端VLC HEVC软件实时显示,通过以太网相连。在保证视频清晰度的条件下,系统测试结果:HEVC全新的编码方式有效提升了视频压缩率,仅用原先的一半带宽即可播放相同质量的视频,实时性高。结论:传统的H. 264视频编码可以获得150倍的压缩比,新一代视频编码HEVC在相同的视频质量基准下,视频容量减少大约39~74%,大大的提高了视频压缩率,并且还能获得更好的信噪比(PSNR)。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设计一个通用化网络视频监控平台,提供一套具有实时性、实用性、易操作性、高可靠性、可维护性的视频监控管理系统;介绍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架构和主要技术手段,描述了关于网络视频数据流量的计算过程,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管理,降低网络视频数据流量,基于C/S和B/S架构、模块化结构,实现了高校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无线移动网络中可分级视频流传输的实验要求,提出了无线移动网络中可分级视频的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平台包含3个阶段,编码阶段将普通格式的源视频编码为H.264/SVC格式,仿真阶段将视频报文在移动自组织网络中传输,设计了新的路由协议获得网络的可用带宽估计,并将该信息发送至自适应速率调节模块,解码阶段过滤一部分网络抽象数据信息,提取出最优的解码视频数据流。此外,为了实现可分级视频流自适应调节信息的传输,设计了新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通过自适应反馈机制可以根据路由状态与网络的可用资源状态调节源节点的传输速率,以满足可分级视频传输的要求。基于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本平台可以测试可分级视频流在无线移动网络中传输多个性能指标,并且设计的自适应路由协议可以提高无线移动网络的视频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代理的系统--应用层自适应多播AALM系统,改善网络的异构性和传输实时性.在局域范围内采用高效率的IP multicaat进行数据传输,每个多播域中设置一个代理服务器MAN,MAN之间的主干网络通过应用层多播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在Internet范围内的多点数据通信.采用了XML驱动的服务定制机制,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节省大量的网络资源,提供网络吞吐量,提高视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基于移动网络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缺陷,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3G和Hi3511的嵌入式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由3部分组成:视频服务器、传输网络及监控客户端。视频服务器采用海思Hi3511的解决方案实现;传输网络基于3G网络和TCP/IP协议;客户端采用C/S结构和DirectShow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20.
网络视频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提高网络视频学习效率,可以保证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为运用有效措施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分析了影响网络视频学习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使大学生在网络视频学习中的学习效果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