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育在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向,设计和提出高质量的"大问题"引领学生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生长、数学素养的提高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及软件的普及,数学实验也逐步成为课堂数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介绍基于TI图形计算器(简称TI)的数学实验为平台开展的教学活动。将TI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结合典型案例,探究函数的性质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助于打破学生在"听中学"的传统,使之转化为使学生在"做中学"的学习模式.运用数学实验开展探究教学的模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习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探究学习成了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开展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不再是在教师的讲授下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但是,也不能否认在一些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探究学习却存在"重形式、轻实质"、"重热闹、轻思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反思"的策略,就是要积极倡导问题探究和努力促成反思提高,具体地说就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学会探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纯记忆型的智力普遍贬值,而想象力、创造力将会越来越重要,从而使数学教育面临更大挑战。本文对数学学习的本质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新课改对当前的数学学习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在数学学习的本质应用中应做到:创设情境,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实践,变"学数学"为"做数学";合作探究,变"传统学习方式"为"研究性学习"。希望能对今后的数学教育有所帮助:使数学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以生为本",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认知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引导学生由"会学"向"学好"转变,从"学会"向"会学"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断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陆维拉 《考试周刊》2011,(37):79-79
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恰能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马芯兰老师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现代教学是要让学生动手做,而不是用耳朵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用手"创造"探究的成果一、生动活泼的探究素材生动鲜活的探究素材是组织好探究活动的关键,因此,我在提供学生探究素材时需要考虑这些素材是否生动?能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并从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的学习活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可以且应该用计算机"做数学"、"表现数学",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欣赏数学,  相似文献   

11.
以探究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的新课程改革,不仅将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将探究作为课程的内容标准。"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与传统知识传授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珍视探究过程中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经历数学问题的产生和形成,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提高,在"探究"中创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课堂生活化、活动化、探究化,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找规律"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活动,更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很好的题材,即十分有益于学生逐步养成"乐于探究、善于探究"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正因为此,在各类数学教材、教辅材料以及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乃至形形色色的竞赛活动中,我们都可以经常看到"找规律"的身影。但是,这方面的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即常常以“发现规律、检验规律”统一地去处理所有此类内容的教学:教学中我们又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变成了“假探究”。等等。,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金海 《考试周刊》2012,(44):47-47
国家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生"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而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则很好地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活动,本文就二次函数的应用,谈谈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郁秀瑾 《考试周刊》2011,(39):73-75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我们要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指导生活,让生活反馈数学。  相似文献   

16.
包冬琴 《考试周刊》2011,(11):74-75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那么,从哪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呢?  相似文献   

17.
龚成孝 《考试周刊》2012,(18):60-60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一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新课改理念下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课程设计实施由"注重知识讲解"变成"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也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发现,通过合作探索交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红社 《教师》2011,(2):80-81
数学变式教学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进而探究"变"的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变式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含义、熟悉数学方法、明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数学规律、提高数学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云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3):113-115
在新课程标准下,适当取舍重组教材,让"日常数学"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数学情境——提出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郑少波 《考试周刊》2010,(36):101-101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是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