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较,新型研发机构更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实践了多元化的模式,通过梳理新型研发机构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提出有助于推动我省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较,新型研发机构更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探索实践了多元化的模式,本文通过梳理新型研发机构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提出有助于推动我省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研发机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型研发机构的评价研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深入考察和完善。本文通过梳理国内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相关政策的异同,利用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新型研发机构评价流程中的区域政策、评价原则、评价理念、指标和实证研究等内容。结论表明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流程、评价理念、评价指标、评价研究实证方面还需优化。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及时引入新的评价理念并加以实践验证;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在评价研究实证方面增强流程完整性,探索并比较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侧重科研和产业化能力,优化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科研人才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科研成果产出对社会经济贡献程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科研育人,为国育才,回归科学研究的精神本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破除“唯论文”等科研人才评价顽瘴痼疾及高职院校单一的职称晋级科研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及科研成果转化率,应从人岗相适的分类人才评价机制、注重成果转化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及科研人才队伍和管理队伍科研素养塑造方面,以“双师型”一线实践带动科研项目拓展,以问题发现和认领的科研合作形式,探索多机构科研协同合作模式,并建立系统的科研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及全过程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程、提高建设质量,以南京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例,通过主要建设成效和具体举措分析,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其在功能定位、组织机构、共建模式、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经验,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新路径。分析表明,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功能定位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合同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一领导,明确功能定位、聚焦重大需求,优化政策体系、注重落地实施,创新发展机制、激发要素活力,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绩效导向,是其建设发展提供的重要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辩证地分析不同转化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有助于系统性认识各种转化模式并且更加有效地将不同模式应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过程双重理论视角出发,根据科技成果转化核心驱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两大维度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类框架,利用二维四象限分析方法划分为个人委托转化型、个人直接转化型和机构驱动转化型3种常见模式,并结合国内外代表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种转化模式都有各自的核心特征、优势、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适用条件。基于研究结论,研究型大学和传统科研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加强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体系,大力推广技术商业化发展模式,强化自我“造血”能力;此外,国家应出台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切实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实现良性运作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种新的创新主体和组织模式,在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一支新生科研力量.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作为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江西省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剖析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科技协同创新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和兄弟省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一种新的创新主体和组织模式,在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一支新生科研力量.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作为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为江西省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剖析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科技协同创新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和兄弟省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新时期江西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升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2022年度广西新型研发机构运营管理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广西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西实际,从建立差异化协调机制、构建有效的培育发展机制和构建更加灵活的人才吸引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广西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研究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且北京新型研发机构相关研究较少,为系统把握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经验和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构建研究框架,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8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例,总结分析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经验以及存在问题或挑战。分析显示: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在顶层设计、创新要素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但在机构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和人才集聚方面仍有不足。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等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评价的关键难点在于既确保财政支出绩效目标达成又准确把握机构不同阶段发展实际。为破解上述难题,设计一套涵盖技术创新类、成果转化类、产业培育类、综合发展类新型研发机构,以技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产业培育能力为基本维度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引入正态分布概率模型确立固定参照数,采用绝对百分比计算指标得分系数的计分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平台绩效评估实操样本。通过A市进入发展期的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考核实证,证明该指标体系和考核测算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智库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积极引导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新型智库建设质量的评价体系,包含管理质量、成果质量、人才质量、发展质量4个一级指标,以及13个二级指标。随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价,针对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从智库协调管理、成果转化、人才管理和交流合作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形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背后体现着新型高端特色人才的培养逻辑。基于生态位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培养,以懂理论、懂科研、懂市场为目标,通过构建科研与市场的“双导师”指导体系、完善教学培养体系、健全毕业考核体系,充分发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产学研”作用,将学生培养为精通理论、擅长研究、熟悉产业的新型特色高端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两张皮的现象,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器、加速器。近年来各省份涌现了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然而绝大多数还处于建设发展的摸索阶段,面临着体制机制障碍、资源整合能力弱等多方面问题,成效未达预期。本文综合文献以及专家访谈梳理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英文简写为ISM)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使之条理化和层次化,提出发展基础、机制支撑、辅助保障、直接依赖四个层次的新型研发机构运行机理。结果表明: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以场地、设备、人才、知识产权为直接依赖,以建设定位、区域环境、资源整合、政府资金、组织体制、成果成熟度为发展基础,以风险控制机制、项目孵化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市场收益分配机制为机制支撑,以政策支持、产业基金、知识协同、平台建设为辅助保障。本文丰富和拓展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影响因素相关的理论研究,为机构建设发展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化导向的特点以及建设需求,综合德尔菲法设计了科学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此外,运用ANP法,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计算了各项指标的对应权重,从研发条件、创新活动、创新效益以及人力资源等四个维度设计了产业化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发现:(1)成果产业化是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首要目标;(2)政府的政策扶持仍是影响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因素;(3)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突出学术论文研究不同,新型研发机构的共建绩效评价更加注重研发产出、成果转化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等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湖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概况,介绍了湖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典型案例,并结合湖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实践探索,从支持举措、人才引育、产学研用等方面提出了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教产融合创新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创新人才的需求,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具有学、研、产、政等跨界属性,为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途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从构建科研与市场"双导师"制、完善教学培养体系、健全毕业考核内容等方面展开,体现了生态位理论中的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扩充发展的逻辑.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上述人才培养路径,对我国高端人才教育体制改革有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经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工具和手段,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探寻科技成果转化道路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因此以其为典型案例,从学术文献、机构官网、实地调研谈话和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取资料,梳理其中的关系机制,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化创新理念为精神内核,以科研管理模式、孵化育成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为治理结构,借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地方自主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经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工具和手段,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探寻科技成果转化道路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因此以其为典型案例,从学术文献、机构官网、实地调研谈话和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取资料,梳理其中的关系机制,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模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化创新理念为精神内核,以科研管理模式、孵化育成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为治理结构,借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地方自主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是复杂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下的非结构问题,现有研究对其评价关注不多,不利于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鉴于新型研发机构的多主体联合共治、多功能融合等特性及其国际化的复杂性,通过梳理借鉴新型研发机构、传统研发机构、企业和高校教育等已有相关国际化指标,基于软系统方法论,从顶层战略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在综合考虑受益者、执行者、转化过程、价值导向、决策者、环境限制六大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涵盖战略设计、资源流动、活动举办与参与、机构投资、科技成果发表、国际专利申请等核心内容的顶层模型,并逐层分析得出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行为主要包括效力、效率和效果3个方面,最终提炼出一套包含6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的新型研发机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加快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化进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