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围绕科研团队如何创造更多的知识,本文采用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一个合作网的结构与关系强度的交互模型。通过收集5年间111个科研团队的合作网数据,包括862位学者与591篇论文的完整信息,采用社会网络及负二项回归等分析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网络中心性对团队知识创造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2)网络密度负向调节网络中心性与知识创造绩效间的关系。3)关系强度进一步调节网络中心性与网络密度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当科研团队合作网络中心性高,网络密度小,成员间关系强时,科研团队的知识创造更高。  相似文献   

2.
刘晓婷  黄颖  李瑞婻  张琳 《情报科学》2022,(12):170-180
【目的/意义】识别科研合作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模式所具有的异质性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丰富科研合作模式识别方法,进而推动科研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内聚耦合视角,从科研团队的内部合作与外部合作两个维度来识别科研合作模式,由此划分为低内聚低耦合模式、高内聚低耦合模式、低内聚高耦合模式以及高内聚高耦合模式四种科研合作模式,并从网络指标、研究绩效、优化路径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不同科研合作模式所具有的差异性特征。【结果/结论】结果发现,高内聚低耦合模式更有利于科研人员在“小圈子内”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高内聚高耦合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团队研究绩效和个人研究绩效;此外,可通过两条优化路径实现科研合作模式的优化发展。【创新/局限】基于科研团队的内外部合作,提出科研团队“内聚与耦合”合作模式的识别方法和识别过程,但合作模式的细粒度探究仍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3.
贾建锋  柳森  赵希男 《科研管理》2017,38(1):118-126
按照目标规划思想,依据2-范数距离,从尊重和发掘胜任特征个体优势结构的角度,提出一种面向层次结构的研究型大学教师团队成员胜任特征的匹配方法,包括胜任特征个体优势结构的跨层识别,共性优势结构的提炼与分析和教师团队成员的筛选三个流程。在此基础上,以来自于研究型大学的经验数据验证了匹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按照目标规划思想,依据2-范数距离,从尊重和发掘胜任特征个体优势结构的角度,提出一种面向层次结构的研究型大学教师团队成员胜任特征的匹配方法,包括胜任特征个体优势结构的跨层识别,共性优势结构的提炼与分析和教师团队成员的筛选三个流程。在此基础上,以来自于研究型大学的经验数据验证了匹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科研团队有效性与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科技人员及R&D经费的投入是巨大的,但科研产出并不是很理想,除了受体制性因素制约之外,主要根源在于科研团队内部的合作效果难以判断.由于目前尚缺乏对科研团队有效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质性研究,为探测和归纳我国科研团队有效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采用AHP方法建立了团队有效性测评标准,然后将其作为因变量,并将包含18个可测指标的五组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江苏省182个企业科研团队为调查样本,通过实证方法得到这一结论--科研团队有效性显著地受到任务特征、团队文化、团队制度、环境因素和团队构成五种因素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科研团队有效性培育与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能极大地提高科研创新效率。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明确提出对创新团队进行支持。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从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管理机制、学术带头人、研究基础、成员结构、研究平台等多种视角来解决团队识别问题。论文总结创新团队定义与特征,分析当前各识别方法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指明创新团队特别是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创新团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概念、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提出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概念,研究了其不同于其他团队的突出特性,包括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中学术(科)带头人的角色,结构形态、组建方式以及约束激励等方面的特征,最后指出组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创新业绩的影响因素可以划分为团队结构、协作程度、运作水平、环境条件等四大方面,包含团队规模的适度性、学术带头人水平等16个子项.通过对全国9所高校的56名专家学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术带头人的水平等8项因素是影响大学科研团队创新业绩的最主要的因素,这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科研团队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实施载体,对其合作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助于实现科研团队资源配置与优化来提升创新绩效。【方法/过程】以WOS数据库中医学信息学领域2011-2020年合著论文识别出的1418个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科研团队整体层面视角出发,筛选出4个合作网络特征对科研团队进行聚类并分析各类型科研团队的特点,利用决策树深入挖掘特征因素组合对各类型科研团队的创新绩效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基于合作网络特征可将科研团队划分为二人合作型、流线型、网状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各类型科研团队的合作网络特征差异明显。除二人合作团队外,其他类型科研团队中,网络密度越小团队越容易产生较高的创新绩效。【创新/局限】基于数据证据结合数据挖掘方法,有效捕捉合作网络特征的组态效应与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复杂关系,展现团队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决策路径,为科研团队建设和提高科研绩效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对相关研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为科研团队合作效果研究提出了研究框架,通过合作过程及合作结果中团队成员、团队以及合作整体三个层次的指标水平来反映合作效果,并归纳了团队特征、环境特征以及过程管理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以该框架为依据设计问卷,调查了我国某所高校科研团队间合作的状况。结果表明,科研团队的总体合作效果较为理想,但在团队特征以及过程管理中体现出一些问题,说明合作还不够深入,还有很大的创新潜力,今后的研究还应在这些问题上做更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舆论反转的机制,减少舆论反转造成的危害,文章基于Hegselmann-Krause模型,引入有向无标度网络并确定衡量节点中心性的"综合中心性"指标,得到改进Hegselmann-Krause模型。利用模型,通过意见领袖观点值改变刻画舆论反转,对舆论反转现象进行描述与分析,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模拟,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探究意见领袖数量及观点变化强度对舆论反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意见领袖数量越多,意见领袖的观点变化越弱,群体观点越快达到稳定,稳定后群体观点值越一致且平均观点值越接近意见领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特征向量中心度测度影响力的方法对期刊影响因子进行加权。实证分析表明,基于特征向量中心度加权的影响因子可以解决影响因子对不同期刊间的引文等同等重看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静一  刘梦 《科研管理》2020,41(7):271-274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代表国家级水平的科研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既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要出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以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探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牵头建立跨院系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培养学术带头人;经费进修双保障,培养青年学术骨干;重视博士后培养,形成后备青年学术骨干梯队;积极引进有国外研究经历的优秀人才;国际化办学培养研究生。通过以上模式,凝聚、吸引和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给出一种基于结构权力(简称SP)的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方法/过程]以情报学领域的作者评价为例,根据作者发文量选定样本作者,以文献耦合为基础构建作者关系网络,计算作者的SP指数获得其排名,并与作者在耦合网络中的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介中心性进行对比.[结果/结论]SP指数综合了SNA方法中度中心...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a national survey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in the US to detect how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s affect individual-level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ile affiliation with an industry-related center correlates positively with the likelihood of an academic researcher having had any research-related interactions with private companies, affiliation with centers sponsored by government centers programs correlates positively with the level of industry involvement, no matter whether these centers additionally have ties to private companies. The analysis tak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capital” approach, which draws from theori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and proves useful for framing the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s that characterize much of the literature on university–industry interaction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capital approach is taken because its emphasis on the research capacities of individual academic researchers provides a more direct explanation of government centrality to academic researchers’ industry involvement than provide either the resource-based or institutional views.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management as well as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capital approa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科学学潜在合作情况,搜集《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2001年到2011年间有关科学学的37274篇期刊论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分析科学学的潜在合作者与合作机构。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科学学合作研究仅限于小团体范围;合作团队带头人大都是高产作者,且多数是硕博导师;同一研究领域的潜在合作团队基本形成;主要研究机构的特色研究领域明显。  相似文献   

17.
学者影响力反映学者的学术水平,甄别综合影响力优异的学者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通过构建基因编辑领域学者的学术文献影响力、学术合作影响力、学术引用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以及网络社区影响力间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多类指标对各维度影响力的作用程度,结果发现学术迹、合作引用强度、引文网络PageRank值、Altmetrics-h指数均在各层面影响力有更高的贡献作用,Researchgate类指标在揭示网络社区影响力中作用相当。利用天际线算法对基因编辑领域学者进行综合影响力评价实证,发现涵盖Researchgate指标的评价体系可帮助遴选更多学术水平优秀的学者,结果与领域研究的实际推动者较为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该多维综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及Researchgate类指标作为补充性指标进行学术评价的有用性。以上结论均可为科技评价理论拓展和应用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其特点与复杂性。该文通过调研,聚焦海洋领域的科研团队建设,并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将调研高校的海洋领域科研团队分为“传统型”与“新型”两种类型,分析它们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团队、带头人与成员、管理机制等层面提出了高校涉海科研团队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宋媚  张朋柱 《情报杂志》2012,(1):128-133
要促进科技的发展,就必须把握好高校这个前沿阵地,高校学术团队的整体研发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尤其是通过组织结构的有效设置实现团队的知识延续问题。学术团队整体创新能力可被分解为整体性和创新能力两个要素。首先,联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系统结构理论,进行了高校同缘学术团队发展周期的团队构型分析;而后,结合上海某高校具体研究团队,针对其发展中后期的瓶颈进行诊断,并相应提出了同缘团队的层级星型松散结构模式;借鉴贝尔实验室和明尼苏达的经验,提出了从三个方面进行激励的策略,实现了知识在学术团队中有效跨时跨级流动,实现了同缘学术团队的知识延续管理,提升了团队的工作绩效。本文可应用于学术团队建设和组织结构规划方面,对于其他创新类型团队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链接网络与核心节点评价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琴  刘虹  孙建军 《情报杂志》2012,31(5):166-171
在对链接网络结构分析基础上,从链接分析、社会网路分析、Web超链接结构、系统科学分析等多个角度综述链接网络核心节点的评价指标。总体来说,链接分析从链接代表引用的观点出发,运用入链数和网络影响因子两个指标进行核心测度;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重要性等价于显著性";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则是"重要性等价于节点集被删除后对网络的破坏性";Web超链挖掘分析中认为节点的重要性不仅与自身链接度相关联,还与其对应的链入节点的重要性有关。详细论述中心性、PageRank算法、HITS算法及系统科学的节点删除、收缩、孤立法节点核心性评价指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