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股权结构与R&D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有利于R&D投入,而且一定的股权制衡很有必要,一股独大不利于R&D投入;非机构企业法人大股东与R&D投入显著正相关;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不符合短视投资者假定;国有控股不利于R&D投入;个人大股东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被确定为推动和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混改的推进,国企股权结构的变化势必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13—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混改国企的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且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对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混改国企中第二大股东是非国有股东,前两大股东性质不一致,则制衡有效。鉴于我国目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制衡水平较低的现实,应适当提高除第一大股东外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和增加非国有资本和不同背景的战略投资者的比例,促进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200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关,而且与终极产权角度确定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权分散度显著相关;在控制了事务所特征、董事会特征、公司规模、债务水平以及利润变动等因素的影响之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分散度显著正相关,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而与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A股制造型上市公司2006—2011年的数据,重点研究了在金融危机前后影响中国制造型企业研发投入的治理结构因素。结果表明:在危机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的制衡程度(Z指数)与研发投入关系不显著,但是在危机后,大股东持股比与研发投入呈"U"型非线性关系,Z指数与研发投入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对于企业研发活动的作用,在金融危机之前是负的,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有正向激励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的研发投入在危机前后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结果反映了中国制造型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以及近年来"国进民退"政策环境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股权结构包括股权制衡和股权集中两方面,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一股独大"的股权集中现象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国有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更加明显。采用混合截面层次回归法,研究了2007—2010年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R&D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股权制衡显著正向调节R&D与公司绩效的关系;(3)股权集中显著负向调节R&D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股权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是近年来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股权结构内生性的视角研究私募股权投资( PE)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家族控制问题的治理效应及其对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股权制衡结构的形成受制于家族控制程度,当上市公司家族控制问题较为严重时,会削弱PE的监督制衡作用。鉴于股权制衡结构形成的内生性,本文的实证研究采用工具变量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同时也揭示了PE股权制衡与家族控制的内生联动关系;此外,关于PE股权制衡与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也表明,股权制衡结构与公司价值存在内生关系,PE股权制衡有助于降低家族控制造成的损失,提高上市公司的价值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公司的治理特征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烨  李凯  高菲 《科学学研究》2009,27(1):87-92
 本文对高科技公司的治理特征与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中,ROE与托宾Q值呈现显著正相关;高管平均薪酬、高管人员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均与ROE呈现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托宾Q值呈现显著正相关。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企业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调节作用,以2013-2018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269家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索了沉淀资源、股权结构与企业研发产出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沉淀资源与企业研发产出效果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正向调节沉淀资源与企业研发产出效果的关系;在股权制衡度较大的企业中,股权集中度对沉淀资源与企业研发产出效果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当股权制衡度较低时,股权集中度对沉淀资源与企业研发产出效果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该研究结论不但拓展了现有文献对企业冗余资源和研发投资决策关系的认识,而且对保障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股权结构优化实践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股权结构和公司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的提高降低了公司的研发投资,而股权制衡则促进了公司的研发投资。进一步,在区分公司类型和市场化指数的情况下,研究表明,相比较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相比较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上市公司,市场化程度高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提出要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需完善大股东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根据银行组织治理的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治理制度变革的理论模型,探讨银行股权国际化与治理制度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之间的有效制衡关系是实现银行治理效率的有效安排;只要外资股权的制度质量高,并且股权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的域值,就可以实现国内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创新演化。为确保银行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探索中国特色的银行业公司治理模式,监管层可以增加外国股权投资者的制度质量评估,适当提高持股比例、延长持股年限,促使战略投资者与国内银行形成长期的战略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成方  叶若慧  鲍宗客 《科研管理》2020,41(10):185-192
本文研究了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合一、大股东控制及其交互作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职合一公司的投资效率显著低于两职分离公司;但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股权集中度较低公司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没有显著影响投资效率;相对于股权集中度较低公司来说,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的两职合一更能降低公司的投资效率;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的两职合一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此外,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公司中,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效率越高;相对于两职分离公司来说,两职合一公司的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更能造成非效率投资;两职合一公司的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本文既拓展了已有大股东控制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深化了两职合一的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胜强  刘星 《软科学》2010,24(7):32-36
以2002~2008年已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利用OLS的混合数据回归、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股权结构及股权性质对企业R&D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R&D投资额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U型"关系,第二至第五大股东能够对第一大股东的R&D投资决策起到有效的制衡作用,否定了不同性质的公司R&D投资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周瑜胜  宋光辉 《科研管理》2016,37(12):122-131
论文选取2007-2013年上市公司研发投资数据,运用单变量分组差异检验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公司控制权以及行业竞争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大股东、法人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国家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具有负向影响,而股权制衡度、机构持股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具有正向影响,大股东股权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有微弱的非线性影响;而公司市场优势对研发强度有负向影响,行业竞争对研发强度具有正向影响;在交互性上,行业竞争可以减轻国家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研发投资强度的负向影响,行业竞争与股权制衡在公司研发投资的影响上具有一定替代性。  相似文献   

14.
马庆魁  樊梦晨 《科研管理》2021,42(9):140-149
    本文旨在从异质性视角深入探讨管理层激励方式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对企业异质研发投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影响关系调节效应的基本假设,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研究投资和试验开发投资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薪酬激励对试验开发投资有正向影响,与研究投资间的关系则呈倒“U”型;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决策的监督作用增强,这强化了股权激励对两种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但薪酬激励对两种研发投资的影响被挤出;研发投资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当期绩效,对其未来绩效也有着积极影响,且研究投资和试验开发投资对企业未来绩效影响的持续期数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异质性视角拓展了创新激励理论,对企业创新激励机制设计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冉戎  王丁  谢懿 《科研管理》2015,36(8):86-95
在控制权悖论的理论背景下,以公司控股股东内在利益动机为切入点,对控股股东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资决策的影响和机理进行了重新阐释,并以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了实证检验和经济解释。研究发现:(1)控制权私利水平与公司RD投资支出和强度在整体上成倒U型关系;(2)不同类别控制权私利水平对公司RD投资显现出效用差异。具体而言,在适度类公司中,其控制权私利水平对RD投资支出(强度)显现出正边际效用,且呈边际效用递减趋势;在超额类公司中,其控制权私利水平对RD投资支出的边际效用高于适度组,但对投资强度的效用不明显,表明控股股东目的在于攫取超额控制权私利;在极低类公司样本中,其控制权私利水平对RD投资支出(强度)显现的边际效用低于适度组,说明极低控制权私利的激励效果不佳;(3)实际控制人性质的未对上述关系显现出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秉祥  陈英  李越 《科研管理》2014,35(7):99-106
本文以2008-201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讨转型期公司治理机制下经理管理防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首先研究经理管理防御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入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公司治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理管理防御与RD投入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经理人薪酬、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抑制管理防御下的低RD投入,独立董事比例提高会促进管理防御下的低RD投入,经理人持股对管理防御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12-2015的样本为对象,使用Hadlock等(2010)的SA指数构建了融资约束虚拟变量,通过递归模型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研发投资和研发效率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论显示管理层持股与融资约束是高度显著的U型关系,但与创新效率则是高度显著的倒U型关系,融资约束在管理层持股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中显著地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且管理层持股对公司融资约束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局限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本文的研究为明确我国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创新的影响路径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实施股权激励和提高公司创新绩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1-2015年度的制造业和信息软件行业作为样本,讨论混合所有制企业控制权特征因素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本文利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资本董监事分享控制权会抑制了企业研发创新。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制度环境深刻的影响,与制度薄弱地区相比,制度完善地区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特征更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抑制了堑壕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