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锦绣 《科研管理》2015,(1):324-328,452
中国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的发展经过行政评议、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议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四个阶段,分析中国现行的行政主导科研评价的不足:重视科研成果数量而对质量忽略,这不利于中国高校科研的长远发展。通过对美、英、澳三国成熟的高校科研制度的梳理,为中国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提供指导和建议:建立健全国家主导的高校科研评价,建立中长期考核机制,重视科研数量与质量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健全有效的科研评价体系是高校科研创新活动开展的基础,并能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双一流”建设对现有的高校科研评估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高校科研评估体系改革较早的国家,英国具有较为丰富有效的经验。本文首先对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改革背景、演变历程、体系构架进行总结。其次,针对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特点进行评估指标、评估单元、评价方法和研究产出等方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高等学校科研评估体系与英国REF评价体系的区别,并从学科特色、第三方评估机构、科研成果质量、跨学科发展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最后,从评估小组和评估单元设置、评估等级设置、评估周期设置、评估依据、高校自主选择权以及评估结果与经费分配的关联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我国高校科研评估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校长评价中存在的评价指标雷同、评价指标宽泛、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评价方法比较简单等问题,在对国内研究型大学现行的科研校长评价内容与方法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建研究型大学科研校长的胜任特征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到科研校长的考核评价过程之中,为我国科研校长以及其他岗位领导干部的考评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科技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来临,科研评价越来越被各国政府所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先后就各自的科学机构尝试进行定量、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有的国家甚至把评价结果作为其R&D投入的主要依据.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逐步形成了国家、科研院校的一些评价体系,并力图制定出符合我国发展的评价理论方法.本文拟从科研评价的生命周期及国内外现状出发进行讨论,通过分析国内外科研机构评价的现状和趋势,初步探讨国立科技单元的科研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研评价规则变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海波  赵越 《科研管理》2017,38(8):126-133
科研评价作为科研管理手段之一,在推动高校创新转型中具有重要导向功能。但对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规则的考察分析表明,其存在重数量增长、量化分析和评价的行政主导、模式统一、结果的功利化使用等弊端,阻碍了高校科研的健康发展,故应予变革。本文选取国外一些典型高校科研评价规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普遍以质量为评价导向、实行分类和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同行评价、合理使用评价结果的做法,值得借鉴。基于此,本文论证并提出了我国高校科研评价规则完善的取向与路径,即重质量提升、定性判断以促进原创性和高质量成果产出、构建不同学科与工作领域的分类评价体系、积极实施开放和长效的学术评价机制、重评价过程的内在改善以发挥科研评价对教师学术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而推动高校科研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平衡视角下的多维分析框架和系统视角下的多类分析框架,结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特点,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下属学院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相应的定量与定性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内涵与计分方法进行分析与检验,以期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研团队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对高校科研团队的评价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了对高校科研团队评价框架,构建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高校科研团队评价模型进行评价,为各级部门客观、公正、全面地进行科研团队绩效管理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8.
科研评价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公众意识的提升和科研发展的需求,科研评价已不仅仅局限于科研论文的数量,更多关注科研的质量以及科研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即科研影响力评价。考虑到不同类型和不同学科的研究工作各有特点,产生的影响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且科研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不明晰,如何对科研影响力进行评价既是科研评价的热点也是难点问题。通过解读英国REF评估体系中关于评价科研影响力的内容,提出了为我国各层面各机构开展科研影响力评价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相关研究的分类回顾与梳理,提出了评价指标设计原则,逐步搭建了一套包含三个层面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框架.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初步建立的评价指标框架进行修正.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为了保证指标评分的准确性,对各指标项下的不同等级选项进行了归一化处理,最终完成科研...  相似文献   

10.
开展科研院所的科研绩效评价工作,有利于管理部门科学测度科研活动绩效,为科研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文中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出发,结合国家级计量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科研绩效评价逻辑模型和评价指标框架。评价指标除包含论文、专利等一般性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之外,还纳入了能反映计量科学研究特点的专有指标,如测量能力、国家标准等。在此基础上利用DEA方法,通过对国家计量院2012—2018年间可搜集、可比较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性的开展了研究所科研绩效的评价分析并提出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马太效应视角,基于对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之间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解读,深入分析在基础研究评价各要素层面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我国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中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方向的同时,重点从评价流程、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专家及评价对象等5个要素层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马跃  蔡兵  雷斌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1):39-43,47
在解析交叉学科研究成果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交叉的类型、交叉的新颖性、交叉的性质等描述性信息,提出了成果的实践价值、创新程度、形成成果的动力、影响能力、成果的扩散、成果的逻辑关系等定性指标;设计了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直观判定法、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增量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科技水平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这和其具有较为完善的科研评价制度密不可分。日本就科研评价颁布了专门的法律,不同层次的评价法律有力的推动了日本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日本有关评价的不同层次法律法规提出的背景、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日本科研评价法律涉及面广,体系完备。第二,由法律基础长期推动而形成的评价文化在科技界被广泛认同。第三,完备的法律体系、广泛认同的评价文化保证了科研评价的客观公正性,提高了科研成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础研究评价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作仪 《科学学研究》2003,21(4):373-377
本文分析了社会对基础研究评价的需求 ,探讨了基础研究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基础研究评价观念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础研究评价的主要对象和目标 ,结合发达国家对基础研究评价的认识和做法 ,探讨了实际评价时应该坚持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影响普通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因素,阐述了科研绩效评价遵循的原则,要加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发挥指标权重的导向作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研绩效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政府缋效管理的兴起,科技政策评价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对如何科学地进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在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阐述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础性前提是明确评价目的和目标;从概念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进行了外部界定和内部划分,对"基础研究政策"进行了界定;从科学前提的角度对"基础研究评价"和"基础研究政策评价"进行了区分,对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对象范围和基础研究政策的可评价性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基础研究政策评价的基本框架--"T-B-P"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7.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取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科研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已经获得的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做出判断。到底是用一流的科学家来做科研,还是用其做科研评价?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但为什么有的院士成了万金油、敲门砖和挡箭牌?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以悖论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激发我国科研领域的原始创新力,提出科研项目评价应加强对其学术创新力的评价。以国际相关研究作为项目成果的评价参照系,将基于结构洞理论和媒介角色理论的创新潜力测度指标与现有的影响力测度指标相结合,实现科研项目学术创新力评价。通过实证研究总结评价方法与步骤,倡导排名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谈基金项目评审中“重复性研究”的评判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出现的重复性研究划分为4种 类型, 并结合评审实践对上述4种类型进行了逐项分析,最后对重复性研究的评判标准提出了自己 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作为科研绩效评价工具所具有的特点。通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应用提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