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以近年中国高端女性科技人才群体的基础数据为依据,对其基本情况与发展状况等进行计量分析,借鉴相关国际女性科技人才管理政策的先进经验,尝试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女性管理监测体系、制定女性人才培养规划、重构女性人才培养建制三大对策,以此改进完善中国高端女性科技人才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以近年中国女性高端科技人才群体的基础数据为依据,对其基本情况与发展状况等进行计量分析,借鉴相关国际女性科技人才管理政策的先进经验,尝试提出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建立女性管理监测体系、制定女性人才培养规划、重构女性人才培养建制三大对策,以此改进完善中国女性高端科技人才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特征状况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丽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08,26(5):942-947
 本文以这一女性院士群体为样本,通过对其出生年份、出生地域、学位结构、留学状况、当选年份、当选年龄、所在学部、工作单位等要素的计量分析,总结归纳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群体的特征状况,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特征进行了初步原因探析,以期深化对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基本状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集聚效应与路径依赖性;(2)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RD人员流动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均通过资源效率的改善进而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均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5.
分析9个国家的RD投入状况及效应,探究RD投入对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襄助效应,对RD投入的襄助效应进行成因分析。结论表明,中国的RD投入均衡水平较低,RD人员强度远低于RD支出强度。大幅增加RD研究人员强度,适度增加RD支出强度,有利于提高RD投入均衡水平,提高我国就业率和公共教育强度,进而提高其综合评价值,为我国成功迈进高收入国家的政策选择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研发要素的区际流动是否促进了创新效率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RD资本的区际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而RD人员的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金融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发挥RD资本区际流动的效率提升效应,而随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影响RD人员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知识溢出对于省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C-D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德宾模型,基于全国31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对知识产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RD人员投入对知识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就外部溢出而言,其他地区RD人员投入对知识产出的贡献最大,其次是RD资本存量,知识存量具有显著负效应,针对研究结果对省域创新行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上海市先进制造业1017家企业调查分析基础上,运用历史数据进行回归与预测各产业RD人员需求,通过上海市高校招生数量预测人才供给状况,对在校理工科学生就业选择调查、上海市近年海内外人才引进状况分析,分析上海市先进制造业RD人才的内外部供给态势;结果表明,上海市先进制造业RD人力资源未来五年需求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五年总共需要增加6万余人,上海市内潜在RD人员的供给在2万人左右,尚需从海内外引进3-4万人;根据需求与供给分析,提出了优化人才结构、RD人员职业化培训、专业学历教育以及鼓励企业到海内外其他地区或国家设立RD机构,以期充分开发利用当地RD人才资源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2008-2012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面板数据,对RD资金投入与RD人员投入对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D资金投入对企业当期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均有负向影响,与滞后1期盈利能力呈现显著正相关,与滞后2期盈利能力相关性不显著;RD人员投入与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研发人员投入对RD绩效的影响与研发资金投入对RD绩效的影响效果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29个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RD资金投入与RD人员投入对企业利润的作用特征及两者的协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RD资金投入与RD人员投入具有协调作用机制,只有研发资金与人员协同的企业才能实现超额利润。RD资金投入存在最佳规模,中等规模下资金投入对企业利润的弹性系数最大。RD人员投入水平较高时,RD资金投入对企业利润的弹性系数较大。由于我国RD人员投入水平整体偏低,且高素质研发人员较为匮乏,人员投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4-2019年中国388个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董事会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硕士教育程度以上占比、技术背景董事人数占比、技术董事薪酬激励、独立董事占比等对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董事会中女性董事占比对研发投入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R&D investment at the national level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roles of patent rights protectio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through trade and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ddition to the essentials of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The Extreme-Bounds-Analysis (EBA) approach is applied to examine the robustness and sensitivity of these factors.The results of the EBA tests on data from 26 OECD countries from 1996 to 2006 showed that tertiary educ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 a country were robust determinants that had positive effects on R&D intensity. Foreign technology inflows had a robust and negative impact on domestic R&D. Patent rights protection and the income growth rate are fragile determinants of R&D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数字化协同管理对新型研发机构内、外部合作的影响入手,结合某新型研发机构数字化协同管理的实践,深入剖析了数字化协同管理对于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创新的意义。研究表明:数字化协同管理可以强化科研人员之间、新型研发机构与其他科研机构之间的链接,从而提升机构内、外部的合作创新能力。数字化协同管理可以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个维度重塑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打破各环节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提升技术、知识、成果等资源在创新链中的传播速率,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内、外部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烨  王延章  崔强 《科研管理》2017,38(7):54-61
近年来,研发效率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但还没有针对产业集群研发效率的研究。本文选取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为产业集群研发效率的投入指标,发明专利授权数为产出指标。并基于现有三阶段DEA未考虑决策单元之间合作关系的局限性,提出三阶段仁慈型DEA模型,并计算了2008-2012年我国10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研发效率,结果证实了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剔除了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各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有明显的上升;(2)所在城市人均GDP和研究生毕业生数对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冗余和研发人员数量的投入冗余是正向有利因素,而政府资助研发经费占城市总研发经费的比重对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投入冗余是正向有利因素,对研发人员数量的投入冗余是负向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升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行为成为理论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研发项目群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效能感、协调性胜任力和创新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知识能力下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影响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并能够在协调性胜任力影响创新行为的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知识能力对创新效能感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研发项目群人员学历水平和工作年限越高,创新效能感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大,创新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也越强。本文深化了创新效能感和创新行为的理论研究,并对研发项目群人员创新行为提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新兴技术研发主体之间的研发合作网络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对于我们定量认识新兴技术研发合作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意义,对于新兴技术研发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为政府、企业的研发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针对目前在新兴技术研发合作演化特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即大多基于单一网络分析其演化特征或模式以仅利用专利数据,该文提出一种新兴技术研发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分析模型,以专利数据和网络信息为数据源,构建发明人合作网络、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发明人和专利权人间隶属关系网络的多层网络,并在多层网络中划分不同的研发合作类型,从多个维度来揭示新兴技术研发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结论]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为案例进行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terminants of R&D cooperation in Japanese start-ups. Using a sample from an original survey conducted in 2008, we examine the effects of founder-, firm-, and industry-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n R&D cooperation by type of partner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ounder-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prior innovation output, and affiliation to academic associations are fairly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R&D cooperation with academic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and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es). We also provide evidence that founders’ prior innovation output and work experience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R&D cooperation with business partners. With respect to firm-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t is found that firms investing more in R&D tend to engage in R&D cooperation,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partners.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independent firms are less likely to cooperate in R&D with academic institutes than subsidiaries and affiliated firms.  相似文献   

18.
Interactions between publ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industry can be conceptualized as having three main stages: drivers of interaction, channels of interaction, and the perceived benefits from collaboration. Both of the agents differ in terms of the incentives they have to collaborate and the behaviors they adopt during the collaboration process. Following a three-stage model based on Crépon et al. (199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drivers of collaboration on channels of interac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ese channels on the perceived benefits by researchers and firms. The methodology also allows firm-level benefits from interaction to be connected with researchers’ characteristics via the analysis of four common channels of interaction for firms and researchers. The study is based on original data collected through two surveys, carried out in Mexico during 2008, of R&D and product-development managers of firms and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all channels of interac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benefits; however, they differ in terms of their impact on short- or long-term benefits for firms. The channels related to joint and contract R&D, property rights, and human resources are the best, as they have a higher impact on long-term benefits for firms. Policy implications derived from this study focus on specific actions that enhance those researchers’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the best channels for fostering long-term benefits for firms.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方政府通常更倾向于支持“看得见”的项目或者短期内能够带来“看得见”政绩的项目这一现象,探究政府对新型研发机构财政补贴的支持偏好,为政府更科学地制定新型研发机构补贴政策、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可视化视角,以广东省187家新型研发机构为样本,从科研人员职称层次、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状况两大维度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对新型研发机构财政支持偏好及其内在机理。结果发现:财政支持对新型研发机构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而高级职称科研人员数量、进行了成果产业化对于新型研发机构获得财政经费和项目支持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珠三角地区的新型研发机构、高校及科研院主导型的新型研发机构中表现明显。因此,为了更加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促进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创新,建议地方政府注意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相关政策支持偏好,引导新型研发机构更加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虚拟R&D组织的基本模式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已成为获取竞争优势和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克服跨国经营导致的研发资源的分散 ,以及单个企业研发能力的不足 ,虚拟R&D组织就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研发组织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虚拟R&D组织的基本含义和特点作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探讨了虚拟R&D组织的基本模式及其内容 ,以期加深对现代研发组织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