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汉语"名1 (的) 名2"定中结构篇名在音节、组合及语义认知方面呈现出一些特点。"名1 (的) 名2"定中结构篇名化的动因不仅体现在称名性和话题性上,还体现在节省空间、扩大信息量上。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名1 (的) 名2"定中结构内部的语义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即表领属和表属性.确定这两种语义关系的标准分为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  相似文献   

3.
商叙明 《文教资料》2009,(15):36-37
本文讨论了汉语"名1+名2"名定结构中"的"字的隐现规律及其对名定结构所造成的语义、语法和语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英语中对等的定中结构所有格('s)使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名1 (的) 名2”定中结构内部的语义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即表领属和表属性。确定这两种语义关系的标准分为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  相似文献   

5.
《长短经》是抄纂文献,其引文所标书名、篇名或作者名有讹误十余处,本文将其拈出一一考辨之。  相似文献   

6.
《文山学院学报》2016,(2):62-64
形修名语序主要是指形容词修饰名词所构成的定中结构。汉语的定中结构都是"形容词+名词"的语序,比如"红花""蓝蓝的天"等。调查发现在文山苗语当中形修名语序表现了不同于汉语的特点,一般有"名+形"式和"形+名"式两种不同形式,并且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该文分析了这种特殊的语序类型,并通过和汉语的对比找出文山苗语形修名语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数·量·名"定中结构的变异搭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名"定中结构的变异搭配在文学语言中较为常见,它是对正常搭配的语义规则、语法规范、逻辑准则三方面的超越,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特殊的修辞效果.文章拟从其搭配类型、构成特点及语法规律方面作一些探讨,力求对其本质规律有新的拓展与发现.  相似文献   

8.
小嘎屋     
《小火炬》2008,(6):44-45
怎么样?穿上彩衣的《小火炬》没有让大家失望吧?不过,还是欢迎大家把好的建议告诉小嘎,众人拾柴"火炬"旺嘛! 1.本期你最喜欢的栏目(篇名)。2.本期你不喜欢的栏目(篇名)。3.本期你最喜欢的插图。4.本期你不喜欢的插图。  相似文献   

9.
自实行名校长制度以来,很多名校长在新的起点上,在个体发展、学校管理及区域教育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名校长人数的不断增加,有相当数量的名校长将该项荣誉作为事业发展的终点,后续发展乏力.在名校长后续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名"字上下功夫,让名校长的人才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让名校长由优秀走向卓越,不仅是名校长制度的初衷,也是名校长个体发展的目标,更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思考的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数)量 名"是现代汉语词语构成的常规语序,"名 量"结构也是语言运用中经常出现的.本文从结构、语义变化、搭配习惯等方面通过对较为广泛的例子,讨论了量 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的可逆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首先论述了“多 N”格式存在于语言中的事实之后,通过对“多 N”格式中的N的分析后,认为“多 N”格式中的N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即N是可以被借用为量词的那一部分名词,最后试着对“多 N”格式的存在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比N还N”中,比较物的相似性带来了被比项N取类的广泛性,格式常规的比较义凸现了变项N的内质细节,介词结构规约了结论项N的述谓性。  相似文献   

13.
汉语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国家经济腾飞的今天,汉语语法家族又添新成员——“比N还N”结构。本文用大量实例,从构成、表意、语法功能、出现语境几方面对这种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想+V+N"和"想+N+V"是两个语序不同而语义相近的同义结构,进入这两个结构的动词和名词的语法性质及语义特征都对结构是否成立有着制约作用,同时,这两个结构在逻辑重音、预设内容、信息焦点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想 V N"和"想 N V"是两个语序不同而语义相近的同义结构,进入这两个结构的动词和名词的语法性质及语义特征都对结构是否成立有着制约作用,同时,这两个结构在逻辑重音、预设内容、信息焦点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6.
全分类部分。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明确现代汉语的“非常”有形容词、副词之别;并对“非常 n”结构进行了语义分析。同时初步探讨了形容词“非常”和副词“非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非N式“小N“结构与一般的定中结构不同,“小“在句法上是中心语 N 的定语,语义上描写的却是与N相比较的另一事物M的属性.我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对这种形义不对称的结构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对“李约瑟难题”的再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是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文化的核心,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因此科学、哲学和文化是三位一体的。由于哲学和文化是多元的,所以科学也是多元的;由于中西方的哲学和文化之间存在重大差异,所以中西方科学之间也存在重大差异。这是正确理解“李约瑟难题”的一个前提和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之所以在“李约瑟难题”的有关问题上产生了种种误解,使这一难题迟迟得不到正确解答,其原因是由于他们混淆了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经验、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邵阳方言中的否定副词"嗯"与"莫"的用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嗯"与语气词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义结构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片段中表层句法结构相同而深层语义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歧义研究重在探讨歧义的制约和分化。在“N1 N2”这种语义结构歧义格式中我们主要分析偏正结构内部的两种歧义格式:S1“N1 N2”(玩具工厂)和S2“N1′ N2′”(华侨商店)。S1中N1既可以表示N2的用途,也可以表示N2的材料。S2中N-′既可以表示N2′中动词性成分的施事者,又可以表示N2′中动词性成分的施与对象。特定的句式及内部组成部分都是制约歧义产生的重要因素,根据句式变换和语义特征分析,我们可以分化为必然产生歧义的格式与单义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