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教师的职业压力与教师的职业承诺二者的关系,本文以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承诺问卷为工具,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323名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目前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比较大,职业承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承诺存在显著负相关:职业压力与职业承诺各维度有显著相关存在.从回归效果看,职业压力、自我发展、职业期望可以作为职业承诺的预测指标,但预测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时期小学教师职业承诺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对215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当前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的程度属于中等偏高水平;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中专学历的小学教师的得分最高,然后是大专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职业承诺最低,尤其表现在情感承诺上;教师从业年限越长,其规范承诺水平越高;小学教师在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及职业承诺总分上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职称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江苏省和安徽省为例,采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普遍存在,小学教师在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等方面的压力得分较高。不同年龄、教龄及所教年级的小学教师在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家庭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任课数量的教师在职业压力六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因素、组织因素、自我因素和学生因素等维度存在负相关。职业因素是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郑州、周口市的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16所公立小学的在编小学教师进行职业压力差异调查研究,有效问卷476份,调查研究发现:(1)(1)教师职业压力总分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区域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总分显著不同。城市教师压力最大,农村教师压力最小;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远高于农村教师。(3)事后多重比较显示不同区域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部分维度(自我发展、工作负荷和职业期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研究选取四川六所高职院校共603名校内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自主权与职业承诺的现状及特点,并探讨二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教龄的教师在教学自主权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学历的教师在课程自主权上差异显著;而不同年龄的教师在一般教学自主权上也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教龄、学历的教师在职业情感承诺、职业继续承诺和职业规范承诺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教师的性别、年龄等背景变量的不同在职业情感承诺水平上差异显著。(3)除职业规范承诺与课程自主权呈现不显著相关外,高职教师的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在其他因素上存在显著正相关。(4)回归分析结果与相关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剔除非重点变量的背景因素后,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对职业承诺总体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工作再设计方式,工作重塑成为探讨如何激励教师的新视角。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辽宁、云南、重庆、广西和贵州五省(自治区、直辖市)2217名乡村小学教师数据,揭示了乡村小学教师工作重塑和职业承诺的现状,分析了乡村小学教师工作重塑与职业承诺间的关系,并深入探究了其路径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发现: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重塑和职业承诺处于中等水平;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重塑对职业承诺有正向预测作用,教师自我效能感和组织支持感在上述关系中分别起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研究结论对挖掘乡村教师内源动力、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承诺、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及情绪耗竭与职业承诺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425名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工作压力可显著正向预测离职倾向;(3)情绪耗竭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间存在中介效应;(4)职业承诺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间存在遮掩效应;(5)情绪耗竭—职业承诺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安排教师工作任务、加强对教师的后勤保障以及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三个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职业幸福感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450名小学教师进行测量.探讨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特点及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性别、婚姻状况和年龄在一定程度和特定方面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人格特质与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子项目之间相关显著,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外倾对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及其相互作用较少受到关注,基于职业发展的视角,采用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问卷开展调查研究,探讨骨干和普通教师的职业压力对工作倦怠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1)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感较大,压力主要来自社会、职业发展和教学方面,工作倦怠已达中等程度,职业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2)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工作倦怠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3)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压力的不同方面正向预测了工作倦怠,并产生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68名高职大学生进行霍兰德职业倾向问卷和专业承诺量表测验,我们发现,职业倾向在性别、学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专业承诺在管理学科、工科存在显著差异;而职业倾向又与专业承诺显著相关。上述结论表明,可以使用专业承诺来预测和指导大学生的职业倾向。  相似文献   

11.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问卷,对913名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不同来源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使命感问卷》和《教师职业承诺问卷》对908名教师开展调查,发现:①职业使命感呈中等偏上水平,职业承诺最高的是继续承诺,最低的是情感承诺;②职业使命感与职业承诺各因子之间呈现非常显著的正相关:③使命感各因子能同时预测情感承诺与继续承诺.使命唤起负向预测规范承诺。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发展和扮靓教育事业,产生事业留人与感情留人的效应,让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留在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育》2018,(6):54-61
本研究以583名初任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指导教师支持、入职适应、职业认同、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指导教师支持、入职适应、职业认同、职业承诺两两之间的关系均呈显著正相关;初任教师的入职适应在指导教师支持与其职业认同、职业承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初任教师的职业认同在指导教师支持与职业承诺、入职适应与职业承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指导教师支持不但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初任教师的职业承诺,同时可以通过入职适应和职业认同产生重要的中介作用。在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初任教师的职业承诺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讨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提升小学教师工作绩效和改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湖南483名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校长包容型领导、小学教师心理所有权、职业使命感与工作绩效的状况,揭示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小学教师工作绩效影响的中间机制。[结果/结论]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小学教师的工作绩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心理所有权在校长包容型领导与小学教师工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小学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在校长包容型领导与小学教师工作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当小学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较低时,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工作绩效的正向预测显著;而当职业使命感较高时,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果不显著。因此,对于小学教师特别是职业使命感较低的教师,实施包容型领导,增强小学教师的心理所有权,是改善和提升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教师职业压力一直是困扰教育改革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本文通过对胶东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从职业因素、工作环境、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主要从经济补偿、正确认识和实施教育改革、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加强教师与社会各群体的沟通、建立风险防御机制等方面来缓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策略是教师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面对职业压力采取的应对策略依次为:积极解决、自我调控、忍耐、合理宣泄、幻想、回避、自我改变、积极应对、自我放松、三思后行、寻求支持等.并且,在不同学科、不同教龄和不同任教年级等方面,许多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以233名青海高职教师为对象,《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职业承诺问卷》为研究工具,考察人格特质、教学效能感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高职教师的职业承诺、教学效能感水平均处于中等偏上,宜人性和尽责性的人格特质明显;青海高职教师的职业承诺与其教学效能感、大五人格均呈显著相关,其中教学效能感、大五人格对职业承诺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青海高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职业承诺与大五人格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中学教师及家长进行调查,研究中学教师职业枯竭特点及其与家长对教师压力源认同度的关系问题.结果发现:①中学教师整体的职业枯竭情况并不严重.②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负荷、工作自主性、人际关系及职业发展.③除了工作自主性之外,其他各压力源和情绪衰竭、非人性化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来自工作自主性的压力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来自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和角色模糊的压力与认知枯竭存在显著正相关.④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对于职业枯竭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认知枯竭三个维度具有良好的正向预测效应;工作自主性对于个人成就感具有良好的负向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胜任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胜任力问卷和职业压力应对问卷对河南的262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调控型应对、情绪型应对与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维持型应对和教师胜任力及九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求助型应对仅与关注学生、人际沟通呈显著负相关。(2)个人特质、关注学生和信息收集对调控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人际沟通对维持型应对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个人特质和人际沟通对求助型应对具有显著预测作用,人际沟通是负向预测作用;关注学生对情绪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中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胜任力各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教师胜任力水平越高,越易于选择调控型和情绪型等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缓解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显示,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高于正常水平,并呈现出性别和年龄差异,过高的职业压力对教师的工作和身心健康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调查发现,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工资待遇低、工作负担重、教育改革压力过大等方面。据此提出的缓解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主要是:必须关注并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