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图书分类史上最早用号码代替类同,并实行活动排架的是美图人哈里斯(W.T Harris)。他所编的《编号分类法》把当时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分为100大类,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100做标记符号。这就是最早的顺序标记制。所谓顺序标记制,就是不考虑类目的等级,只按类目排列的先后次序分配号码,利用符号系统本身固有的顺序来标记类目的编号方法。由于顺序标记制不能显示类目体系的结构,只反映类目排列的相对位置,所以它属于分类标记制度中的非结构型标记制。一、顺序标记制的类型顺序标记制按使用的符号种类及排列方法,可以分为如表1所示的几种类型。 1、整数顺序制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馆外文图书阅览室因资金来源不同而分为教育部专款图书,少量的世界银行贷款图书和学校拨款购置的普通图书。专款图书用蓝色书标,贷款图书是粉色书标,普通图书的文科书为绿色书标,理科书为红色书标。为了便于管理和检查,教育部规定专款图书单独排架,即专款专架。贷款图书也是单独排架的。这样,外文书库中因资金来源不同的三种英文书,便自成体系形成了三个独立的小书库。三种不同资金来源的图书在目录上的反映是在流水号前加上符号,如专款图书的流水号前加Z,贷款图书流水号前加D,普通图书不加符号。但这种书库布局及目录特征,读者不甚了解,对他们也  相似文献   

3.
<正> 三线制藏书是把图书按照其利用率高低,分层次进行入藏,分别采取不同的排列管理形式和服务方式的藏书体制.这一藏书思想在图书馆服务系统中,对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三线制藏书比传统分类法典藏图书有着很大的优越性.实用中其优越性发挥如何,关键性的问题是:怎样把图书科学地、合理地归线.实行三线制藏书的关键是确定图书的利  相似文献   

4.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  相似文献   

5.
分类排架法,是我国图书馆传统的一种组织藏书的方法。分类目录,也是我国图书馆揭示藏书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目录。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界习惯于用一组号码,即用分类排架号加上书次号作为组织分类排架与组织分类目录的共用号码。我们将这种号码制度叫做“单组类号制”,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单组类号制”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图书馆工作方法上的很多弊病都是由它产生的。例如,图书排架号普遍冗长,不便于管理人员取还图  相似文献   

6.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零售制度相比,日本图书再销售制度的特点在于,图书的价格由出版社指定;出版社通过批发公司监督书店执行;  相似文献   

7.
对《中图法》电子版编号类型及类级标注中层累制类号存在的层累制类级错误、层累制误为下借法、层累制误为同借法、层累制误为特殊类号、层累制误为总论复分类号等问题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8.
书评之境界     
好诗是有境界的。好书评也是有境界的。首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境界这个概念。古人讲境界,主要是指“意”与“象”谐、寓意于象、味外之旨之类。概括地说,就是把胸中的无限之意,通过具体有限的景象、物象亦即符号表现出来。从这重意义上理解书评文章的境界,即通过有限的文字符号,给人以更多的精神内容。而且这文字符号本身,一定要生动活泼,气韵生动、浑然一体。书评所创造的境界能够给读者以深入思考的余地以及深刻的启示,即整体性的吸引。难道这样的境界不正是书评文章的至境么? 书评的境界与图书的境界(主要是指有一定形象性和情感性的图书)相比是有其特殊性的,它是通过对图书的境界再造来完成的,它是图书境界的反映。如果把图书的境界视为第一境界,那么书评所传达的就是第二境界,第二境界与第一境界  相似文献   

9.
图书分类在图书馆中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对藏书起组织作用的基础工作。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如能掌握图书分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一、什么是图书分类。图书分类就是根据图书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和其它特征的异同,分门别类地将藏书揭示出来,并依此系统地把它们组织起来的一种方法。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包含二个内容:1、将大量的藏书,根据每种图书的内容特征,把不同的加以区别和分开,亦即区分,把相同的放在一起,相近的联在一起,整理成有条有理的系统,亦即类集。区分与类集是图书分类的本质涵义。2、对一种具体图书来说,根据其内容将它归入到所采用的既定的分类体系中去,亦即归类。  相似文献   

10.
3.标记符号DDC采用阿拉伯数字作为分类号,首先用1~9来分别表示九个大类,用0来表示总论类。以后。每一类的进一步划分也按照这个原则在原来的号码后面加上一个数字来代表划分出来的下位类。比如:十个大类的符号分別是: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故DDC是以三位阿拉伯数字作为分类号的基础的。大类以下是门,门就是将大类的十位的0换成1~9的数字;每一门划分为纲时,就将个位的0换成1~9的数字。这样层层递推下去,就构成层次分明的,严格的等级式的标记系统。而纲以下划分为子目时,一般就不列出它的总论类,故通常是看不见以0为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图法》(三版)的面世,给图书馆界带来了两个实际问题:一个是三版的使用问题,即在新书分编工作中,是否使用三版,怎样使用三版类分新书;另一个是图书改编问题,即对已分编图书的处理问题,是否改编、如何改编。关于前者,回答是肯定的,道理不言而喻。既然三版要用,自然就带来了图书改编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图书改编问题,才能在以后类分新书工作中使用《中图法》(三版)。因此,图书改编工作是《中图法》(三版)普及、推广和使用的关键,是当前广大图书情报单位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笔者在此不惴浅陋,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作为一孔之见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行。  相似文献   

12.
姚树峰  门向生 《编辑学报》2004,16(2):118-1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维修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量.在使用中由于尚无规范化的量符号可供使用,作者和编者一般多照搬英文或英文的中译文,其中许多用法不符合国标[1]要求(参见表1):1)用量名称字母简写或多个字母表示量符号;2)量符号下标使用不规范,一是下标的正斜体不规范,二是下标使用汉语拼音,三是用汉字做下标;3)用多个量符号表示同一量;4)用同一量符号表示多种量等.  相似文献   

13.
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集合,即为类。图书分类中的类,又称作类目,是指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组图书,是组成图书分类表的基本单元。类目包括类名、类号和注释三个部分。从检索意义上讲,一个类也就是一个主题。类名表示类目名称的概念叫做类  相似文献   

14.
一、图书开架制的产生图书馆实行图书开架制是早在1877年伦敦召开的国际图书馆学会年会上提出来的,这个提议却被当时的大部分会员否定了。到了1890年,美国克利兰市公共图书馆馆长威廉·柏烈特决定在该馆首先试行开架制。此后,开架制便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相继流行。虽有反复,但在1899年美国大洋市和190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两次国际图书  相似文献   

15.
图书分类理论体系的确定,同时也决定了图书分类表的制度和形式,根据各科内容的繁简和彼此的关系,就有了分类表上的大纲小目,这些大纲小目的先后次序和从属关系,就需要有一套符号把它们编定下来、表达出来,这套符号就是图书分类表上的标记制度。标记制度是图书分类表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标记,就可以把它记在书上和分类目录卡片上,从这个标记,一方面可以表示该书属于“那一类”,一方面也可以表  相似文献   

16.
出版改革与图书三级审稿制蔡云在我国的出版改革中,如何全面提高图书质量,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和这一问题相联系,如何改革当前的图书编审制度,特别是如何看待我国实行多年的图书三级审稿制,也是出版界经常提及的中心议题之一。从理论上说,图书三级审稿制是图...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三线”制藏书的概念、意义及实施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不少同志作过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但未见这方面工作情况的报道。上海农学院图书馆试行“三线”制藏书已经三年了。本文想就精化藏书,提高图书流通水平和服务效率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三级审稿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冠初 《编辑学报》1991,3(2):103-106
1 三级审稿制的基本含义 所谓三级审稿制(简称三审制)是指“出版社对书稿的内容和学术(艺术)质量作出基本评价、决定是否采用的审稿制度,即编辑(或助理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和总编辑复审和终审。”这是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为全国各出版社统一规定的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9.
大众精品图书的营销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精品图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大众化的读物,而且还是精品读物。“大众化”,一是指读者的大众化,它以一般民众为读者对象;二是指图书内容的大众化,其内容应为一般民众所关心的或乐于接受的;三是指表述的大众化,即语言通俗,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就能够读懂。但大众化不是庸俗化,庸俗化的图书就不是“精品”。精品图书应当品位高、质量优。大众精品图书的种类很多,如文学类、消闲类、时尚类、保健类、大众教育类读物和少儿读物,等等。大众精品图书的营销策划,始于选题策划,渗透于组稿和编辑制作过程,在宣传促销阶段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20.
章姝晋 《报刊之友》2011,(6):114-115
制播分离这个概念是一个老话题,最早源自于英国。由于它有助于促进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和节目生产的专业化,在世界各国迅速推广并成为一种潮流。制播分离的含义在学术界基本已经达成一致,即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制作新闻类节目和时政类节目,将其他类节目的制作交给不同的制作公司制作。电台和电视台只需要负责节目的审查、编排和播出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