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出版社办期刊的积极性增强,有关方面对出版社办的期刊的关注也在增强。但从有关统计资料看,社办期刊的总体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在多数出版社中,期刊的销售收入大大少于图书的销售收入。许多种类的期刊,社办期刊比不过同类的非社办期刊。此外,不少出版社并不...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最近作出《关于加强社办期刊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各出版社要把社办期刊工作当作出版社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出成效。 近年来,江西省的社办期刊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有一定市场优势的期刊群落,局系统几种社办期刊去年创造的利润等于局系统一般图书创造的利润,在有的出版社,期刊利润已占出版社利润的80%以上,成了出版社的经济支柱。但各出版社期刊发展不平衡,有的出版社由于过去对社办期刊认识不足,因此社办期刊发展处在起步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在去年召开局社办期刊工作会议的基础上,省局最近作出了《关于加强社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末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实施“社刊工程”以来,社办期刊的数量明显增多,不少社办期刊取得了良好的“双效”,成为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也有相当一批社办期刊,由于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处境困难,步履维艰。随着出版业的转制,我国出版社多年以来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即将被打破,社办期刊的办刊思路和模式也亟待创新。抓住转制机遇,顺应改革潮流,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之路,社办期刊才能应对激烈的期刊市场竞争。一、加快集团化进程,提升社办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国内期刊集团目前仅《家庭》、《知音》两家,还有不少大…  相似文献   

4.
赵强 《编辑之友》1996,(1):24-25
杂志社化是出版社所办期刊的改革之路赵强【天津】在目前全国8000多种公开发行的期刊中,出版社主办(以下简称社办)的期刊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成为全国期刊界一支重要的力量。社办期刊依托各出版社在社会上的重大影响和雄厚的编辑实力,不少都成为各出版社的门面和...  相似文献   

5.
社办期刊曾被许多出版社看好,被认为是出版业集约经营、多元开发、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一项良策。加之1996年新闻出版署提出“社刊工程”,鼓励和扶持出版社办期刊,许多出版社都想方设法创办一种或者数种期刊,人们期待着社办期刊能为出版社的发展和壮大闯出一片新的天地。的确在今天的出版界,有些社办期刊对出版社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如《读者》、《新华文摘》等,但这样的期刊在544种社办期刊中所占的比例毕竟很小,大多数的社办期刊基本上在温饱线上挣扎,社办期刊如何发展成为出版人普遍关注的问题。总括近几年出版人对社办期刊的讨…  相似文献   

6.
社办期刊,想说爱你不容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办期刊,顾名思义,是由出版社主办或主管主办的期刊.离开出版社之母体,就毋庸谈什么社办期刊.近几年出版社关注期刊、创办期刊,几成热潮,这无疑与国内出版环境和形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社办期刊的机遇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社办期刊目前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近几年来,我国图书年出版品种总量一路攀升,销售总册数却一直在60多亿册徘徊,单品种效益越来越低.在出版社寻找出路的过程中,社办期刊自然成为一个值得预期的突破点.自1996年概念提出以来,虽然引起了出版社的关注,但社办期刊大都没有就此上升为核心业务.但经过几年的实践,特别是近两年来业内形势的变化,这个概念正在成为许多出版社经营的理念.眼下,出版社普遍珍惜所属期刊,都在力求突破和发展.社办期刊正在由过去的附属位置,逐步登堂入室,成为核心业务的重要部分,还可能成为一些出版社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8.
社办期刊是期刊业集团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199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制订、发布《新闻出版业2000年及2010年发展规划》以来,期刊业的集团化已成为出版界的热门话题。如何使中国期刊尽快有效地组合集团,实现规模生产、集约经营,一直是出版界探索的目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社办期刊不失为期刊业集团化的有效途径。  一、社办期刊与期刊业的集团化社办期刊是指图书出版社或出版行业办期刊。这里的出版社或出版行业,是指置于新闻出版管理系统下的政治导向强、队伍业务精、管理规范、财力雄厚的图书出版社或出版行业。社办期刊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出版社的无形资产和出…  相似文献   

9.
经济独立 ,二级法人是社办期刊改革的一种基本思路。这一举措无疑会给社办期刊带来福音。因为长期以来 ,社办期刊在出版社的统一管理下 ,并没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来运作 ,再加上它在人、财、物等方面没有自主权 ,极大地束缚了办刊人员的手脚 ,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现在 ,政策变了 ,社办期刊可以自立门户、当家做主了 ,这对把社办期刊办成出版行业中的重要产业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兴奋之余 ,不免又有些担心。因为在日常接触中 ,我们发现 ,一些社办期刊人士把“独立”这一举措看得过于简单和乐观 ,似乎只要机制一改 ,只要自己掌握…  相似文献   

10.
叶宁 《编辑之友》1999,(5):22-23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期刊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局面。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期刊界的竞争日趋激烈,一大批非出版社办的期刊迅速崛起,对社办期刊构成严重威胁。笔者以为,在目前的状态下,社办期刊明显处于困境,但也面临着前景与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期刊市场的发展,期刊的经营特点、发行渠道、盈利模式和图书越来越不相同,出版社在一个平台上管理期刊和图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方面刻舟求剑,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大胆改革,使得社办期刊的矛盾盘根错节、积重难返,社办期刊于是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下社办期刊遭遇发展的瓶颈,体制桎梏是最根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社办期刊是我国实现期刊规模化生产,出版社实现书刊互动,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便捷而有效的途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社办学术期刊的现状和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找突围之路,旨在促进社办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出版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办期刊是我国期刊界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据统计,在我国573家出版社中,有半数以上的出版社拥有自己的期刊,有的出版社还主办多种期刊。目前社办期刊的总数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对新闻出版行业提出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面对新形势,各级出版部门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其中办好社办期刊,把社办期刊视为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本文试就如何办好社办期刊,使其成为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社办期刊具有经济增长点的优势和条件社办期刊自身特性及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它能成为出版社新的经济增长点。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社办期刊是极其宝贵的出版资源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文化积淀功能强,出版周期短,只要先期投入一定的资金,使之占有一定的市…  相似文献   

15.
社办期刊,顾名思义,就是以出版社为主办单位的期刊。社办期刊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只是自1997年新闻出版署提出社刊工程以来,社办期刊才真正成为业内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6.
社办期刊——出版社“两个效益”的新的生长点 出版社办期刊不是新生事物,而是早已如此。它是出版社拓展出版领域,充分利用出版资源优势,提高效益,壮大自身实力的有力举措。书刊并举,书刊相长,应是出版社的经营战略。一些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社办期刊的发展,出版社的期刊产值与图书产值相比大约是六比四或七比三。期刊利润高于图书利润,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社办期刊在出版社的重要地位。中外出版社成功经营期刊的先例不胜枚举,如日本著名出版社“讲谈社”的年利润中,期刊利  相似文献   

17.
社办期刊,顾名思义是以出版社(主要是图书出版社)为主办单位的期刊,出版社在其内部设置编辑部或期刊社来具体负责期刊的编辑和运营。 自上世纪末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发展“社刊工程”至今已3年有余,社办期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出版社认识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北京报摊期刊零售市场的一份调查,社办期刊占市场售卖期刊的31%,并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近年来,社办期刊一直站在发展改革的前沿,很多出版社对自办期刊运用多种办法管理,这其中最常见的管理模式就是成立期刊中心.近期本刊记者走访了几家已经成立期刊中心的出版社,对正在迅速发展中的期刊中心,有了更详细、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社刊工程”的发展,社办期刊的比例已逐渐有所增多。在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社办期刊占26.9%;首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中,社办期刊占34.7%。这些入选社办期刊如《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上海服饰》、《中学生》、《父母必读》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广大读者中享有较高声誉,准确的市场定位、较高的编辑制作水平、出版社的支持配合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随着期刊市场成熟和WTO的临近,社办期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壮大、顺利实现“二次创业”,同样充满艰难险阻。不少社办期刊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存在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它们不同程度存在以下三大危  相似文献   

20.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期刊品种迅速增加,到目前为止,全国期刊总量已达9000多种,而真正盈利的约占1/3.对于社办期刊,据统计,2000年底,560家出版社办了280多种期刊,到2003年年底,通过结构调整,平均每家出版社有2种期刊.但社办期刊在发行量、经济效益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甚至远远落后于我国一些报社或社会团体办的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