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种索引标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索引》2005,3(1):2-4
《索引技术与索引标准》(《索引研究论丛》第四辑,侯汉清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一书载有下列4种索引标准:  相似文献   

2.
王梅 《中国索引》2005,3(4):40-43
索引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的表示、存储、组织和访问。索引主要是标引信息资源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建立相关参见,形成相应索引数据库,基于索引词匹配的查询,通过布尔逻辑模型、模糊逻辑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或者概率模型来提高查准率。由于索引词匹配技术很难解决一词多义的现象,相关参照很难解决不确定的相关关系,往往会检索大量的无关信息。近年来,为了提高索引的利用率,索引系统利用语义技术、超链技术、语义网检索技术和知识处理技术,促进索引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主要以索引语义为主线,讨论索引语义扩展的方法和技术,结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探讨索引语义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图书内容索引编制系统(BIS)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艳 《中国索引》2008,6(1):27-35
图书内容索引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高,很大一个原因是我国的索引编制工作没有实现自动化,索引编制的效率不高。本文在对目前国内两款使用频率较高的索引编制软件——Word和索引之星的索引功能进行分析之后,设计了图书内容索引编制系统(BIS),该系统吸收了Word和索引之星软件的设计经验,并克服其在编制索引功能上存在的不足,最后对系统实现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信息资源索引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宁  林蓉 《情报学报》1999,18(5):639
信息资源索引是信息利用的基础,索引数据库应运而生。从单机系统到国际联机检索,开创了信息索引技术高度发展与广泛应用的新时代。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搜索引擎已成为互联网上的新兴产业。本文重点讨论了网络信息资源索引数据库的设计、建立与利用问题,展望了未来索引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索引》2007,5(3):42-42
美国索引家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会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于2007年5月23日-26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举行。年会主题为“Liberating the Index”。年会代表们主要探讨了解放索引工作和索引者生活的工具和问题,从索引软件发展到索引技术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统计分析1991~2010年间研究年鉴索引的论文,总结近年国内关于年鉴索引研究的概况和进展,包括年鉴索引编制技术、机编索引、索引标准等,并对国内年鉴索引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衡中青 《中国索引》2010,8(2):51-57
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年鉴索引是揭示、查找年鉴信息内容的检索工具,是工具书之工具。从索引的对象是整体还是部分的角度来说,可分为群书索引(累积索引)和专书索引。常用的年鉴索引类型有:主题索引、条目索引、人物索引、机构索引、图片索引和表格索引。索引编制过程中,要注意标引范围、标引深度、规范取词等九个技术问题。文章最后对上述六种类型索引各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主要探讨目前一种较新的PAT数组全文索引技术,尝试将PAT数组索引结构应用于中文文本,并针对其索引创建效率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算法,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证明改进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9.
罗友松 《中国索引》2003,1(4):46-52
钱亚新先生是我国索引学的奠基者,对索引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撰写、出版了我国关于索引和索引法的第一部专著,系统地论述索引的定义、范围、功用、种类,索引的编制原理、编制方法,填补了空白,为构建我国索引学奠定基础。他拓展索引研究领域,在杂志索引、书目索引、古籍索引、中国索引学史、索引评论、汉字排检法等方面均有卓越贡献。编纂索引,硕果累累,编纂与研究有机结合。他建议建立索引的规则条例,为全国统一规格、标准化而努力。先后开设索引和索引法、汉字排检法、书目与索引等课程,培育人才。奖掖后学,积极扶持索引学专著的编写出版。-担任《申报索引》和中国索引学会顾问、积极出谋画策,推进索引事业发展。治学目的性明确,理论联系实际。为人风格高尚,将自己未发表著述提供他人参考引用,尊师重教,吾辈楷模。  相似文献   

10.
实行报刊索引著录标准化,是提高索引编制质量及利用率,避步实现计算机检索的必要途径。本文从实际出发,就我国开展报刊索引著录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涵盖科技物力和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科研仪器设施、科学数据、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三 大类型。科技部持续开展了对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生物种质资源、科学数据库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拥有及使用状 况的调查分析。文章基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数据,构建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测算了2012年以来我 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指数,分析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总体发展趋势。同时,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指数 及其核心指标与国家创新指数等反映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词技术、索引技术、结构化查询语言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XML文档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系统,这一系统模型主要由分词模块、索引模块及查询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13.
提出科技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辨识度的概念,给出一种通用的测量评价辨识度的方法。其原理是首先将评价数据排序并将数据和序号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评价数据各点连线的长度,并以汤森路透《期刊引用报告》中的光学期刊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评价辨识度可以广泛应用于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方法选取、评价结果运用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科技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并提出了各层级指标的计算方法。为验证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利用2019年全国科技馆运行数据,对省级、地市级、县级科技馆分别进行评估测算,整体得分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对各级科技馆的整体分布、指标得分及不同规模得分情况进行细化分析,总结科技馆发展规律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信息采集、词表与标引规则、一体化检索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在科技评价中,不同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地位是不同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关键指标的测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用指标信息熵和离散系数表示信息量,用指标权重或模拟权重与指标信息量的几何平均值表示关键指标系数。以JCR 2015经济学期刊为例,采用TOPSIS进行评价,并计算指标的信息量、模拟权重和关键指标系数,发现特征因子、标准特征因子、总被引频次是关键指标。[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关键指标系数是一种有效的关键指标筛选方法;不同评价方法关键指标是不一样的;本方法同样适用于采用信息量赋权的评价方法;防止遗漏重要指标,保证评价指标的完备性是本文方法的前提条件;关键指标是双刃剑,既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也要防止其中的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意义] 对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 在辨析颠覆性技术与相关技术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目前各种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及优缺点,并整理归纳各方法所依据的主要评判思想和指标。[结果/结论] 现有的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主要是基于技术管理与应用角度的主观分析,基于专利或科学论文统计分析的客观性探测研究也开始少量出现,但均处于待发展阶段,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颠覆性技术发现方法未来研究方向应该是利用情报学理论方法,基于专利与论文两者相结合的数据源,从客观性角度建立颠覆性技术识别的合理、适用的指标体系,提升技术发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创新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五位一体”功能实现、财政资金管理四个 维度构建了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逼近理想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区域产业技术研 究院运行绩效评价模型。以四川省首批10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数据和专家评价数据对所构建的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定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为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绩效评价与管理提供了理 论方法与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主力军,探讨高校科研生产效率,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建议是非常 重要的。本文根据我国30个省份高校2009—2013年科技统计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以技术效率、技 术进步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为指标对全国30个省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部分省、市高校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源使用效率不足和受限于经济原因 导致投入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改善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扩大高校的科研规模、提升高校的科学技术水平等 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