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春亚 《考试周刊》2014,(34):46-46
<正>感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目标,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基本方法。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要让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从新大纲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感悟是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前提,感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悟的  相似文献   

2.
体会一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新“大纲”中明确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能力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避免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翠鸟》一课时 ,我首先比较了一下未修订版教材和小修订版教材中的文尾练习。通过比较 ,我们不难看出 ,修改前的练习题问题提得过细、过碎 ,影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 ,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这与新“大纲”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修改后的第一题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整体感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是新“大…  相似文献   

3.
体会一: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我首先比较了一下原来的老教材和现在教材的文尾练习。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老版本的练习题问题提得过细、过碎,影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这与新“大纲”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现在的教材是经过修改后的,此课中的练习第一题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整体感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是新“大纲”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2002年秋,人教社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我们的课堂上闪亮登场。修订后的教材,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不仅设计编排了大量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加强了语文教学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还增加了课文分量,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开拓了宽泛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尽快地将新教材所包蕴的教学新理念和学习新方式迁移和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告诉我们,以读为本,感知、感悟培养语感、情感,是语言训练的最基本的策略。一、感知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阅读活动中的感知过程则是属于对课文言语的感知和理解活动范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对课文感知过程中,词和词组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语言单位,言语信息在人脑中可能有一个以词或词组为单位的存储系统。词以及词组联系愈巩固熟练,愈利于…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果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看作学生学习最终登攀的高楼,那么,"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则是筑起这一高楼的最基础、最关键、最不可或缺的砖石。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无疑是积累语言的首要渠道。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标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要求,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词语和简短句子的积累上。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对书面语言材料的感受.通过对信息的内化和重组。展示作品提供的完整的信息过程。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有关键作用。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的量.还要注重阅读的方法和阅读效果。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积累大量的学习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开阔思维的视野,丰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在写作时不能自然顺畅地进行书面表达。究其根源,是因为在语文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深层品味、多维理解、反复鉴赏、深度感悟,缺乏开展随堂写作训练等,由此导致学生将从课文阅读到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蜕变成一次次信息递减的过程,继之导致学生课文阅读低效率、语言表达低效率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原则。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里的“笔墨”不仅仅指读书时要做适当的摘抄、笔记,还指读书时,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想象,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等小练笔。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读写结合是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积累运用的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解读编排意图本册教材的修订,依据“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基本保留原教材体例。在语文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仍然把教材分为8组,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每组设“导读”,目的在于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时能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和要求。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并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更新,新选了8篇内容丰富、时…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以下简称新《大纲》 )试用以来,“在读中感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重视。新《大纲》提出语文教学要转变教育思想,“注重语言的感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旧有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悟语言既包括对文字符号的感悟,也包括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以及它所包含的情感体验的整体感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加强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削枝…  相似文献   

12.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2,(10):26-27
社会大课堂,课堂小社会;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生活: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各自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使我们的社会显得丰富多彩。如果我们把握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表演,从而把语文学习的课堂,作为学生生活的社会,把学生作为社会中、生活中的一个个角色,那么,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就能得到语言情境、语言内涵、语言情感的感悟,得到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得到生活情趣的感受。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能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一、课堂表演的多原则1.目标性原则。课堂表演要有明确的目…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可见,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的教学,即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我们在语文实践中,如何利用语文课堂的主阵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一、评析好词佳句,感悟语言真谛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本身的语言文字就各具特色,有的活泼生动,有的美妙绝伦,有的质朴纯真……许多课文都是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是语言学习的范本,是可以用来发展语言的好资源.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找到契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的点,细细阅读,反复品味,感悟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隐喻:语文教育价值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语言的隐喻来源于思维的隐喻,因此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语文教育中注重语言的隐喻,在隐喻语言学习中养成隐喻性思维,在隐喻语言相似性感悟中体会看问题的全新角度,在隐喻语言解读进程中找到发现新事物的途径。因此,隐喻在语文学习认知,语文阅读理解和语文创新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正在逐步推进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倡导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语感和整体感知,强调语文学习要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的这些基本理念反映在教材中,使教材呈现出鲜活的时代特色。从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阅读提示”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教材重视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看图学文,一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积累&;#183;运用”。本组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介绍了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有的描写出了伟人小时候读书学习的地方,有的叙述中蕴含哲理,有的体现了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提出:要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育部《关于!"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强调:“语文考试应着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以上要求给我们从事具体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命题———语文教学中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能力,注重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显然,感悟在教学中所居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必将成为语文教学的标志,加以强化发展。语文教学的核心是理解、感受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有效指导学生积累汉语言的精华,加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下面从以下几点,谈一谈我的教学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徐继超  林海华 《教师》2014,(4):59-60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的,略读课文是单元主题的一次有效拓展。不同的略读课文,它所拓展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对不同类型的略读课文进行分门别类,才能真正找准略读教学的关键点。当略读课文侧重内容拓展时,要注重整体贯通,自主引导;当略读课文侧重语言拓展时,要注重对比教学,自主学习;当略读课文侧重学法拓展时,要注重方法承接,自主实践;当略读课文不能归结时,要注重采用变式,积累延伸。教师应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教学智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利用示范阅读增强课文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做到自主探索,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