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旅游产业是新时期对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的一种创新发展,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正确认识,分析了黔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理清了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关系,找出了发展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发展黔东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决策,推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从2007年启动至今已经5年有余,但是农村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由于很多因素制约未能很好地开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法,探讨了黔东农村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并对贵州黔东地区农村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侗族大歌和奥尔加农都是古朴的多声部合唱艺术,一个源自十世纪的中国黔东南、桂北的南侗地区,一个是西方复调音乐艺术的始祖,二者分属东西方音乐两种调式音乐体系,文化背景不同,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但在形成年代时期、最初的社会功能、多声特征等和声手段的运用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相通的朴素的和声手法与多声思维,体现了人类对于音乐语言的组织是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  相似文献   

4.
黔东土家族摆手舞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其特征集群体性、艺术性、娱乐性、审美性、传承性、教育性等为一体,作为土家族最具民间艺术魅力的代表,土家族摆手舞承载着土家族民族文化积淀与艺术审美价值,集音乐审美、体育娱乐、歌舞乐剧于一体,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土家族摆手舞的相关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目前黔东土家族摆手舞出现的传承危机入手,探究对土家族摆手舞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黔东北、渝东北地区同属武陵山区域,两地区的区情基本相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两地打破行政隶属关系,打造黔渝边土家族地区通道经济,构建武陵山区域经济带成为必要的取向。本文从黔渝边通道经济的基本定位、基本内涵、关联度、核心内容及发展构架诸方面思考,提出发展通道经济的可行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对发展黔渝边山区域经济、构建和谐黔渝边际关系等均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贵州黔东土家族花灯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从花灯的音乐、舞蹈、、语言、表演、民俗等都较好地保存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2005年思南土家族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民间文艺从祭祀仪式到歌舞表演的文化变迁,这对我们研究中国民间表演艺术的历史演变过程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川(含渝)黔、湘黔、黔桂、滇黔交界地区"插花地"较为普遍。诸多"插花地"给社会和谐稳定、地区经济发展和民众生产与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为较好解决插花地问题,中央政府先后下发一系列有关勘定省界的文件。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对"插花地"进行广泛深入的清理拨正。  相似文献   

8.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高职高专特色学报,开设有黔东发展论坛、武陵文化、历史·文化、教育教学、经济·社  相似文献   

9.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高职高专特色学报,开设有黔东发展论坛、武陵文化、历史文化、教育教学、经济社会民族、哲学政治法学、管理科学、语言文学艺术、生物工程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生命之歌》的创编设计特点,论述《生命之歌》对残疾人和健全人信念上的影响,深入探讨了《生命之歌》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六盘水市是贵州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两千多年来,彝族民歌伴随着彝族先民的生息繁衍而发祥。彝族民歌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彝族社会生活的"镜子"和"百科全书",有高层次的艺术性。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彝族文化传承平台的价值和审美功能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论对核心后卫篮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后卫是比赛中的灵魂队员,是全队实施战术配合的组织者、指挥者。核心后卫篮球意识水平的高低,对全队技战术水平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核心后卫篮球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在训练、比赛中培养其运用技术能力,主动配合意识、良好的战术意识和提高心智能力,是培养核心后卫篮球意识的几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丁忧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礼制,即遇到直系尊亲逝世时,人们要居家守丧,官员更是要主动申请离职守丧三年。但因为贪恋权位,一些官员便做出有悖“孝道”的行为,即营求夺情或起复,甚至匿丧。在宋朝,官员的这种不孝行为不仅会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更会成为反对派攻击的把柄,从而使丁忧制度成为宋朝党争的利器,这在李定匿丧和史嵩之营求起复事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民俗生活是歌手的生存环境。晋北独特的民俗生活成为歌手滋生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直接影响了晋北民歌的内容构成。晋北民歌所表述的情感和思想以民俗生活为载体,得以形象化和生活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并且获得了意义张力。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对中世纪基督教灵肉观的演变及其对体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中世纪属于基督教,基督教神学影响和形塑了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基督教的灵肉观对中世纪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中世纪早期和中期,奥古斯丁主义坚持“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的灵肉对立观,导致竞技体育的沉寂和体育被排除在教育之外;(2)中世纪晚期,托马斯·阿奎那代表的经院哲学重新阐释灵肉关系,提出“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存在”的灵肉结合观。思想解放带来人们对身体及其健康的重视,在教会学校也开展了课余体育活动,城乡社会也兴起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它们成为近现代多种运动项目的前身。  相似文献   

16.
永明声病理论源于晋宋乐府,吴声西曲对永明诗律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是近来永明体形成研究领域的一种新说。这一新说不仅得不到乐律与诗律对应关系的理论证明,而且也得不到诗律分析数据的支撑。现存晋宋吴声西曲多为五言四句诗,它与永明诗律的相合程度,不仅低于晋宋文人五言诗,更低于其中的五言四句诗。今存晋宋吴声西曲中永明律句、永明律联所占比例,并未超出其在五言诗中的出现概率,说明这些歌辞的作者尚无明确的永明诗律意识。永明体诗律系受晋宋吴声西曲声律之启发而形成的说法,既不符合诗史,也与逻辑相悖。  相似文献   

17.
略论《诗经》的乐歌性质及其认识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周代礼乐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诗经》的乐歌性质,它首先是实用性的乐歌,在周代社会承担着多种实用功能,这是我们认识其思想内容的基础。同时《诗经》也是具有审美意义的乐歌,充分体现了周人在制礼作乐中自觉的艺术追求,而这一点,正是我们重新认识《诗经》艺术成就的取得和如何评价先秦诗歌发展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楚辞研究还存在不少空白和混乱之处,因此楚辞研究确实还有深化的必要。楚辞研究要深化,除对楚辞作品要作认真细致的研究外,还必须批判继承前代楚辞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挽歌是古代丧葬礼仪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哀挽文学的一种特定体裁。近年来刻有挽歌的墓志全部发现于唐五代的泽潞地区,这些挽歌材料表现了当时的人们为了获得来世的幸福和永生,融合儒、道、释等各种观念形成朴素的生死信仰。同时,这种情况也和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唐代丧葬制度和礼仪习俗的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体育和音乐,是人类社会中独特而又极具魅力的文化现象,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依托。2019年8月8日,在张家口举办了2019年度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启动仪式。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明确了奥林匹克会歌、奥运会主题歌、奥运会歌曲的概念;分析和讨论了奥运会主题歌的特点与文化内涵,探讨了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创作的基本构想和要求,以及对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做一个展望。期望为正在创作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和音乐作品的人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也可以为北京冬奥会主题曲和冬奥会歌曲的遴选提供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