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是最使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现象之一,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武术文化既具有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特征,又蕴涵中华文化独特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武术的社会价值和锻炼价值十分丰富,对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研究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等学校的普及,指出它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对发扬民族优秀品质,振奋民族精神,崇尚社会文明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术在其整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与各种不同文化形式和层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影响不仅表现为武术自然地受到传统文化环境性熏陶,还在于习武者学会自觉地运用传统文化规范拳技、阐述拳理、指导实践。同时,武术作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代表,又会对我国的民族精神、文学、戏曲和民俗等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共通的、共同的创造或遗传,使人得以成其为人,并区别于其它生物。中国文化从来都以迥异于其它文化类型的鲜明的特征与广大的内涵,与其它民族和民族文化相区别开来,并独立存在。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武术以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本质,却反映了一般意义上的、共通的、共同的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武术文化形态包含有三个层次:道与理是核心层,礼与艺是中间层,技与术是外显层。  相似文献   

5.
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迅速、成就显著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整合型思维方式对竞技体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一)整合型思维方式是中国几千年形成的文化遗传基因、文化心理定势,具有极其广泛的渗透力、影响力。应继续发挥其在竞技体育中的积极作用;(二)对传统文化中给竞技体育及整个体育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东西,应予扬弃;(三)在继承的同时,要借鉴、引进外国经验和西方文化的长处。使中国体育沿着民族传统、又不脱离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更加成功地走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近代西方体育在哲学基础和价值观念上,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体育文化,但在追求和平、公正,塑造理想人格,促进人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着契合点,两种体育文化都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想。通过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得出两种体育文化具有互补性,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路径与逻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为一个文化体系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相对完整的演进历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路径主要表现为历史与时代的塑造、民族与地域的限定、阶层与性别的制约、隔离与传播的影响。从技术遗存与传承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正在逐步从经验导向向经验与科学并重过渡;从组织体系与发展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将从自发和松散向组织化和严密性迈进;从价值建构与影响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将从民俗和道德等层面向社会文化和经济等领域渗透。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独特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的文化价值不仅深深影响着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也有很深的影响,并蕴含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以德显     
鲁勇 《精武》2009,(5):47-47
武术,是体育,又高于体育。从深层讲,武术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其要旨是阐释礼义道德。作为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中华武术,如同其母体一样,处处闪烁着重德尚礼的文化传统。如谚所云“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对习武者来说,德与礼的修炼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武术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子来  夏卫中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31-432,435
武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形式的一种,它不仅表现了对中华民族攻防技击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意志、理想、追求、欣赏习惯、思维特点等各种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特点。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整体思维、刚健有力、重和谐、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具体又生动的体现。反之,中华武术对传统文化又有深刻的影响,它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心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周泗宗 《围棋天地》2000,(10):34-36
章必功先生的文章《围棋的哲学内涵》引起了我的兴趣。读过章文之后,又翻出《围棋天地》1997年第一期和第三期,重读了马诤先生的《围棋的起源》。参与讨论从唐朝便存在的一个古老的争论话题——围棋是哪个时代的产物——实在让人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高雪 《收藏》2013,(5):68-73
吉林地处中国的东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这里的历史文化与中原古代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骨肉联系。历史上的肃慎、东胡、扶余、沃沮、鲜卑、(?)鞨、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洲等许多兄弟民族既接受了中原文化影响,又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集中介绍吉林出土和馆藏的一批辽金陶瓷。  相似文献   

14.
司马华  雨亭 《收藏》2009,(4):172-173
曾几何时,世界顶级日用瓷竞被国外垄断;泱泱瓷国,竟为他人贴牌加工,让人痛心疾首!“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国家前主席江泽民对“中国白”的深情嘱托,又一次激起“中国白”艺术大师陈仁海的雄心壮志。  相似文献   

15.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它特殊的意义,儒、道、佛3家文化包涵了武术中所有技击思想,这一思想蕴涵哲理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加强武术在学校开展必要性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在几千年的化进程中,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研究和锤炼,已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和作用,它不仅具有系统的技击理论,完整的锻炼人,培养人的方法和神奇的健身和攻防效果,而且含有精深的哲学思想,与多种化形式有着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所以从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和民族的观点来看,必须加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开展。武术要走向世界,必须立足中国,而教育则是根本。为此,本就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在学校开展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大学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武术教育作为当代大学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大学通识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武术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尚武精神、爱国主义,意志品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岗 《搏击·武术科学》2009,6(1):F0002-F0002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序幕已经拉开,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身为武术人,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坚定民族文化立场,确立民族文化自信,并在此基础上继承、创新、发展中国武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语境下东西方体育文化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凤  柏慧敏 《体育科研》2008,29(1):63-66
任何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既不可能完全是本民族的文化,也不可能全部是外来文化。体育文化通过现代传播媒介、竞争意识、交往需要、人的本质属性、文化帝国主义以及体育文化本身的通约性演绎着全球化。民族体育文化的独特性、历史性和差异性既确保民族体育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制约着民族体育文化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20.
白晓银 《收藏界》2012,(2):30-32
2012年是中华民族十二生肖中又一个龙年,龙是中华先民所崇拜的图腾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国人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早在距今8000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